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正在變暗,陽光逐漸減少,人類文明將迎來「滅絕」
2023-04-01 07:26:33 2
全球變暗,顧名思義,意味著地球上人類能看到太陽的日子越來越少。「太陽的消失」不是危言聳聽。2.5億年前,地球經歷了「全球變暗」事件,歷史學家稱之為二疊紀和三疊紀滅絕事件。
火山爆發後,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巖漿噴發持續了數萬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籠罩了地球,世界暗淡無光,40萬年的漫漫長夜也拉開了序幕
目前,沒有大型火山爆發,但以色列、美國和歐洲的一些科學家發現,東亞、南亞、南美、澳大利亞和非洲晴天的能見度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在下降。例如,北極、愛爾蘭和日本損失了更多的太陽能。太陽是地球賴以生存的主要能量。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它可以吸收相當於每平方米1368瓦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很難承受這樣的能量。幸運的是,地球有大氣層,吸收後太陽的最大能量是每平方米1000瓦。
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科學家格裡·斯塔舍發現,以色列在20世紀50年代獲得的太陽能比90年代低22%,美國低10%,蘇聯低30%,全球太陽能每10年低1%-2%
許多人可能對全球變暗沒有太多概念,更多地提及全球變暖。現在許多地方的溫度持續上升。自2000年以來,歐洲的平均氣溫每年都在上升。這種高溫也導致了葡萄牙和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這是目前聽到最多的森林火災。科學家們還發現,高山冰川在夏天實際上融化得更快。當世界進入變暖的「熱極限」時,它將迎來全球的黑暗。當海水溫度超過70度時,它將停止流動,洋流將消失,海洋生物將開始消失。
地球達到「熱極限」後,這也證明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達到了不可估量的水平。太陽能不會穿透大氣層,地球將不再是藍色而是紅色。在高溫效應的推動下,乾旱和酸雨現象將繼續加劇,人類也將面臨滅絕事件。
二疊紀和三疊紀的大滅絕花了10萬年時間才使地球恢復。雖然這種「滅絕」可能太遙遠,但也應該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