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三篇精選
2023-07-29 04:42:53
大家在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以後都有什麼感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觀後感,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一
看了20xx年秋季《開學第一課》後,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跳躍在我眼前。
在戰爭中,一雙雙扯著親人衣襟的手,一雙雙渴望和平的眼睛,一聲聲哭泣號啕,一次次慘痛失敗,都向人們告戒著戰爭的危險性,戰爭好象是一包炸藥,隨時都可以爆發,可戰士門義無返顧地衝向沙場,因為,如果戰士門退卻了,他們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將陷入更深的苦難,如果他們退卻了,他們的餓同志已經流過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卻了,他們剛剛燃燒起的理想將隨著生命消失而破滅。
當年長徵,條件極其艱苦,爬雪山,過草地,遇沼澤,還有敵人的阻擊,都危及著紅軍戰士的生命,考驗著他們的意志,最後,紅軍戰士終於戰勝了難以想像的險阻,他們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民的堅強團結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是紅軍戰士不屈不饒,不被任何困難所徵服的英雄氣概。
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體的團結精神!
沐浴著新世紀的陽光,歷史的重任將落在我們這一代少年的肩上,作為21世紀的我,一個小學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這份精神,在學習上,不怕困難,永登高峰,使祖國更加強盛,才能無愧於革命先烈!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二
今天九月一號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課堂小結,其中他說道:「在前進的道路上,堅定的信念能推動我們的前進,也能指引我們的方向。只有認準目標,信念不疑,才能成功。」是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我們不僅要在生活上向老紅軍學習自力更生,在學習上更應該學習老紅軍的精神,要認定學習目標不輕易放棄,這樣才能學好。
其次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賀龍的女兒賀捷生奶奶,原因很簡單:賀捷生奶奶是當時最小的紅軍,才出生十八天就跟著紅軍參加長徵了。而賀炳炎爺爺當時手中了子彈只能截肢,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沒有麻藥,情況又非常危急,於是醫生向當地居民借了一把鋸子,讓他含著一塊毛巾,就這樣拉開了手術的帷幕,活生生地鋸肢。在當時的戰爭時代,勇敢是不怕犧牲,敢於拼搏;現在,和平年代,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勇敢就是敢於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自我。
國家的尊嚴,國家的榮譽要靠我們來繼承和扞衛。烈士們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要靠我們來傳承與發揚光大。我們現在是祖國的花朵,但是將來我們一定是祖國的棟梁!國家的明天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開學第一課》給我們上了生動的極具感染力的愛國教育。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三
又是一年開學季,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們共同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檔欄目。
看完後使我受益匪淺,了解了在如今幸福生活的背後有怎樣的辛酸與勞苦。兩萬五千裡的長徵,是紅軍戰士們用血與汗編制的奇蹟!
第一節課是胡正先老爺爺向我們講述當年過祁連山的情景:48天沒有見到一口糧食,戰士們腳上穿的鞋是用稻草編的草鞋。而有些戰士什麼也沒有,只能赤腳走路,被三稜刺扎的滿腳是血。可即使是這樣,也阻擋不了紅軍們堅定不移的決心。向目標前進,定能取得勝利!
第二節課賀陵生叔叔向我們講述了他的父親——賀柄炎將軍。他十七歲時便用智慧一個人抓回四十七個俘虜。他三十二歲時因打仗右臂中了子彈。情勢所迫,沒辦法。只好把他綁在一個木板上,用老百姓家中的鋸子,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經歷了2個多小時漫長的時間把胳臂鋸了下來。這是憑著一個怎樣的毅力啊!面對生死、面對疼痛、面對挫折,他卻只是冷靜面對,堅持不懈。這種精神是需要我們發揚光大的!
第三節課耿瑩老奶奶向我們介紹了他的父親耿彪的長徵故事。那時環境惡劣,沒有食物可吃。他們每人每天支持一顆黃豆來維持生命。一顆黃豆啊,誰能填飽肚子?但他們卻做到了。這哪裡只是一顆黃豆?更是一份決心、一份堅持、一份不屈!
第四節課航天員王亞平向我們講述了航天訓練時的艱苦。成功並非一蹴而就,是要有信念和不懈積累而成的。成功是屬於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咬牙堅持,終會迎到前方的曙光!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不單是長徵精神,更是每個人成功的奧秘。不經歷風雨,哪會見彩虹?沒有苦痛的經歷,哪會嘗到甘甜的滋味?讓我們舉起雙手,接過先輩的旗幟;堅定信念,傳承長徵的精神;揚起風帆,尋找成功的彼岸!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三篇精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