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鐵道飛虎觀後感模板

2023-07-29 05:22:53

  鐵道飛虎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觀後感,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鐵道飛虎觀後感一

  最早接觸成龍,是在《紅番區》《飛鷹計劃》《A計劃》《城市獵人》這些年代久遠的片子中,那時候成龍是整個故事絕對的主角,他不僅年輕,能打,還風流倜儻英俊瀟灑,和女主角談著戀愛,用一點點桃色作為動作戲的點綴。

  後來成龍進軍好萊塢,拍了《尖峰時刻》《神奇的燕尾服》,接觸到這些片子的時候,我正在讀中學。對那時的我來說,這些片子依然很好看。

  再往後,隨著學業越來越忙碌,成龍似乎從我的生活裡消失了。等到他再次出現在我的生活裡,都是伴隨著一些評分不太高的電影,一些花邊新聞還有霸王廣告的鬼畜視頻。

  這些年國內電影行業發展很快,成龍的不再像以前那樣出挑,我也從未進到電影院中去看過他的電影。當滿世界在呼喊著「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時候,我偶爾會想:為什麼沒人說我們欠成龍一張電影票呢?這就是我走進電影院看《鐵道飛虎》的原因。

  影片中,成龍、黃子韜飾演一群「鄉巴佬」,組成了一個民間抗日遊擊隊,雖然他們做事沒有章法,也沒什麼明確的目標,只能是小打小鬧,卻也成功地破壞了日軍的一些行動,拖延了日軍的侵略腳步。

  直到王大陸飾演的八路軍出現,他們才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炸橋。而靠著這麼一群連字也不識的鄉巴佬,又怎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於是整部影片的第一個高潮來了,王凱飾演的飯店老闆在眾人危機之時猶如天降神兵,騎著駿馬飄然而來,三下兩下就化解了危機。

  當然,基於整部影片的搞笑氛圍,王凱肯定也是「帥不過三秒」,但不論如何,王凱這個角色在整部電影的劇情中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成龍飾演的角色不識字,在發表意見的時候經常會忘掉自己想要說什麼,他的相好由年輕貌美的女演員,換成了年老色衰的寡婦,甚至連他引以為傲的功夫,影片中都幾乎沒有體現。而王凱則仿佛變成了「年輕時候的成龍」,身手矯健,作用關鍵,虎虎生威,讓場下的觀眾都發出一陣陣尖叫。

  於是成龍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的變成了一種對眾人精神上的指引,變成了一種號召力,一種信賴,一種穩重和踏實。

  影片最後,最核心的一擊還是交給成龍來完成了,看著他在牆壁上抓出血手印,一瞬間思緒飄回到很久以前,腦海中出現了成龍英姿颯爽、化解危機的模樣,竟然有些感動。

  我是抱著看娛樂片的心態進的電影院,沒想到除了笑聲,還看到了成龍大哥的另一種可能性。

  鐵道飛虎觀後感二

  範川,一個麵館的小老闆,一個曾經大軍閥的貼身護衛,是鐵道飛虎裡唯一正規卻又與其他人格格不入的一個角色。他英俊帥氣,衣服打著補丁卻永遠漿洗的筆挺。他話不多,是帶著與村子裡的人的距離,可他又總是在關注著棗莊發生的每一件事。很多人傳著他的過往,上過戰場,打過鬼子,是神槍手,可又總是瞧不起他的矜持,甚至從心底覺得他是一個打了敗仗輸了膽氣的慫包。直到有一天,他戎裝烈烈,策馬提韁,伴著疾行的火車,神槍點射,彈無虛發的救下了危難中的飛虎隊成員,那一刻,他們看他,是發自內心的感動和崇拜,而他對他們回以一笑,是炫耀是自豪更是他的驕傲。他,範川,這一個瞬間,不論是飛虎隊員還是熒幕前的觀眾,腦子裡想到的,都只有兩個字「英雄」!

  範川毋庸置疑是英雄,更是被導演刻畫演員塑造的一個中式傳統英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中國知識分子一貫的處世哲學,範川也不例外。大帥兵敗,他失了權勢,所以他脫了軍裝,鎖了配槍,曾經取人性命的手洗去血腥,開始搓揉起了白面,做個賣面的營生,計較一下哪碗湯少,哪碗肉多。如果只是這樣,他只是範老闆,不是那個叫做範川的英雄。所以導演設計了一個橋段。範老闆普一出場,是軍裝大衣,縱馬而歸,特意囑咐餵飽馬,這一連串的動作話語,不單單是人物介紹更是後續的鋪墊,他雖然不再是軍人,可心未冷,克制著獨善其身,卻按耐不住熱血豪情,未曾息了鬥志。不然怎麼會有後面的劫囚車,怎麼會有拼死炸橋。只因為,他是英雄,他是範川。

  範川在兩個小時的電影裡有三個獨立的片段,而我們的演員朋友王凱先生在這三個片段裡把這個角色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充實完整豐富升華,讓一個有血有肉的中式英雄真實的展現在觀眾面前。

  第一個出場,騎馬追火車,是讓觀眾目瞪口呆的驚豔。縱馬提韁,單槍殲敵,風蕭蕭,衣烈烈,如古之俠客,從天而降,救世的英雄也不過就是這個風姿。這裡面除了要感謝導演的設計,更要讚嘆王凱先生本人的演繹,高超的騎術,筆挺的腰身,舒展的動作,更有那配合的表情,從容瀟灑,自信風流,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偏安一隅的麵館老闆,而是一個戰功累累的正規軍人,是一個解除了封印的英雄。

  第二個獨立片段,是車廂中的對峙,我個人在這部分是收穫了比驚豔更珍貴的驚喜。如果騎馬展現的是動態的美,那這一部分展現的就是我最喜歡的,也是在電視劇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微表情處理。從進入車廂前,王先生的狀態是一種恣意的輕鬆,因為篤定車廂內是炸藥,所以挑開車門時的動作隨意且散漫,推開門後是自顧自的解帽子,而在轉身的那個瞬間,看到一車廂的日本兵,先是愣後是穩,沉著轉身後是氣急敗壞的咒罵,再轉身又是個冷麵軍官。一連串的小表情,電光火石間展現了意外、震驚、懊惱、沉著、冷傲不同的情緒,更是體現了範川正規軍旅戰爭中積累的經驗,是對人物智的補充。再然後是與由子的對峙,當面對由子的質疑時,範川沒有慌張,王凱先生用一種輕蔑的挑釁的表情展現出了範川性格中的膽大與桀驁,那麼的張揚,那麼的篤定,迷惑了由子迷惑了日本兵也迷住了觀眾。再然後的那聲「關門」,氣派氣度氣勢缺一不可,那是大帥身邊的範川,那是指揮若定的範川,那是曾經發號施令作為一個上位者的範川,倘若沒有這份經歷,如何震的住一車箱的日本兵。再後來的那句「她不禮貌」,活脫脫的一個痞子將軍,少年浪蕩,戲謔挑逗又恣意任性,似乎壓根沒有想到自己身處窘境。動作不多,臺詞不多,王凱先生硬是讓範川的過往更清晰,人物更豐富,還是那句話,好演員,演的不是當下,而是精煉角色一生的完整。

  第三個片段就是全片中我本人最愛的一幕—坦克的對峙。根據訪談我才了解到,這部分實際是棚拍,王凱先生只是坐在一個蘋果箱上拿著一根鐵棍完成的。這不僅僅是演技的範疇,更是一個演員的想像力和天生靈性的展現。電影裡,逼仄的空間,只有一束光打在他臉上,而在那個時刻,似乎也沒有什麼能奪走王凱先生眼中璀璨的光芒。那一刻的範川,是一個戰士的覺醒,拋開了世俗的束縛,男人的血性,爭強鬥勇的荷爾蒙刺激著他和觀眾的每一根神經。「當年爺輸了,今天爺就要贏回來」不加掩飾的心底獨白,配合著範川眼中的專注與興奮,是那麼的貼合。在這麼一個靜止的時刻,卻是範川血液中的激情最瘋狂的釋放,近距離的坦克主炮對決,是真正的藝高人膽大,刀頭舔血的刺激讓範川眼中的光耀眼的不能直視,大有一種「捨命千裡外,只為爺高興」的豪邁和桀驁。

  落魄的是他的生活,可他靈魂的深處還是那個尊貴的正規軍,槍林彈雨裡打磨出的技藝融進骨血裡永遠不會忘記。摸著操縱杆,那才是那雙骨肉均亭的手最喜歡的東西,那種挑戰的徵服的神情,即使看了四遍也止不住心底的驚嘆。那一刻,範川整個人的拼圖完整了,一個有著精湛技藝,有著正規軍經驗,有著最原始的徵服欲,一個對勝利執著追求的男人,一個敢對同伴說「交給我吧」的男人,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裡完整的展現了。

  所謂留白,是指留下想像的空間。導演用了,王凱先生用了,作為觀眾的我接收到了。而不同於歐美獻祭式的悲情英雄,範川展現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可又有一顆匹夫有責的心,亂世的英雄,橫空出世後的那種震撼和感動。他是飛虎隊裡的正規軍,可又是社會裡的小人物。他是從天而降的英雄,可又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我喜歡範川,喜歡他的矜持疏離,喜歡他的恣意率性,更喜歡他那份兄弟義氣生死同命的膽氣。謝謝你,我的演員朋友王凱先生,謝謝你帶來了這樣一個帶著光的英雄。

[鐵道飛虎觀後感模板]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