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抗戰題材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

2023-08-11 18:09:08

  《東京審判》的意義在於揭露了日本的罪行時,更重要的是伸張正義,呼籲和平。下面是抗戰題材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範文,快來圍觀吧。

  抗戰題材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一: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西安客車車輛段團委組織新工觀看了抗日革命電影《東京審判》。78年前的今天,日本軍國政府發動「七七事變」,對中國開始了全面入侵。也正是從這天開始,我國軍民奮起反擊,進行了長達8年的全面抗戰,最終取得偉大勝利。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當今,我們隆重紀念這場中國人民捍衛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的英雄壯舉,是為了銘記歷史,反思教訓,總結經驗,永葆和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為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用馬列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過程中,共產黨人的崇高政治追求與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有機融合,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體現。今天的我們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真正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以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人格力量影響和帶動群眾。要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節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持共產黨員本色,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侵蝕,築牢拒腐防變的堅強防線。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共開庭880次,審判記錄共48412頁,有419人出庭作證,有779人書面作證,受理證據4300餘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也是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日本法西斯的種種罪行在審判中一步步被揭露。

  我們要記住這場戰爭,更要記住這場審判。記住這場戰爭,讓我們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我們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值得我們永遠尊敬。記住這場審判,他讓我們懂得了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有在世界舞臺的話語權,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強大,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提升。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有很多感觸,現在我們不需要再像烈士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但作為一名鐵路職工,我們也應該為黨、為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心繫群眾、奮發進取、立足崗位、無私奉獻,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實實在在的為廣大群眾服務。今天我們美好的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祖國的接班人,作為新一代的青年,生活在這和平的時代,沐浴著美好的時光,但我們也同樣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恥辱,要謹記「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們要以先烈為榜樣,增強知識,學好本領,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設祖國的大梁,才能把我們的中華民族那不屈不撓的勤勞的民族精神再次發揚光大,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昌盛強大。

  越是在鋪滿荊刺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我相信,我們中華的未來是美好的,是騰飛的!

  抗戰題材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二:

  前段時間李肇星先生來我校就愛國主義情懷問題做了個報告會,我有幸參加了那場報告會並產生了很多感觸,報告會結束後在課堂上又和同學們一起看了《東京審判》那部電影,所以這部電影的觀後感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圍繞「梅教授」在面對各種關乎國家問題時的心理活動展開的。看完這個電影我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觸動,被「梅教授」的駐紮心底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及以檢察長為代表的嚮往和平正義的人的精神觸動。看這個電影是因為一開始便被深深的震撼,尤其是梅教授因為代表國家位次作鬥爭時。

  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被我銘記在心,日本人控訴原子彈傷害他們十多萬無辜的平民,但是他們在控訴之前,控訴時,控訴後就沒想過被他們殘忍傷害和殺害的百萬名中國人,沒有絲絲的懺悔。

  試想如果不是他們的殘暴,如果不是他們的野心又怎會得到這種懲罰。他們不知悔改的態度,甚至最後檢察官問他們,他們一直堅持戰爭,把他們自己高舉的維護和平,追求和平的旗幟,親自踩到了腳下。我無法評定他們的人民,即使他們一直堅信日本軍官說的一切,即使他們不相信我們提供的成熟的戰爭期間所有的罪狀,他們確實是無辜的,因為他們的歷史就沒出現並描述過他們的罪狀,他們自己心裡也有一種對自己國家的情懷。

  抗戰題材電影《東京審判》觀後感三:

  《東京審判》內容取材於二戰後1946年在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表現了中國檢察官展開的一場場思辨縝密的法庭論戰。該片由上海電影集團拍攝。電影僱用了來自11個國家的演員。導演高群書。

  《東京審判》是由高群書執導,劉松仁、曾江、英達、朱孝天等擔任主演的歷史紀錄片。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該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電影劇情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的梅汝璈(由劉松仁飾演)飛抵東京。梅汝璈攜同檢察官向哲浚(由曾江飾演)、倪徵燠(由英達飾演)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勢要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然而法官們因審判因量刑的問題出現分歧,梅汝璈據理力爭,終於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以東條英機(星野晃)為首的七名戰犯處決。影片還穿插著《大公報》記者肖南(由朱孝天飾演)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跟蹤報導,而且還有肖南與女主角和田芳子(由林熙蕾飾演)、拒絕接受戰敗的極端分子北野雄(由謝君豪飾演)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電影中法庭的戲拍挺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臺詞能做到咄

  咄逼人、抑揚頓挫。(中國山東網)部分上海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大事件、小細節的藝術手法。(河南報業網-大河報)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中國新聞網)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從藝術風格上,《東京審判》都堪稱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電影中的歷史並非完全真實,有些部分過度誇大情緒卻略過關鍵談判的環節。(國際先驅導報)本片容易給人產生一個錯覺,好像東京審判審的就是電影裡的幾個人,力度不是很足夠。除了影片中受審的幾個人,還有許多乙級、丙級戰犯受審,這些其實應該在影片結尾的字幕中提及。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要不得,正視歷史,就是尊重今日的和平。(中國山東網)全劇將故事空間局限於審判庭、小酒館產生的狹窄視覺和開篇時刻意營造的"大片氣氛"嚴重脫節,而且春晚直播般的攝影機運動和《珍珠港》式的音樂其實都是虛張聲勢,並未能掩飾住作品骨子裡的小氣。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