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400字左右
2023-11-02 13:06:57 1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_【1】
站在寧波開明街的侵華日軍鼠疫細菌戰遺址紀念碑前,我看見了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1940年10月27日下午2時許,日軍用飛機空投下的染有鼠疫桿菌的跳蚤、麥粒、粟米、麵粉,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雨落入水缸中。短短幾天,開明街就成了鼠疫災區。一個多月的時間,人們眼睜睜看著親人死去卻無能為力,甚至有12戶人家絕戶,慘死有名可查者達111人。為了控制疫情,政府忍痛燒毀疫區內的一切,這塊地方後被稱為「鼠疫場」。
我看見了日軍累累的罪行,看見了無辜慘死的同胞,更看見了中國人永不磨滅的鬥志。大大小小的戰役,有的流芳千古,有的名不經傳,但同樣都是值得歌頌的。
站在慈谿的萬岙山邊,聽著上了年歲的老人給我講著幾乎被遺忘的戰役,我看見了當年在「清鄉區」內的一場勝仗。1943年3月30日,在日軍準備對三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清鄉」時,五支隊二大隊六中隊的戰士們已經悄悄埋伏在了山上,在三四十名日軍經過時發動了突襲,令日軍措手不及。戰士們僅用了半個多小時就殲敵三十餘人,取得了勝利。這場戰鬥沉重打擊了敵人,也鼓舞了「清鄉區」人民群眾的抗日信心。
我看見了那一場大快人心的戰鬥,看見了歲月風沙下掩埋的勝利。縱使當年戰士們借宿過的庵院已經荒草叢生,萬岙山也已經被開發,記得這場戰役的只有寥寥幾人,但歷史會將它和其他戰役一起銘記。
勝利的戰鬥鼓舞了人們的信心,而一份奉化的愛國青年自創的報紙也給予了許多人抗日的勇氣。我看見1938年一群愛國的奉化青年,滿懷對祖國的熱愛、對抗日的支持,創辦了《戰時大眾》——這份適用於農村宣傳共產黨抗日主張和抗日近況的通俗小報。「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人多,方容易成功。救亡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更需要大家去幹。」這樣激勵人心的話語就出自於這份報紙,當年不知鼓舞了多少人。連毛主席也在收到報紙後從延安寄信表示鼓勵,希望這份報紙繼續宣傳,進而起到組織群眾的作用。
我看見奉化人民津津有味閱讀報紙的模樣,看見他們因為報紙上激昂的文字熱血沸騰的模樣。一份小小的報紙,帶給人們抗日的信念和力量,那些熠熠閃光的文字到現在都不會褪色。
我還看見了許許多多或大或小的戰鬥,許許多多日本的罪行,許許多多前僕後繼的勇士。不管日本承不承認,歷史就在那裡,我看見了,所有人都看見了。日本的侵略可以原諒卻不能遺忘,9月3日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就是為了讓我們銘記歷史、正視歷史而設立的。我們會永遠銘記歷史的一點一滴,紀念來之不易的勝利,緬懷逝去的同胞,不忘國恥,奮發圖強,振興中華。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_【2】
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在哪裡?
大概每一個黃皮膚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個常識:中華民族是黃河孕育的。
那麼,這是一條怎樣的河流?它從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冰峰雪山中發源,向東流去時經過一座黃土高原以後,變成了一條黃色的泥流。這條黃色的河偏偏又孕育了一個黃皮膚的民族,這個民族恰恰又把他們最早的祖先叫做黃帝。
黃河、黃土、黃種人,這是一種多麼神秘的自然聯繫。它仿佛讓人相信,這個黃色人種的膚色就是被黃河染成的。所以,民族的興盛歸結於黃河,民族的衰落也歸結於黃河。
回首往昔,當蒙古鐵騎踏碎了繁華若天城的臨安,崖山之後江山易手,中華民族仿佛從此走上了下坡路——朱元璋不許片板下海,百年繁華後崇禎自縊於煤山,滿清入主中原,數十年後的康乾盛世成了迴光返照的絕唱。伴隨著道光二十年的一聲來自大海的炮響,轟破了這個堅守到最後的古文明的國門。當那些我們眼中的蠻夷之國在迅速發展時,我們自己卻再也邁不出一步,被世界甩在身後。有人認為是黃土、是黃河束縛了我們前進的腳步。於是,我們要洗掉這種煩人的黃色。
當無數的先烈們奮鬥抗爭了一百年後,終於把當年闖進國門的堅船利炮趕出了國門。我們興奮地拋下了黃土,拋下了凝聚其中的幾千年的文化,拋下了裡面包裹著的中國人的心魂,開始全身心地擁抱那蔚藍色的海洋。
當歐風美雨卷上黃土時,黃河忘記了巴顏喀拉山,忘記了黃土高原,急於洗清體內的泥沙,將黃色的泥水轉化成蔚藍色的海水,一看見蔚藍色的大海便義無反顧地衝去。用工業文明的洪峰衝刷億萬年的沉積,讓蔚藍色浸染黃土。但是,一旦失去了黃土,黃河還有什麼意義?
當現代化的鐘聲敲起,在這片文明悠久、文物繁盛的中原古地上,歷史的沉積比比皆是,到處遊蕩著古老的靈魂。否定它,拋棄它,它將成為我們前行的束縛;敬仰它,發展它,將會是我們行進於復興之路的動力。
中國,人類文明中高掛於天空最明亮、最長久的太陽,在百年前,人們目睹了長河落日。盛衰更替猶如冬去春來,世事災難也將會是過眼雲煙,亙古長夜之後將迎來破曉黎明。中華民族將懷揣著偉大的復興之夢,屹立於黃河之畔。眺望東方,一輪朝日將劃破天際,那是恢弘雄偉又生機四溢的朝霞,是又一個漢唐盛世的開始。
黃河的偉大,也許在於它在海洋與高原間創造了一片大陸。
黃河終於來到了偉大而痛苦的入海口。滾滾萬裡黃沙,將在這裡沉積一片黃土;洶湧澎湃的海浪,將在這裡同黃河相碰撞。
百年孤獨之後的黃河,將會看見一個金黃四射,霞光萬丈的黎明,一個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
銘記歷史圓夢中華徵文_【3】
20xx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我趁暑假在家,觀看了許多抗戰方面的書籍和影片資料,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地雷戰》。
它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利用智慧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地雷,並炸退敵人取得一次重大戰爭勝利的事。趙家莊的老百姓和民兵一起打響戰爭,集合人民的力量,心靈手巧的製作了品種多樣的雷:有頭髮絲雷、有水雷、還有連環雷……可是,日軍卻長了心眼,拿出了探雷器,但是問題難不倒我們中國人民。民兵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進位雷技術和布雷方法,使得日軍防不勝防。這不,又造出了真假雷!這次,日軍全軍覆滅,一個不留!我們中國人民都一起歡呼,我也跟著一起歡呼!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小紅軍夏令營——重走革命路線」活動。途中,對革命歷史又增長了不少知識。記得我們爬著崎嶇的山路,模擬受傷,抬傷者進營地的時候,肩上背著沉甸甸的包裹,手上抬著製作的擔架也越發沉重了,氣喘籲籲的我不知走了多久,終於來到了一處房子休息。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紅軍的兩萬五千裡有多累!我們才體驗了一會兒就覺得走不動了,口也幹,舌也燥,滿身冒汗!我覺得:紅軍叔叔非常了不起!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能堅持走完這麼艱辛的路,為了誰?就是為了祖國母親和美好的今天!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金蕭支隊紀念館,走進裡面就看到正氣凜然的紅軍雕像,拿著刀槍望著前方……再走進裡面,陳列了不少當年紅軍用過的物品:有軍服、軍帽、草鞋和書信,還有關於歷史的照片和文字記載。看著這些,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幕幕難忘的畫面:硝煙四起的戰場,與敵軍抗戰的激烈情景。參觀完後,我們還進行了掃墓,緬懷英烈,每一個英雄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過去。前輩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給了我們美好的今天。我們唯一能回報他們的只有奮發圖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早日做新一代國家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