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有什麼風俗習慣 傳統春節要送窮
2025-07-17 03:36:10
自古以來我國人們就十分重視春節的到來,當春節到來以後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風俗每一天也都有不同的過法。那麼在正月初五當天有哪些風俗習慣呢?提前了解當天的風俗傳統,做好相應的準備才能夠避免一些不好事件的發生。
年初五風俗盤點
1、送窮。正月初五「送窮」,其實又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2、祭財神,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3、掃房子,大年初五,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打掃衛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
4、吃餃子,大年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
大年初五的來歷
大年初五也被稱作破五節,傳統習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了此日皆可破而得名。因為該日寄託了人們對未來一年生活的美好希冀,所以古代這一天的風俗就特別多,比如在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準婦女串門等。人們黎明就起來了,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打掃衛生則是進行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和爆竹一起把晦氣都趕走。
正月初五忌諱事件
在正月初五這一天,人們一定不要搬家,即所謂的遷居。老人們都說正月更換、洗滌衣被,不吉所以趕年三十換洗完最後換下來的衣被。這也就有了在除夕之前,就把衣服被子洗好的說法。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的拐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