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張橋村簡介(圖說金山地名張橋村)
2023-07-29 10:33:41 1
圖說金山地名
金山概覽
區域風採
地名掌故
張橋村
1990年地圖中的張家橋集鎮和張橋村位置
張橋村位於金山衛鎮中西部,東至八字村,南至八一村,西至浙江界河,北至橫召村,面積5.42平方公裡。
昔張姓村民居於此地,因而得名。張橋羊肉有著悠久的歷史,張橋羊肉一條街坐落在金石南路兩側。早在明嘉靖時期,張橋羊肉始有名氣,浙江總督抗倭統帥胡宗憲稱譽張橋羊肉為「天下第一品」,從此張橋羊肉美名傳天下,流傳至今。
張橋村的羊肉食店
明朝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世宗嘉靖帝任用胡宗憲任浙直總督兼浙江巡撫,主持東南抗倭大計,胡宗憲臨危受命,大膽起用戚繼光為參將,經略東南十載,平王直、斬徐海,在經過十年努力之後,終於促成明軍與倭寇最後決戰。
明正德年間金山衛附近一帶地圖
決戰前夕,胡宗憲一行視察正在松江府金山衛練兵備戰的戚家軍。行至途中,忽聞肉香撲鼻。胡宗憲為肉香所動,於是下轎覓之,只是肉香滿處,難以尋找根源,胡宗憲登高而望,見遠處眾多百姓手捧碗盆,絡繹而來。原來是當地百姓聞胡宗憲到來,燉當地羊肉獻於其食。胡宗憲直爽受邀,食罷羊肉,宗憲讚嘆之餘,問詢百姓肉香原由。百姓答曰:此地名為張橋,獨產一種名為椒椒草的青草,以此草配之本地清澈泉水,自幼飼養。白山羊長大後,以快刀宰之,趁血氣充盈時加數十香料烹羊肉約一個時辰,即可得。此肉亦可白切,熬湯,尤以羊羔之肉最為鮮美,為本地百姓秋冬進補必食之品。肉雖鮮香,只是尚未命名,今日我等百姓與大人有緣,請大人賜名。聽罷,胡宗憲嘆曰:餘觀此肉食色飽滿,聞之香飄四海,食之醇厚鮮美,開胃養身,當為天下羊肉之一品。只是此肉,宗憲一人不敢獨佔,唯與眾將士及百姓同享,方遂我願。百姓稱然,大人與戚將軍為沿海百姓免受倭害而浴血奮戰,我等願為將士們烹肉餞行,為除倭寇,盡我百姓綿薄之力。於是,胡宗憲命人買來張橋山羊數百頭,經戚繼光建議於大營演武場支起七人合抱之大鍋七口,號稱「千人鍋」,請隨行百姓烹羊百頭,與戚家軍共宴,以壯將士行色。一時間,演武場上酒肉飄香,胡宗憲把酒敬全場士卒言道:「今日,請大家吃肉,明日,請大家殺敵!各位勿負百姓之恩,拜託了」。全場士卒遂群情激昂,人人鬥志昂揚。
大宴散罷一日,戚家軍開拔台州,胡宗憲親臨一線指揮作戰,明史記載:胡宗憲、戚繼光一千戰將身先士卒,「身冒炮矢、意在殉國」。賴戚家軍浴血奮戰,終於「九戰九捷」取得「台州大捷」的最後勝利,一舉掃平自明開國以來為害東南沿海百年的倭患。
張橋羊肉村雕塑
若干年後,胡宗憲談及此事,仍每每感慨,台州決戰,勝之緣由雖多,之前日金山衛大宴,卻也是重中之重,賴張橋百姓「一品羊肉」,我等擺下大宴,一來此宴鼓舞士氣,二來此肉強健卒伍,軍民一心,同仇敵愾。由此,方有「台州大捷」。從此之後,守衛金山衛要塞的將官練兵、養兵,士兵常食當地「張橋羊肉」成為慣例。從此「天下一品羊肉」的美名成為張橋羊肉的代名詞。當年演武場上的七口「千人鍋」,百年之後尚有一口留在張橋,當地百姓逢年過節,還會用此鍋燉煮羊肉,舉辦「百家羊肉宴」活動。
張橋羊肉,人見人愛
如今,張橋羊肉以其肉鮮、味正、湯濃而被食客津津樂道,特別是村裡烹製的「全羊宴」遠近聞名。「吃羊肉,到張橋」,已成為眾多遊客的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