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長徵精神鼓起理想風帆初中徵文
2023-12-03 16:38:46 2
彈指一揮間,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已經有80年了。長徵精神永遠不過時,鼓舞著我們理想的風帆前進。下面是相關的範文,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弘揚長徵精神鼓起理想風帆初中徵文一:
有人說「紅軍隊伍是地球上一根長長的紅飄帶。」是啊!紅軍在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足跡。湘江,一條碧綠的河流,如今卻被鮮血染紅,這血是我們紅軍所流,它時時提醒著人們保衛自己祖國,為祖國利益所戰!
在長徵途中,紅軍需翻過一座座雪山,穿過一片片草地,紅軍不能因為累而停下腳步,因為此時的每一分鐘都可能牽扯到國家的安危。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領導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南昌起義影響下,全國暴發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百色起義等大小武裝起義100多次,建立了井岡山根據地、中央根據地、陝北根據地等十幾個革命根據地到1930年,全國紅軍發展到10萬人。蔣介石心有不甘,開始「圍剿」,但是紅軍在周恩來、朱德指揮下,執行毛澤東的戰略戰術原則,勝利粉碎敵人四次「圍剿」。
如今,我們提起紅軍長徵我們不會感到羞恥,在1927年8月1日,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些領導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蔣介石為了在湘江消滅紅軍,組織了第四道封鎖線。他調集了25個師40萬賓力。。。。11月30、12月1日,戰爭到達了白熱化程度。在紅軍戰士英勇頑強的抗擊下,湘江西岸的紅軍帝王了南北夾擊之敵。東岸的紅軍且戰卻走,以最快的速度向江邊靠近。7月26日,紅25軍西行甘肅境內,8月1日在寶雞致函中的公路上殲滅了胡宗南部的一個營。徐海東在俘虜名單中發現了一個叫冷夢藝德少將參謀,不由心中一喜:此人的肚子裡一定有很多重要的情報!損失大的原因是紅二方面軍緊跟在紅四方面軍後面過草地。前面的部隊已經將能吃的草和葉菜吃光了,一路上不停的遊人倒下,1.7萬人的隊伍,出草的是只剩下8000人了。全國紅軍在長徵前發展到18萬餘人,經過長徵後,只剩下3萬人,損失了15萬人。到了1948年11月27日,可恨的日本鬼子終於向我們中國投向了.......
你瞧,雖然只是這一本小小的書,但這一本小書告訴了我們不少的指示。也讓我們了解了不少關於戰爭時期的事情。
弘揚長徵精神鼓起理想風帆初中徵文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離開原來的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中外的二萬五千裡長徵。為深入學習了解我黨我軍最艱難曲折、苦難深重而又耀眼輝煌的這一段歷史,以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今年5月,我再次閱讀了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將軍所著的《苦難輝煌》一書,感慨良多,受益匪淺。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熾熱的感情,精闢的分析,給我們展示了一幅中國革命歷經磨難,百折不撓,艱苦卓絕,愈挫愈勇,最後走向輝煌勝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金一南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寫《苦難輝煌》,寫那個時代,最終的目的就是寫那代人的真正信仰」。就象書中寫的那樣:「你可以忘記工農紅軍縱橫十一省區,徵程兩萬五千裡,一路硝煙,一路戰火;可以忘記不盡的高山大河,狹道天險,國民黨數十萬大軍左跟右隨,圍追堵截;可以忘記革命隊伍內部爭論與妥協,彌合與分裂。但有一點你將永難忘懷,那就是長徵所展現的足以照射千秋萬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氣概」。讀完《苦難輝煌》,合上書卷,最打動、最震撼我心靈的是:長徵中廣大紅軍指戰員在極端困難、惡劣環境下所表現出的對革命理想和革命事業無比忠誠,堅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犧牲,敢於勝利,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聯繫群眾,艱苦奮鬥,一心為民的崇高思想。這也是我所理解的長徵精神。長徵精神是千百萬紅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造的,是中華民族奮鬥圖存精神的升華,是人類歷史上英勇無畏和堅韌不拔精神的典範。「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這是毛澤東同志對長徵偉大意義的生動概括。長徵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它的影響已經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在人類活動史上樹立了一座無與倫比的豐碑。
讀完《苦難輝煌》,還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工農紅軍80年前這場舉世無雙的遠徵,不僅為挽救黨和紅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載入史冊,更因為錘鍊熔鑄出偉大的長徵精神,創造了不朽的精神財富而彪炳千秋。歷史的經驗證明:一個民族和國家,必有一種精神和信仰。它就像看不見的火光,如地球深處湧動的巖漿,歷經千萬年而不泯,為天地人間提供不竭的熱能。這就是長徵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薪火不熄,代代相傳。
歷經80年滄海桑田,偉大的長徵精神的光芒不僅絲毫未損,相反更凸現出它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時代價值。當前,中國的改革已進入攻堅克難階段,所面臨的形勢與《苦難輝煌》中那種空前複雜的歷史變局有許多相似之處。如果說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起點,那麼,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長徵。這場新長徵雖然沒有雪山草地,沒有戰火硝煙,但卻面臨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全新考驗以及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威脅,仍然需要長徵精神,並從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弘揚長徵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戰勝困難和風險,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業績,實現中國夢不可缺少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軍休幹部,雖然退出了現役,離開了工作崗位,但是思想不能松,信仰不能丟。作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傳人,應當把弘揚長徵精神當作自己的歷史責任,讓長徵精神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自覺地和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一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徵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