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前後要拜神嗎 如何防秋燥
2025-06-30 02:14:36
在24個節氣當中,每個節氣都有獨特的習俗與做法,我們能做的就是遵守這些習俗,然後增添我們生活的色彩。秋分獨特的氣候特點導致了我們要防秋燥,另外在秋風時節,如果想要提升自身的運勢,要拜神嗎?
秋分要拜神嗎
秋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所以死後人們為例紀念他把他列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秋分習俗介紹
祭月,潮人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習俗。中秋節又名仲秋節,是在秋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古時只有秋分的活動,而無中秋節。秋分在8月15前後,但由於有閏月的出現,所以秋分還有可能出現在8月出生至8月末。然而,秋分是祭月的,古代潮人總是要把這個節日與月亮聯繫起來,如果秋分出現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們就很難見到月亮。
節氣飲食注意事項
要想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秋天氣候乾燥要做好防秋燥的工作。秋分之前有暑熱的餘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要多鍛鍊身體與病魔做鬥爭。秋季鍛鍊,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