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第一次包粽子
2023-12-04 03:00:51 2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下面是由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的端午節包粽子的作文範文,希望對有幫助。
作文1:第一次包粽子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裡,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繫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裡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裡「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裡,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鬆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作文2:第一次包粽子
五一長假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鄉下奶奶家做客。奶奶從冰箱裡拿出幾匝粽葉、一盆用醬油浸著的鮮肉,我興奮得說:「今天我們包粽子嗎?我也要包!」奶奶笑著點點頭說:「行!」
奶奶把一部分浸溼的糯米拌上醬油準備包鮮肉粽,奶奶在一部分白淨的糯米裡拌上花生,準備包鮮肉粽。餡料一切都擺好了,奶奶和我就圍坐在桌邊開始包粽子。我仔仔細細地看著奶奶的動作,然後自己也抽一張比較大的蘆葦葉子,打算包一個小粽子。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小圓錐裡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著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蘆葦葉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好像不聽我使喚,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不過米倒是沒漏出來,我不知怎麼扎線,奶奶幫我的忙,她一繞一紮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粽紮好了,樣子看上去真醜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像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粽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後,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粽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麼手忙腳亂了,最後關鍵一步: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粽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紮成的。奶奶見了我的第二個粽子都讚不絕口:「第一次學包粽子就學得像模像樣,真不錯!」我聽了心裡樂開了花,包得更起勁了,第三個包了個鹹肉粽。
包完粽子燒粽子,晚上,奶奶把燒了半天的粽子盛了起來,我挑出了我包的迷你粽,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鮮美。今天真讓我自豪,我學會了包粽子。
作文3:第一次包粽子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後,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釐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鬥,然後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鬥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裡填上米,把粽子裡塞結實。最後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後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