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今天,黃土高原是吹出來的,破解黃土之謎的劉東生逝世
2023-04-01 06:51:56
(萬象歷史特約作家:子虛)
|今天,12年前,黃土高原被吹滅了。揭開黃土之謎的劉東生,卒於1942 (25歲),劉東升以優異成績畢業1946年(29歲),劉東升進入中央地質調查局研究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新中國成立後,劉東升於1951年(34歲)進入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54年(37歲),劉東升任第四紀地質研究室副主任。
(△劉東升(青年時代左))
黃土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這裡的土層厚度,有時深達100米,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為什麼這裡有這麼一塊黃土?黃土是如何形成的?這在當時是科學界的一個大問題。有人認為這是洪水的結果,有人認為這是湖泊沉積的結果,有人認為這是石灰巖風化的結果,等等。
劉東升曾經參觀過黃土高原的一個地方,發現這裡的窯洞頂部由一層紅土和一層石灰土組成,土層水平延伸遠離黃土他去請教一位土壤學專家,專家告訴他這種「紅土」屬於古老的土層。這引起了劉東升的極大興趣,他開始研究黃土。劉東生對黃土高原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對黃土高原進行了十次大規模的橫斷面分析,積累了豐富的野外調查資料。1964年,劉東生編輯出版了《黃河中遊黃土與中國黃土堆積》,完成了中國黃土分布圖。
經過大量的野外調查和實驗分析,劉東生得出結論,黃土是由中國西北戈壁和沙漠中的細顆粒經風吹向黃土高原堆積而成的。他奠定了「新風論」的基礎,完美地解釋了黃土的形成過程,得到了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何還用黃土解釋了250萬年的氣候變化史,使其成為研究全球環境演變的利器。在他的推動下,黃土、深海沉積物和極地冰芯成為研究古代環境變化的三大支柱。
他創立了黃土科學,被譽為「黃土之父」
(劉東升在田間工作)
1969 (52歲)。黑龍江省克山縣爆發克山病,導致心律失常、腦、肺、腎等器官壞死,死亡率高。當時還在「牛棚」裡的劉東升被邀請立即組織研究人員進行調查每當他們去一個村莊,他們首先知道那裡有多少口井,村民們吃什麼食物。然後他們取水進行分析。食物也被取樣進行分析。經過仔細的分析和比較,劉東升發現了原因:由於深層地下水的開採和利用以及硒、鉬、銅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根據劉冬生的結論,醫生已經準備了「亞硒酸鈉」片劑,供病房裡的人服用。從此,「克山病」消失了。
(劉東升,任教於國立科技大學)
| 1973 (56歲),劉東升調查了官廳水庫的汙染源,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環境汙染物化學分析的實驗室1976年,他是國家食管癌病因學綜合調查小組的隊長。1980年,他參加了青藏高原科學研討會,並擔任秘書長。他參加過許多國際學術會議,深受尊敬。1980年(68歲),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為歐亞科學院院士。
2002 (85歲),劉東升獲得國際環境科學最高獎項——「泰勒獎」劉東升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科學家,也是世界最高級別的中國大陸科學家自然科學獎。
2004 (87歲),劉東升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年3月6日,劉東升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2009年,在紀念偉大的「黃土之父」劉東升逝世一周年大會上,國家天文臺將58605小行星命名為「劉東升星」
(劉東升銅像)
(618部萬象歷史及營記作品,21部營員《子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