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寧夏是什麼樣子的(外媒眼中的寧夏)
2023-07-29 12:52:43 2
6月29日
「2022年中國有約A Date with China」國際媒體主題採訪活動
寧夏首站圓滿收官
歷時5天
外國媒體記者大秀中文盛讚美麗新寧夏
他們眼中的寧夏什麼樣?
這裡的空氣,清新怡人
這裡的夏天,驕陽似火
這裡的蔬菜,綠色天然
這裡的黃河水,清醇甘甜
這裡的六盤山,林草豐茂
……
外媒眼中的寧夏,是什麼顏色?
外媒眼中的寧夏
是綠色的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擁有海拔高、氣候冷涼、光照充足、空氣清新、晝夜溫差大、自然隔離好的氣候特點和居於高原腹地、遠離工業汙染、土壤乾淨的優勢條件,為發展冷涼蔬菜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姚磨、河東、吳磨、豐堡4個基地被粵港澳大灣區認證為菜籃子基地。所有蔬菜基地全部按照良好農業規範(GAP)標準進行種植,取得綠色、無公害產品認證35個,有機蔬菜產品認證4個。2022年,預計蔬菜總產量達到70萬噸以上,實現總產值18億元以上。
外媒眼中的寧夏
是黃色的
中衛市位於寧夏中西部,地處寧甘蒙三省區交界、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全市國土總面積1.7萬平方公裡,荒漠面積3740平方公裡,是歷史上風沙災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在與沙漠長期不懈的抗爭中,中衛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草方格」治沙法。
經過60多年的艱苦奮鬥,建設生態防護林、生態經濟林,發展特色農業、光伏產業、沙漠旅遊業,實現了人進沙退的重大轉變,已治理沙漠150萬畝,使騰格里沙漠後退了25公裡。
外媒眼中的寧夏
是藍色的
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地處騰格里沙漠南緣,規劃面積6萬畝,經過多年打造,已初步形成了「光伏 製造 觀光旅遊」的上下遊產業。
其中,光伏發電區已進駐企業11家,建成光伏電站容量達1030MWp,年可新增綠電發電量17億度,實現產值18.7億元,減排二氧化碳169.5萬噸;光伏製造區實現產值18.2億元;在5A級沙坡頭旅遊景區與沙漠新能源產業帶之間建設沙漠綠洲旅遊區,實現新能源與旅遊產業的有機結合。
外媒眼中的寧夏
是紅色的
點擊開門
點擊開門丨移出動畫
寧夏中衛市中寧縣享有「中國枸杞之鄉」之美譽。璽贊生態枸杞莊園是一家集枸杞全產業鏈發展的現代化莊園,已成為寧夏乃至全國名列前茅、獨具優勢的標準化莊園枸杞生產基地。
蓬勃發展的枸杞產業,成為寧夏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截至2021年底,寧夏枸杞種植面積43萬畝,精深加工產品達10大類90餘種,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50億元。
外媒眼中的寧夏
是白色的
2021年,寧夏伊利產量歷史性突破100萬噸,綜合營收突破100億元,成為全球首家年度產量及綜合營收實現雙百突破的單體液態奶生產基地,被中國乳協認定為全國最大單體液態奶生產基地。
在吳忠市,奶產業已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典範,全市範圍內建立了143個奶牛場,為全國10家奶製品生產商提供原料奶。2021年全產業鏈產值260億元,直接帶動就業2萬餘人,間接帶動8萬餘農民增收致富。
外媒眼中的寧夏
是紫色的
昔日曾是裸露斑駁、飛沙走石、溝壑縱橫的賀蘭山採礦塌陷區,如今已是滿眼綠意盎然。而這小小的葡萄正成為寧夏賀蘭山生態修復的「見證者」,也是為農民增收致富的「貢獻者」。
這裡是世界公認的釀酒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也是中國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種植區和酒莊酒產區。截至2021年,全區釀酒葡萄種植基地佔地面積52.5萬畝,生產葡萄酒1.3億瓶,綜合產值300億,年接待遊客120萬人次以上,葡萄酒產業每年為產區周邊農戶提供就業崗位13萬個,工資性收入約10億元。
寧夏,無窮活力與爛漫夢想
無不與一種種顏色交相輝映、渲染鋪呈
每個人心中的寧夏
都有著不一樣的主色調
你最喜歡哪一種?
每一種色彩都值得記錄,
快快拿起你的手機,
一起點讚美麗新寧夏 吧!
寧夏新聞網記者 王瑩/文 祁瀛濤/圖 徐靜/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