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主戰場》紀錄片觀後感
2023-08-12 14:51:44 2
《東方主戰場》是一部代表國家觀點、國家立場的作品,該片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確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重點項目,首部全景展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歷史地位及其貢獻的大型紀錄片《東方主戰場》。
可是忘記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記的是歷史。《舊唐書•魏徵傳》中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同文化一樣深植於民族的血脈。源遠流長,從過去跨向未來。勿忘歷史亦是中華民族殫盡竭慮、不屈向前走向繁榮昌盛的源動力。我們需要用影像銘記過去,傳遞精神,樹立不朽。
今天,盧溝曉月,橋下流水盡顯明媚皎潔,橋上石獅掩映月色微光。昨天,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在此拉開帷幕,八年抗戰,國共兩黨攜手共赴國難,國難當頭,豈能坐視。國人用空間換取時間,用肉體贏著子彈同武裝到牙齒的日軍殊死搏鬥。八千裡江山,長城內外,國民黨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開闢的敵後戰場協力合作,將侵略者消滅在異國他鄉,讓侵略者知道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歲月無情悠悠去,歷史有情記功勳。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但是祖國不會忘記昨日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兒孫後輩們仍然蔭庇在他們浴血奮戰後換來的和平與自由裡,不再會有偌大的中國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唏噓。明天,你們將雄赳赳,氣昂昂的乘車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國家和人民的禮讚。老兵永遠不死,他們只是悄然隱去。
看到這部記錄片,瞬間心中的愛國情結被蕩起陣陣漣漪,四散開來,《東方主戰場》氣勢恢宏,翻開這民族抗戰的史詩,厚重的歷史夾雜著民族尊榮感。這些跳動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嶺,潛移默化於華夏大地。祖國雖大,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後輩子孫,應該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守住父輩們用鮮血保衛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篇二】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是人類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紀念日,也是值得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紀念日。
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兇殘敵人法西斯進行的一場殊死搏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70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命運前途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轉折點。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要永遠銘記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鬥、為國捐軀的烈士;永遠銘記參加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永遠銘記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勳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永遠銘記支援和幫助了中國抗戰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銘記這段歷史,是因為它的悲壯慘烈與不屈抗爭應該成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更是希望從中汲取智慧啟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現實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救亡圖存、實現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的「七七事變」,把中華民族推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抗擊外敵的第一聲號角。在那場威武雄壯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以自己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講,必須牢固樹立國恥的意義、憂慮意識和危機意識。一個國家對自己民族遭受的恥辱,往往比得到榮譽更能刻骨銘心。而建立在愛國主義基礎上的憂慮意識,更是當代青少年建功立業的現實壓力和動力!目前一個不忘國恥而憤然前行、充滿憂患意識而始終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日子裡,在偉大祖國通往現實化的不平坦的徵途上,我們廣大青少年理應警鐘長鳴,勿忘國恥,具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變壓力為動力,把愛國精神和國恥危機轉變為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