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又稱"羊日"有何寓意 此日風俗文化解讀
2025-07-16 23:58:12
自古以來春節就是我國人民十分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但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許多的傳統節日及相應的風俗也會發生一些改變,但是大致的方式還是有所相似的地方。正月初四又稱"羊日",這又何寓意呢?
正月初四是"羊日"
正月初四是「羊日」與女媧創世神話有聯繫。根據書籍記載,女媧在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最先造的就是六畜,然後才摶土造人的。因為她是先在初一創造出了雞,初二創造出了狗,初三創造出了豬,初四創造出了羊,初五創造出了牛,初六創造出了馬,然後才在初七日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捏出了個小人兒。因此,從初一到初六,我們一向稱之為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民俗活動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所有的商鋪都關門了,婦女這個時候也不用做針線活了。
年初四經典食俗
1.吃折籮。初四這一天全家要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牛羊肉鋪在這一天要到馬神廟燒香,因為羊王、牛王、馬王均在馬神廟內供奉,以南郊馬神廟的羊王像最有名。
2.吃滾蛋包子。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夥計,分發紅包。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說官話。」宴會有酒有菜,酒後慣例是吃包子。掌柜這時舉杯祝賀,向大家道「辛苦」,這就叫「官話」。官話講完後包子端上來,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僱,被辭退之人飯後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