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來歷簡介(普通話名稱的由來)
2023-07-22 11:32:13 3
「普通話」這個名稱,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極分子朱文熊提出的。他在1926年寫了一本叫《江蘇新字母》的書,把漢語分成三類,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他還註明:普通話是「各省通用之話」。當時人們又稱「普通話」為「藍青官話」。元明清以來,北京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應考、做官、經商的人很多,天長日久,他們也學會了普通話,但他們的北京話,卻有多少雜有地方口音,人們就用「藍青」比喻它(「藍青」比喻不純粹)。開始,這種話只能在官場使用,所以稱「官話」。後來,會說官話的人越來越多,稱官話不合適了,民國初年又有了一個新名:國語。 「國語」名稱行不通。瞿秋白就反對過。解放後,人民政府非常關心漢字改革工作,不僅使「普通話」有了嚴格的內涵與規範 (即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而且把推廣普通話作為文字改革的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