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祭灶吃什麼最好(二十三糖瓜粘)
2023-07-22 08:51:17 2
【導語】
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二十三,糖瓜粘」。臘月二十三就到了小年,各地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
今天,正是過小年,我就和朋友們看看有哪些習俗,我是養花綠植,歡迎朋友們也分享一下,你們哪兒的習俗。
一、關於吃的方面。
逢年過節,離不開吃,吃有很多傳統風俗。今天,過小年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吃的方面,有哪些傳統習俗。
1、吃糖瓜
都說:「二十三,糖瓜粘」。糖瓜是小年傳統名的美食,又叫灶糖、關東糖、麻糖等等,既是小孩子們的最愛,也是灶王爺的供品。
據說,過小年時,灶王要上天匯報這一家的生活工作情況。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家家準備糖瓜祭拜。正是期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降降吉祥」。更是人們期盼來年事事如意,好事連連。
2、吃餃子
有句話俗語說得好,「誰家過年不吃餃子」。吃餃子,是北方傳統習俗中,最常見的傳統習俗。當然,南方也有吃湯圓的風俗,寓意團團圓圓。
過小年了,家家戶戶免不了包餃子,忙碌了一年了,一家子團團圓圓吃餃子,幸福吉祥又如意。
尤其是餃子,它的外形非常像元寶,寓意新年團團圓圓,財運滾滾,好事連連。
3、吃年糕
過年了,還有一個風俗,那就是吃年糕,尤其是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免不了吃年糕。
年糕多是白年糕、黃米年糕,在年糕裡面,再加些大棗、果脯等,既好看又好吃,是難得傳統美味。
年糕,大家一聽名字,就非常吉祥。而且南北同風,年糕、年糕,是「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二、關於迎年準備方面
年前,人們都忙忙碌碌,做好一切過年的準備工作,這幾項少不了,請朋友們來看看吧。
1、掃塵土
年前,家家戶戶都要整理衛生,把家裡的塵土、垃圾清理乾淨,俗稱掃塵。也有叫「掃房」、「撣塵」等等。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可就要過年了,年味越來越濃,為了乾乾淨淨過大年,這一天,家家戶戶忙著整理衛生,除塵更新,迎接新的一年。
因為「塵」與「陳」是諧音,其寓意美好,除舊迎新,辭舊迎新。也就是陳舊的、不好的東西一掃而光,希望新的一年事事如意,生活美好。
2、剃頭
剃頭,也就是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小時候,年前都要去理髮,有時自己理。小孩子有時怕理髮,這時候,家裡人就說「過年不理髮死舅舅」。
一聽這樣,趕緊老老實實把頭髮理了。其實,「過年不理髮死舅舅」。還真有這樣的故事,是「思舊」的意思。慢慢的傳下來,就成了過年不理髮死舅舅。
其實,過年了,也是乾乾淨淨過大年,過年期間,一般不理髮。如果年前不理理,容易長長了。尤其是一些地方,要到「二月二,龍抬頭」理髮。
3、沐浴
過年了,家裡除塵布新,乾淨明亮。自然少不了洗洗澡,乾乾淨淨,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不洗澡不能過年」,這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自古以來就有沐浴而朝,齋戒沐浴祭祀的說法。
過年洗澡少不了,是年前的一種傳統習俗,是件實實在在的大事,更好除舊迎新過大年。
三、關於小年重大活動
小年不僅有吃的傳統習俗,還要做好過年的準備工作,當然,更有一些最大活動。
1、辭灶
辭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也叫謝灶、祭灶王、祭灶節、灶王節、祭灶等等,就是祭拜灶王爺。
這可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朋友們最熟悉的傳統風俗,家家戶戶去祭拜灶王爺。
人們先是貼上灶王爺的年畫,在做飯的廚房牆上貼好。再把提前準備好的糖果、水果、草料及清水等供品,擺在桌上進行祭拜,祈求上天言好事,下降保平安。
2、剪花紙、貼春聯
到了小年的時候,有許多民俗活動。不同的地方風俗不同。有的地方盛行剪花紙、貼花紙,還有的貼春聯,非常熱鬧。
剪花紙,是民間藝人的一種手藝,更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非常喜慶。可以說說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漂亮大氣,寓意吉祥。比如常見的喜鵲登梅、國色天香、喜氣盈門等等。
還有的地方,過小年就開始貼春聯,進入了過年的氣氛。對聯語句對稱押韻,吉祥如意,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吉祥如意,更是開開心心過大年。
3、備年貨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各行各業都放假了,在外的遊子,也不辭萬裡回家團圓。
到了小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年貨。不僅用於過年祭拜使用,也是過年的傳統美食。有雞魚肉蛋,瓜子、花生和糖果等等,不計其數。
小時候,最盼過年,因為那時候物產不豐富。到過年的時候,吃的豐富,有滋有味。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戶戶天天都像過年一樣,生活幸福美滿。
【小結】
小年的傳統風俗非常多,是人們代代流傳下來的好傳統,都是期望新的一年喜事連連,好運不斷。
小年到了,不知道你們哪兒有什麼習俗?有什麼有趣的傳統民俗,歡迎朋友們來分享。
最後,祝朋友們新年快樂,好運連連,生活美滿。
#文化大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