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八一建軍節徵文500字
2023-12-03 11:58:16 1
今年是建軍89周年,下面語文迷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建軍節的作文,供大家參考選擇。
【篇1】紀念八一建軍節
看吶!在地球版圖上,一條巨龍巍峨地騰飛於東方,一展雄姿。人們給它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曰:「中國」。它也有一個輝煌的夢想。故曰:「中國夢」……——題記
「中國夢」,那是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啊。可當年,它也曾有過一蹶不振的時候。清政府的昏庸與無能。任憑日本人的鐵蹄如此地踐踏,竟無人反抗。好在,紅軍們站起來了。是他們拯救了屢遭劫難的中國,是他們為我們換回了今天就的自由。它凝聚了多少民族英雄的血與淚,我不得而知。
贊紅軍,看英雄兒女雄姿英發。回望過去,當年的天是否被染得血一樣的紅,風雨裡是否充滿了血腥的味道。無數的英雄兒女浴血奮戰,只為換來明天的和平。兩萬五千裡長徵舉世聞名,不知你們是否有人倒下,但就算倒下,你們也會一樣的爬起來,拿起槍,繼續戰鬥到最後。今天的「革命聖地」——延安是否能還能看到你們當時的足跡。聽到了嗎?遠處的衝鋒號聲是勝利者的咆哮。衝刺吧!為了明天的勝利。衝刺吧!為了祖國的未來。
詠紅軍,看祖國豪傑堅貞不屈。「任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任你把皮鞭舉得高高,我不需要什麼『自白』,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這是陳然同志在敵人的逼問下寫的一封「自白書」。還有她——劉胡蘭,親自走向了鍘刀,從容地迎接死亡,她當時卻只有十五歲……英雄都是可敬的。因為他們哪怕是最後一刻都在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奮鬥。「可愛、可敬的先烈們啊,因為你們,明天的曙光更加燦爛輝煌!」
嘆紅軍,看英魂忠骨大展豪邁。抗美援朝的你們為國捐軀,客死他鄉,直到最後也沒能魂歸故裡。不過,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一批又一批抗美援朝戰士的英魂再次回歸祖國的懷抱,「青山有幸埋忠骨」你們是中國的驕傲,你們扞衛了尊嚴,祖國以你們為榮!
因為紅軍,我們青山依舊在,國家和民族也再一次挺起胸膛。幾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中國這條騰飛的巨龍正邁著矯健地步伐昂首闊步地走來。不只是因為領導人的精明和才幹,更是因為有無數紅軍為我們打下了大好河山。有了你們,我們必將勝利!借用梁啓超《少年中國說》中那便是「美哉,我大美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盛世中華萬壽無疆!」
【篇2】紀念八一建軍節
「朝霞流彩的地方有一簇簇橄欖綠,草原安寧有我青春的步履,戰士的責任凝結在神聖的哨位,披星戴月數風沐雨我從不有停息……」這是一首多麼動人心弦的歌曲啊!每當這優美的旋律飄揚在我的耳畔,我總會想起身著橄欖綠的群體。
每天,在綠色軍營中都會傳出一聲聲響亮的口號:「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一句句簡短的口號,正是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向祖國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每一名軍人自從入伍開始,就不再是家裡嬌著寵著的「小少爺」了,他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為祖國和人民奮鬥一生!他們開始了從毛毛蟲到蝴蝶的蛻變,他們會變成一名真正的軍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
你們或許都見到過軍人在閱兵場上的颯爽英姿,但你們知道軍人在訓練場上的苦嗎?嚴冬裡,地面被一層厚厚的白雪覆蓋,人們都凍的穿著厚厚的棉襖,把自己包在裡面,但是,這些橄欖綠們,他們不穿上衣,光著膀子,咬著牙在雪地裡匍匐前進,在上面訓練著;特種兵會在泥水裡摸爬滾打,還不時有長官拿著水龍頭直接把水衝向他們,這些對於他們來水都是家常便飯…我沒有看到他們退縮、流淚,反而他們在被泥水染黑了的臉上露出了一排排潔白的牙齒,他們是那樣樂觀,這就是他們特有的素質!
他們捨己為人,他們舍青春灑汗水,他們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國的安全。國旗在護衛隊戰士的眼中是重於生命的。戰士彭凱有一次經過北京的一家百貨商店,看到商店屋頂上的國旗破了一角,他馬上找到商店老闆,向老闆講國旗知識,說得老闆心服口服,馬上換了一面新國旗。國旗護衛隊戰士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這一切!
身上的那抹橄欖綠,讓多少人天生就對軍人產生了崇拜之心,踏著正步時的英姿,讓多少人為之矚目遠望。莊嚴、肅穆、鏗鏘有力的口號、整齊劃一的動作,給人留下的是一種完美感覺。
在這裡,讓我們為21世紀最可愛的人敬禮!
【篇3】紀念八一建軍節
八月一日,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它改變了我國的歷史,改變了我們中國人以後的路,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這一天,中華人民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舊社會,它就是八一建軍節。重溫歷史,我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我靜靜地坐在凳子上,眼前突兀的是紛飛的戰火,那大氣磅礴的場景,昭顯著松骨峰悲壯的硝煙,生命中不曾有過的槍炮聲離我如此之近!讓我們一起重溫歷史吧。
1927年8月1日,整個中國充滿了腥風血雨。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軍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滅敵人3000餘人,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
漫漫戰爭路,我國湧現出一個又一個英雄,大家還記得一位小英雄嗎?他就是小蘿蔔頭宋振中。宋振中被敵人抓時,他才一歲。小蘿蔔頭從1歲到九歲,在敵人的魔窟裡度過了童年,受盡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摧殘和折磨。
剛被捕的時候,小蘿蔔頭宋振中和媽媽一起被關一間女牢裡。這間女牢只有一點點大,陰暗潮溼。離牢門不遠的地方放著一個馬桶,燻得人喘不過氣來。狹小的牢房裡,蒼蠅、蚊子、臭蟲多得很。小蘿蔔頭的身上被咬得大瘡連著小瘡,新瘡摞著舊瘡,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鮮血直流。他們吃得是黴米飯和爛白菜幫子。這樣的飯菜聞著都想吐,甭說吃了。可是,沒辦法,媽媽耐著性子把飯裡的髒東西挑出去再讓小蘿蔔頭吃。小蘿蔔頭剛吃了一口就吐了出來,直嚷道:「真難吃呀!」媽媽哄著說:「森森乖,聽媽媽的話,吃一口吧!」森森是小蘿蔔頭的小名。森森吃了兩口又不吃了。難友們也都憤憤地說:「這連豬狗都不吃的飯菜,怎麼讓孩子吃下去呢?」媽媽只好把剩下的飯菜留起來,等小蘿蔔頭餓的時候再餵他吧。小蘿蔔頭從小被關在敵人的監獄裡,他多麼渴望自由,多麼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可是他沒有機會出去,每天只能從天窗裡望著天空,望著監獄的鐵絲網、崗樓。一天晚飯後,小蘿蔔頭和小碧濤走出女牢,坐在樓梯上。他們望著對面的高牆和高牆上的鐵絲網。小蘿蔔頭嘆了一口氣,無可奈何說:「我要是有自由,那該多好啊!」小蘿蔔頭雖然人被關在監獄裡,可是,人窮志不窮,在敵人的監獄裡,小蘿蔔頭做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為打倒反動派,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在監獄,地下黨制訂了一個越獄計劃。為了實施這個計劃,首先要摸清所有被關押的難友情況。小蘿蔔頭雖然年齡很小,但是,他在敵人的監獄裡已經關押了好幾年,可以說已經是一個「老政治犯」,而且,他能隨機應變,巧妙地應付敵人。地下黨領導都是重要的政治犯,沒有行動的自由,而小蘿蔔頭可以自由地走動,因而,他做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他成了我們黨的地下交通員。
1949年9月6日,剛剛9歲的小蘿蔔頭宋振中和他的爸爸、媽媽同時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重慶解放後,小蘿蔔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我們國家、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將永遠被後人銘記,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