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第一集》有感範文
2023-07-29 21:25:48 2
《烏託邦島》依託文藝復興和圈地運動的歷史背景講述了「烏託邦」一詞的由來,和《烏託邦》一書的作者託馬斯·莫爾的傳奇一生,又生動地介紹了嚴復在《天演論》中對「烏託邦」這一舶來詞彙的音譯和意譯的完美結合,開啟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序幕。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觀後感範文,希望你喜歡。
觀《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第一集》有感範文1
昨天在學校四樓多功能廳收看了大型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的第一集《烏託邦島》。隨後,我又從網上觀看了相關視頻。這部系列片以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脈絡為敘述骨架,展示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歷經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500年歷史進程。
第一集主要介紹的是莫爾和他所寫的著作《烏託邦》。作為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起點,莫爾的《烏託邦》這部開山之作是一個標誌。在誕生後的近五個世紀裡,烏託邦已經成為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詞。正因為有了《烏託邦》,才有了後來活躍在歐洲、美洲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從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多麼期待有這樣一個地方。
但我個人認為,這其中缺少了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人。或者說是人的思想。如果某一地域的所有人都同時達到社會主義思想的理想狀態,這樣才能實現。否則它就會像有洞的水桶一樣,水桶裡的水總是裝不滿。就向上世紀80年代的東歐劇變一樣,由於人的思想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當權者沒有把自己真正束縛在制度的牢籠裡,大權在握,為所欲為,漸漸失去了人民的信任,這樣便經歷社會主義一次嚴重的低潮。
那麼我們現在該如何看待現今社會主義出現的低潮呢?其實於十月革命勝利後的1918年8月20日在《給美國工人的信》中,列寧就作出了回答。他說:「偉大的俄國革命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歷史活動並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誰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必須一帆風順,各國無產者必須一下子就採取聯合行動,事先必須保證不會遭到失敗,革命的道路必須寬闊、暢通、筆直,在走向勝利的途中根本不必承受極其重大的犧牲,不必『困守在被包圍的要塞裡』,或者穿行最窄狹、最難走、最曲折和最危險的山間小道,誰認為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可以』進行無產階級革命,誰就不是革命者」。所以,我認為必須從根本上提高人的思想覺悟。
而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安逸的生活中,根本不知道這段歷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電視系列片中的一些我們國家、民族所遭受的苦難的視頻資料。讓孩子們從中了解歷史,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以此來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從小就樹立發奮圖強,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的志向。真正從根本上提高每一位的思想覺悟,並且並且把權利「制度化、公開化」,不使其無限化,這樣社會主義才能不斷發展。
觀《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有感範文2
《烏託邦》一書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託馬斯·莫爾的不朽巨著,用拉丁語寫成,書的全名原為《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託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全書》。這部書是1515-1516年他出使歐洲時期,用拉丁文寫成獻給英國的統治階級以期對他們產生影響的。烏託邦的原詞來自兩個希臘語的詞根,「ot」是「沒有」的意思(一說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烏有之鄉」。
在《烏託邦》中,莫爾首次用「羊吃人」來揭露罪惡的「圈地運動」(這一提法被馬克思多次引用),並提出了公有制,討論了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婚姻自由、安樂死、尊重女權、宗教多元等與現代人生活休戚相關的問題。他創造了「烏託邦」一詞,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其思想也成為現代社會主義思潮的來源之一。《烏託邦》預言了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雖然在馬克思之後,公有制思想得到了重新界定,找到了一條更為科學的道路,但莫爾作為空想社會主義第一人的地位,依然是無可置疑的。馬克思給予了莫爾很高的評價,並且在寫作《資本論》時,也大量援引了《烏託邦》裡的情節。
莫爾本人的烏託邦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莫爾從烏託邦島、城鎮、文官制度、貿易和禮儀、交通、旅遊、奴隸和婚俗、軍紀、宗教九個方面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那裡一切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從事生產勞動,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娛樂,那裡沒有酒店、妓院,也沒有墮落和罪惡。在戰爭時期它僱傭臨近好戰國家的僱傭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在烏託邦觀念中,財產權對於擁有者來說是一種奴役,使其留戀於蠅營狗苟的生活,也構成了對他人的奴役,使藉助財產的力量而支配他人成為可能。它對於公共領域來說是一種否定,它消解了至善生活的意義,是對公共生活精神的最大腐蝕。「私有財產不存在,人們就關心公事。」在財產共有制的基礎上,烏託邦的一切經營與維持,都依託於公共生活,以此滿足烏託邦成員維持日常生存的需要。在烏託邦著作中我們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人們居住在集體的房子裡,共同勞動、進餐、娛樂,接受醫療和教育。人們必需性的滿足訴諸於集體生活的方式來實現,這對普遍正義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與這種集體生活相適應的是,在烏託邦中一切物品都是共享的,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平均分配,而是指政治生活對於所有人而言,其價值是等同的、不具有任何排斥性。原則上每個人都得到充分尊重,每個人在集體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位置。政治權力也是共享的對象,對於烏託邦而言,為了避免政治權力走向獨斷,它崇尚的是一種直接民主制,以廣泛分配的方式來達到共享。政治權力的運用必須是公開的,有關公共事務管理的問題都必須在全體大會上公開地討論。而要維護普遍正義就必須訴諸政治統治的方式來確保和諧秩序的持久性,因此賢人統治成為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烏託邦以美德來限制政治權力,那麼政治統治行為本身就必須具有美德實踐的性質,只有具備政治美德的賢人才會將政治統治視為一種責任和使命,以此來實現道德和優良的政治生活。同時,它也要求在烏託邦中進行美德教育,培養正義和善的個人。
觀《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有感範文3
50集大型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正在北京電視臺和各大型網絡媒體中熱播。按照市、區衛生局的要求,中心黨總支號召全體幹部職工積極收看,以黨小組為單位收集、上報觀後感。
社會主義道路艱難曲折,經過了不知多少代人的前赴後繼、以生命為代價不斷探索,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往和平幸福的社會主義道路。本片第二集《太陽之城》,講述了一位出生在陽光充足的義大利南部的一位傳教士——託馬斯·康帕內拉,但從他25歲後便基本與陽光無緣。輾轉於50所監獄,時間長達30餘年,在獄中完成了一部烏託邦式的著作——《太陽之城》。康帕內拉致力於建立財產公有,按需分配,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新社會。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提出了徹底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反對等級貴賤的主張,尤其是在社會史上提出了勞動光榮和勞動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的思想,推進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本片比較全面的宣傳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要義,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增強廣大幹部群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自覺性堅定性,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