不好起名的姓氏排名大全(很難取名的4大姓氏)
2023-08-13 05:44:34 2
中華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夏、商、周時期,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氏」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這說明姓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同姓不許結婚,也是婚姻制度的一大進步。姓的作用是「別婚姻」。
秦朝時期,舊貴族完結,姓氏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在《史記》中,更是乾脆將其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自此,姓氏成為了一種東西,流傳至今。
姓氏是血緣親情的一種證明,是很珍貴的,但是你知道嗎?有幾個姓氏的人迫切地希望能改姓,因為他們的姓氏不管怎麼取名,都像是在罵人。
01
苟姓
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苟」姓了,據統計,苟姓人共有四十多萬,是比較常見的姓氏。
《國語》記載:黃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為苟。西漢元帝時史遊所著《急就篇》以63字為一章,第一章就有苟姓的記載,由此可見,在秦漢時就已經有苟姓存在。
宋朝初年也曾編寫《百家姓》,其中卻沒有記載「苟」,這是因為漢朝時期的疆域比北宋的疆域大兩倍,涵蓋姓氏也更廣,這也造成宋朝《百家姓》中沒有這個姓。
苟姓在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名人,比如戰國時成武人,衛國名將苟變;西晉名將苟晞,官至大將軍、太子太傅、錄尚書事,東平郡公。
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又是黃帝後人,這樣一個高大上的姓氏卻被人們嫌棄,只因為「苟」同音「狗」,現在屬於一種罵人的話,不管怎麼取名都想是在罵人,這讓人很尷尬。
很多苟姓人,都曾提出改姓申請。其實這樣的改姓行為,在唐朝就已經有了,唐朝有一個叫做荀曾的人,他歷經兩朝。
據記載,他本姓「苟」,但因為姓氏引起爭議,為了照顧民族風俗,因此加了一筆,改姓「荀」。
02
毒姓
中華姓氏之一,這個姓氏據說來源於唐朝,唐朝有個宰相叫竇懷貞,他權傾朝野,還妄想奪取江山。
皇上發現後,非常憤怒,為了懲罰他,將「竇」改成了諧音「毒」,這個姓氏也因此流傳了下來。
這個姓聽起來就非常嚇人,叫起名字,就有一種對方非常狠毒的感覺,即使再善良的人,也可能讓人第一眼產生壞印象。
目前,這個姓氏的人非常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像罵人,所以改名了呢?
03
死姓
「死」也是姓氏的一種,據說源於南北朝時期鮮卑拓跋部,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為氏,後來死姓人民也都融入到漢族中,但是人口數量非常稀少。
隋唐以後,死氏族人嫌姓氏用字不雅,因此就改成諧音的姓氏:思、肆、扭、亖等,世代流傳至今。
死姓也非常難取名,也是罵人的話,因此死姓人不管取什麼名字,都像是在罵人,也難怪大家都想改姓了。
04
操姓
「操」是漢族姓氏,史書中最早記載的操氏歷史人物是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操師乞。
關於操姓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來源於官位,殷朝君主盤庚給大夫所封官職,屬於帝王賜姓為氏;第二種是來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後代,屬於以職業技能名稱為氏。
《操氏族譜》記載:「操姓始祖為天成公」「天成公」據說指的是梁閔帝。
據不完全統計,操姓人有十多萬,相比於一些稀有姓氏,還算人數比較多的。這個姓氏也非常不好取名字,不管叫什麼,都像是在罵人。
當然,不管是什么姓氏,都是值得珍惜的,我們也不應該因為別人的姓氏而嘲笑他們。
姓氏反映的是親緣關係,代表著炎黃子孫血脈相連。姓氏是一種傳承,是追根溯源的根據,是祖先曾經的苦難和輝煌,姓氏是中華民族的支柱,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