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金字塔為何一直令人著迷,謎團是這些數字
2023-04-01 17:57:35 2
古埃及金字塔一直是國際七大奇觀之首,並且在這幾大國際奇觀中,又是最充溢神秘色彩的。
人們想不通:4000年前的古埃及,哪裡有這麼強大的運輸能力能運送數百萬塊上萬噸的石頭?又想不通,金字塔這個龐然大物矗立在沙漠上,到底是做什麼的。於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外星文明的遺址,有人古埃及現已有了超越咱們認知的建築水平。
在國際上現已發現的110多座金字塔裡,也沒有一座金字塔能和胡夫金字塔的臺甫相比。
胡夫金字塔原始高度146.59米,現高136.5米。中國在北魏熙平元年製作永寧寺塔之前,胡夫金字塔堅持國際最高建築紀錄長達3000年之久。胡夫金字塔又稱吉薩金字塔,它位於埃及開羅的吉薩高地,根據考證,這座龐然大物應該是興建於公元前2580年,工期20年,於公元前2560年竣工。
胡夫金字塔大約由230萬塊石塊組成,總重量大約680萬噸。均勻每一塊石頭都和小汽車那麼重,最重的乃至有50噸,總共相當於40層樓那麼高。這不由讓人發問:在古代物資和人力如此匱乏的年代,金字塔是怎樣建築的?
其實跟著考古工作的進行,金字塔的製作早就不是謎團了。
古埃及的天文學家通過星象,計算出尼羅河的眾多周期。咱們應該了解這樣一個事實,但凡開展壯大的古文明,一定有一條母親河。尼羅河對古埃及來說,就相當於黃河對華夏文明的地位。
因為尼羅河每年定期眾多,這就導致尼羅河每年都會產生十分多眾多出現的淤泥。也正是多虧了這些淤泥,才讓古埃及文明得以開展:當初的古埃及土壤幾乎不要太肥美!
土壤實在太肥美了,氣候又溫暖,這就讓古埃及成為了唯一一個不需要農人用心開展農業,農業依舊開展壯大的最大原因。這就讓古埃及產生了很多「閒著沒事幹的」勞動力!
但是要說明的是,這些勞動力都是農人的身份,而不是咱們以為的奴隸,或者說在製作胡夫金字塔的過程裡,乃至都沒有任何一個所謂的「奴隸」。這些農人受到統一的徵召,受到精密又合理的辦理。
有了基礎勞動力,古埃及人還要處理一個最實際也是最先遇到的困難:那便是原材料。
考古現已發現,在每個金字塔鄰近,都一個採石場存在的痕跡。比方胡夫金字塔1公裡左右的當地便是曾經的採石場。在採石場,大約散布著1500名工匠。當然這些工匠並不是不變的一群人。因為咱們剛才說了,這些工人沒有奴隸,他們都是正常的國家農人,也有自己的權力。
所以他們也享用假日,也享用退休。
除此之外,金字塔製作總共用到的勞動力還有其他上萬人,包含採石匠在內,還有專門擔任徵召的人,擔任運送石頭的人,擔任測量的人等等。整個項目人員分配合理又清晰。
接下來就碰到難題了:這些開鑿好的石塊,怎樣運到金字塔底座去呢?這也便是整個工程裡最費事的。不過後來人們發現在古埃及,有一種共同的溼土,這種土地潤滑作用十分好。於是在送大石塊的時分,會有上百人前拉後推,然後有專門的人員拿著水罐入擔任灑水,讓這種溼土堅持溼潤,當做潤滑油。
再加上金字塔建築時側面有一個斜坡,也處理了往高處運送的難題。或許現在咱們覺得這樣不可思議,但是人家人多時刻長呀!咱們想一想:十幾萬勞動力在做這件事,工期又是20多年,就算磨洋工,也把這項目磨完了。
所以金字塔的製作底子不是重點,它詭異的當地在於:尺度實在是太美妙了:金字塔的尺度上有太多秘密。
英國的天文學家約翰泰勒首先發現了這件事。他發現金字塔的底角其實不是60度,而是51度51分,這十分接近自然塌落的穩定角52度。
並且塔高與塔基周長的比便是地球半徑與周長之比,因此,用塔高來除底邊的2倍,你會發現你得到了圓周率:這比祖衝之要早3000年!
泰勒的發現一經發布就引起了軒然大波,英國數學家查爾斯·皮奇·史密斯教授在1864年來胡夫金字塔實地考察後,又發現了更多躲藏的數學問題。
例如塔高乘以10億就等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間隔。
大金字塔在線條、角度等方面的差錯幾乎等於零,在350英尺的長度中,誤差不到0.25英寸。它的周長正好是362.31庫比特單位(230.36米)跟地球一年的時刻差不多,它周長 ×2又是赤道的時分度。把它的自重×1015萬便是地球的自重。
地球的子午線正好從金字塔的中心通過。兩極軸心每隔25827年它們正好轉一圈,金字塔的兩條對角線的和,便是25826.6釐米。
所以:這些躲藏的數學奧秘才是金字塔最大的謎團。咱們底子不敢幻想: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發明晰怎樣的測繪工藝,才能規劃出如此完美的「數學偶然」,日地間隔和地球的周長他們都知道了,要是說他們沒有點黑科技我肯定是不信的,一定有什麼美妙的辦法被躲藏了。
別的還得穿插一個更冷門的:胡夫金字塔正好坐落在地球磁力線的中心,這就意味著即使發生地震,它承受的振幅也極端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