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

2023-12-04 03:14:26 1

  張三爺曾經盜發過西周古冢,從中找出了失傳幾千年的周天卦象,於是用十六字古卦為引,將風水陰陽之術寫入其中,著了一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其中陰陽、風水各佔一半,陰陽篇中是佔驗數術、造化之理,風水篇中則是青烏尋龍、風水之道——僅這半卷,便涵蓋了摸金校尉的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之術,並將中國各朝各代葬制葬俗集大成,可謂「窮究天地之理,自成一家之言」。

  當著四個弟子的面,張三爺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扯去一半,只留下風水秘術半冊,而將陰陽秘術的半冊在火盆中焚化為灰燼。眾人大惑不解,向師傅詢問究竟,這天書何等奧妙,為何竟要燒毀了?從此世上豈不再沒有周天古卦?http://www.guidaye.com/guichuideng/

  張三爺笑道:「旱地裡種田,水路上跑船,人頭頂不長果子,這都是天理天道,世間興衰造化向來有些定數,可誰能窺破其中之謎?只能說洪荒或有仙了,反正不是咱們世俗中人應該知道的,這天機雖然幽深微妙,但留在世上卻必然禍人不淺,只有燒毀了祭天才是正理。」隨即把剩餘的半部殘書,傳給了陰陽眼孫國輔,囑咐道,「摸金校尉的風水秘術,神妙無方,探盡了南北中三大龍脈,留此半卷殘書在世上,將來或許還能有它的用武之地,你要好生收存,萬勿失落。」

  陰陽眼孫國輔連忙叩謝師恩,含淚收了殘書,便就此離開師門遠遊去了。最後張三爺對剩下的了塵、金算盤、鐵磨頭三人說,看來摸金古符就著落在你們三個身上了。今天非是吉日,等子時拜過了祖師爺,再行戴符授金。

  這天夜裡,張三爺將他的三個徒弟帶到後堂,讓他們在祖師爺曹公像前跪下,叩了頭,上了香,便每人傳了一枚摸金符。

  隨後還要傳行規、器械、掌故等等,張三爺先問金算盤三人,可否知道世上為何自古便有倒鬥的行當?

  金算盤師兄弟三人也是久涉江湖之輩,見聞廣博,對諸行百業、各路鄉俗所知甚詳,見師傅問起,就爭著紛紛回答:

  天底下有三教九流,三教是「釋、道、儒」,九流是指九個階層,其中又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三教九流中各類營生甚多,縱覽共有三百六十餘行。

  所謂「上九流」,是一流佛主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員外六流商,七流當鋪八流匠,第九流是種莊稼的農夫,這都是正經的營生;中九流裡手藝人比較集中;數到下九流,便是戲子伶人和娼妓之類。

  在這三教九流中衍生出的幾百個行業裡,本來沒有倒鬥這麼一行,倒鬥是屬於外八行。外八行裡有金點、乞丐、響馬、賊偷、倒鬥、走山、領火、採水,合稱「五行三家」,其實細論起來,這裡邊有好幾行都可以算得上是「盜行」,可在外八行裡卻給分開來算了,比如響是明盜,所以不能與飛賊一類的暗盜相提並論。

  至於倒鬥,佔了五行裡的「土」字,按理說也屬盜行,和響馬、飛賊無異,做的是盜墓摸金的舉動。往高處說,倒鬥算是劫富濟貧;往低了說,也是發死人財,做損陰德的勾當,一高一低,判若雲泥。

  摸金校尉自然不是散盜可比,所作所為,從來都是盜取硎珍愛玉周濟窮苦,當得起「盜亦有道」四字,在世間一向名聲不俗。只因自古窮人多,富人少,富者太富,窮者太窮,所以才有了外八行裡的幾路盜行,專做替天行道的舉動。

  張三爺聽罷搖頭道,你們說倒鬥這行當是替天行道,但卻曲解了「天道」之意,摸金倒鬥也並非是這麼來的。世上的人有窮有富,富貴也好,貧賤也罷,這多是命中注定分內得來,哪裡用得著響馬盜賊來替天行道?這只不過是他們殺富劫財的藉口而已。

  倒鬥卻是盜墓挖墳的勾當,為什麼有人做此營生?只因歷朝歷代素尚厚葬,任何一座山陵古墓,從修築之日起,就要耗費民間無窮血汗,不只陪葬的寶貨不計其數,更要殺殉活埋,連築陵的工匠也難逃滅口之災。

  須知天道有容,上天有好生之德,任那墓主生前是開國的明君還是治世的能臣,只要在死後的幽冥之事上奢用太過,必然虧了大德;再者墓址大多選在風水寶地,將天地造化的龍脈據為己有,也會遭鬼神之忌,天道歷來不佑此輩。

  倒鬥這行當,就應了天理循環,不論山陵巨冢如何深埋大藏,也早晚要遭倒鬥之災,一報還一報,這正是天理不泯之處,所以摸金倒鬥,並非僅僅是盜發古墓、劫富濟貧這麼簡單,也暗合著大道中的興廢之理。

  就好比是咱們這個大清國,康熙乾隆治世之時國富民豐,何等的盛世,可如今真是內憂外患,千瘡百孔,眼看著就要玩完了,所謂物極必反,有過興旺之時,也就自然要有衰亡之期,說到最後都是個「命」。

  再者從天下憑手藝吃飯的諸行百業上來說,也不能單純的劃分三百六十行,「三百六」是一個籠統的數字,包括三教九流和外八行,乃至按山經裡最傳統的說法「名山三十六,大山七十二」,這些劃分各行各業的說法,各地多有不同之處,所以說「七十二行,摸金為王」這句話,未必準確,不能以此為驕。

  在張三爺的老家,自古民間便素有「天下九佬十八匠,平生莫做倒鬥事」之說。那時說世間各種營生甚多,都比倒鬥盜墓的要好,十八匠按其順次,歌訣為:「金銀銅鐵錫,巖木雕瓦漆,篾傘染解皮,剃頭彈花晶。」工匠之間有規矩。匠人同席進餐,按十八匠順次排座,不得僭越。在僱主家做工,當工程進入某一階段或為某一特定人服務時,統統舉行儀式。並口唱讚歌,僱主要給利市。如裁縫「開剪」,巖匠「踩橋」,剃頭匠給新郎官理髮或為嬰兒剃胎毛,均有儀式,並唱讚詞。木匠、泥瓦匠在建房過程中儀式特別多,唱讚詞的機會和種類也多,如起屋歌、上梁歌、開梁口歌、新屋落成歌等。http://www.guidaye.com/guichuideng/

  在舊時的中國,佬和匠都是指有專門技藝的手工藝人。手工藝人自持一技之長,獨立營生。開店設鋪者少,流動經營或幫工者居多。他們農忙種田,農閒掙錢。走鄉串戶,俗稱「做上工」,東家除供吃喝外,另付工錢,故有「天幹餓不死手藝人」之說。特定的營生條件,形成「藝不輕傳」的習俗。傳藝條件苛刻,學藝甚為艱難。若有獨特技藝,只能家傳,不傳外姓人。有的家傳則規定傳男不傳女,此謂「門第師」。認師時,由學藝人的家長置辦酒席,請師傅到家,由中間人作陪,議定學藝條件。然後到師傅家裡拜師:向行業宗師牌位行大禮,再拜師傅,最後拜師娘。一日之師,終身之父,師徒如父子,對師傅的子女以兄妹相稱。從師三年,師傅一般只管吃穿,不給工錢。參師在一些手工行業中較為流行。所謂參師,即學徒期滿後,隨師傅在外做工一年,取工錢的部分,其餘留給師傅,以表達教誨之恩。也有原有一點手藝的人再去從師學藝的稱為參師。在手工行業中,每年均有祭祀之規。各地的魯班廟、張飛廟,均是聚會祭祀地點。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宗師,木匠工敬魯班,縫紉工敬軒轅,金銀銅鐵錫敬太上老君,屠宰業以張飛為祖師爺。

  這些古老傳統的手藝行當,在農村至今尚存,細論起來,都不比摸金得手藝簡單,所以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總比一山高,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一不留神,就得砸了咱們「摸金校尉」的招牌。

  金算盤師兄弟三人,都知道師傅張三爺學究天人,胸羅萬象,無技不精,無事不通,而且擅長佔卦推演,對他們說這番話,似有深意,一時未能盡數領悟,只得跪在地上恭聽教誨。

  張三爺又講起摸金校尉的起源來歷,最後說到各種行規掌故。他說摸金校尉從來沒有師徒之分,我傳給你們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之術,這是師傳徒,但戴了摸金符一同去古墓倒鬥,那就不能算師徒和師兄弟了,而只能算是把命綁在一起的「伴當」,也就是同夥。你們兄弟三個今後出去倒鬥,一不能壞了行規;二不可貪戀名利,辱沒了摸金的名頭;第三要互相照應,有什麼大事小情,都勤商量著。

  之所以如此囑咐,是因為張三爺非常了解他這幾個弟子,他們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了塵自幼洗髓換骨,擅長輕身術,能飛簷走壁,摸金的手段更是高強,但他心性慈悲,手底下不硬,有些優柔寡絕,行事不能當機立斷,這在盜墓行裡是個大忌。

  那鐵磨頭也是一身本事,膽大包天,不懼鬼神,論殺人越貨勾當他都是行家裡手,可身上匪氣太重,脾氣點火就著,做事又比較草率,是個禍頭。

  而金算盤精通易理五行,是個盜墓高手,又識得世間各種奇異方物,他雖然心機靈巧,細密謹慎,只可惜此人身手不行。像了塵和鐵磨頭身上的功夫,都不是半路出家的人能夠練就的,想學翻高頭,必須從三歲起就在燒熱的藥鍋子裡洗澡,而硬功最晚也要從六歲開始練起,金算盤出身於商賈大家,自幼養尊處優,沒下過苦功。

  所以張三爺讓他們三人結做伴當,相互間取長補短,務必不要單獨行事,隨後將旋風鏟、黑驢蹄子、金剛傘等一應器物傳下,讓三個徒弟謹記六個字「合則生、分則死」。

  把這些事都交代完畢,金算盤等三人便算是名副其實的摸金校尉了,今後三人就要結夥出去倒鬥。轉天早上金算盤起了個大早,沒帶另外兩個師兄弟,獨自一人來給師傅請安。

  原來金算盤一直非常好奇,為什麼師傅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毀去一半,只把殘書傳給了陰陽眼孫國輔,想要在出山之前問個清楚,因為這事肯定不是像張三爺當時說的那麼簡單。

  張三爺正在喝茶,聽金算盤問及此節,沒有立刻回答,反而問金算盤是如何看的。

  金算盤半開玩笑地說,師傅您這脾氣,弟子太了解了,從來喜歡的都是俊爽的名流、草莽的豪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假文酸醋的道學先生,想必是陰陽眼這假道學不招師傅待見,所以只給了他半本殘書,讓他回家整天守著殘書發愁,想破了腦袋他也想不出另外半部書中的奧妙。

  張三爺生性豁達,與金算盤的關係又非比尋常,對他沒什麼可隱瞞的,就直言說:「其實為師我也是一派道學心腸,只不過從不肯講道學。但說實話,你這師弟陰陽眼孫國輔,確實不適合做摸金校尉,《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是我畢生心血所在,當天毀去一半,只留半卷殘書給他,那也是不希望咱們摸金的手藝就此絕了。」

  原來其中的道理,張三爺先前已經說過了,如今又詳加說明,摸金秘術的根源在於《易》,生生變化之道為《易》,所以《易》中只言生,而不言克,那又如何能「生」?

  所謂「生」,一是指存活,二是指興旺。張三爺曾在西周古墓中,窺得周天古卦,發現機數奧妙無窮,加上他一生屢逢奇遇,學了許多本事在身,於是寫了這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把世上的陰陽分曉,、風水形勢之理都給闡述盡了,也即是說,發源於後漢的摸金之術,傳到張三爺這代,就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巔峰。

  但天地間的事物發展規律,是有起有落,有興必有衰,張三爺通曉古卦,自然明白這層道理。這就好比是日到中天,光照萬物,但過了正午,日光就會越來越暗淡,逐漸落入西山;到了陰曆十五,滿月當空,但接下來就會由盈轉虧。

  天道中的造化變移這理,簡單點說就是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如何才能控制衰退?唯有抱殘守缺而已。這就是張三爺毀去半卷《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原因。

  摸金秘術雖是起於後漢,實則是在周代即有雛形,幾千年來又由歷代摸金校尉逐步完善,在最早的古風水術中,漸漸融合了天星風水、禪宗風水、八宅明鏡、江西形勢宗風水……產生了集諸家風水大成於一體的尋龍訣和分金寶穴。

  等到了《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出世,其中包羅更廣,連風水秘術發祥的根源——周天古卦都有了,窮究天地萬物,實可稱為鬼神難測之術,再也沒有任何進取的餘地了,就有了物極必反之兆,從此之後,摸金秘術只能逐漸式微沒落。

  說個最淺顯的例子,摸金校尉是專門盜墓的,如果世上沒有了古墓,那摸金校尉也就不存在了,這一代人把古墓都挖絕盜空了,今後豈不是只有就此斷絕香火,再無摸金一脈的傳承了?

  所以張三爺毀了其中陰陽術半部,只給後人留下殘缺不全的半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以便讓今後的摸金校尉,還能有振興前行的餘地,以免由生轉克,受造化所妒,斷絕了摸金的字號。

  張三鏈子知道盜墓是件玩命的勾當,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殘書傳給金算盤等人不妥,於是就特意留給了陰陽眼孫國輔,讓他將摸金校尉的風水秘術流傳後世,或許將來還能有中興之期。

  金算盤聽罷心服口服,暗贊張三爺看透了世情物理,當天他就同鐵磨頭、了塵二人,辭別師門出山,做起了摸金倒鬥的營生。

同类文章

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

  此時進關聖廟時間已久,胖子和么妹兒這兩個心寬膽大的,又都疲乏了,早都依著殿中牆壁睡著了,只有我和Shinley楊還在聽孫九爺說話,他此言一出,我如同「渾身潑涼水、懷裡抱著冰」,看了一眼Shinley楊,她聽了孫教授最後這番話也是滿臉茫然。  這件事對我來說,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情

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

  我剛一進去就是一怔,在手電筒晃動的光束照射下,見到廳內擺著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東西,我心中納罕,房前屋後怎地會有如此多「奇形怪狀」的石獅子?突然間一道長長的閃電如矯龍驚空,剎時間照得廳內廳外雪也般亮,從窗戶和後門中,可以看到後院裡也堆滿了奇異的石獸。  我們借著電閃雷鳴之際,看到封家宅的孤

第六十六章 鬼帽子

  看罷宅內,一無所獲,只好到外邊再看,星雲土物億兆萬千,自然造化無奇不有,現在只看了陽宅格局又怎能猜得到,只好即刻動身去山上縱覽全盤,自然便見分曉。當下要求去高處觀望,馬宅後邊有片山坡,胡先生隨馬六河帶人上了山,登高俯瞰下來,只見好一片「山明水秀、龍飛鳳舞」的風水寶地。  據說過了這片山,

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

  封師古發現在烏羊王的黃金頭顱上,陰刻著一幅古老的風水地圖,另外從棺槨中盜發出的龜甲、玉璧、銅器等物,也都有著許多教人難以理解的神秘銘文。這些明器中,隱藏著棺材峽裡不為人知的秘密。   原來在巫山棺材峽的地底,自古就有兩塊地中有山的風水寶穴。一處酷似頭顱,另一處則是個無蓋石棺的形狀,棺中有

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

  足底那無數的金絲雨燕,就好比是一團團黑色的棉絮,似有若無,周圍的亂流一陣緊似一陣,好象隨時都會將人卷上半空,身上衣服呼獵獵地作響,身臨其境才算知道,踏上這座仙橋,實際並非是踩著燕子過去,而是利用大群金絲雨燕堵住風眼的時機,憑藉燕子橋上空抽動的亂流半凌空地飛過去,腳下的雨燕僅僅只承受十之二

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

  我眼中幾乎噴出火來,哪還管成群的飛蝗已經近在咫尺,當時便想一鏟子拍到幫倒忙的孫九爺頭上。就在此時,忽然一陣空襲警報的刺耳之聲響徹峽谷,也許是這種聲音與山間地亂流產生了某種共鳴,當時竟然出現了一種我們意想不到的場面,天上地金絲雨燕似乎極怕這種動靜,呼地一瞬全部遠遠散開,已被逼得走投無路的響

第九章 空襲警報

  如此走了一段,終於走過了這片鋪滿蝸牛的通道,推開一道鐵門,裡面豁然開闊起來,頭頂有一道道山外的亮光漏下,雨已經停了,有一陣陣陰涼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眾人長出了一口氣。此處是備用通道盡頭的一片連接部,很快就可以抵達西側防空洞,這一大片區域貫穿整座山腹,以前礦井密布,如今內部都是鋼筋水泥。 

第十章 棺材峽

  我平生所見「森嚴險峻」之地,都比不上此處,即使在這「棺材峽」裡藏上十萬大軍,也絕對無跡可尋,如果「地仙古墓」造在其中,外人不知其中的底細和秘密,怕是連神仙都找它不到。  我對眾人說,要想在此地「搜山尋龍、分金定穴」,恐怕是難於上青天,還是要想辦法先找「百步鳥道」,如今看來,封團長留下的幾

第三十三章 武候藏兵圖

  我本就懷疑孫教授身上有「屍氣」,聽Shirley楊如此說,急忙抓住他的肩膀,仔細看他的臉部,只見孫教授面頰上果然有數片淤青,但那絕不是由於碰撞導致的淤血發紫,而是暗帶著一層從皮膚裡滲出來的黑氣,是人死之後才會出現的「屍癍」。  孫教授也自吃驚不小,連忙推開我的手,問么妹兒要了隨身帶的小鏡

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

  孫教授在營火前一面整理今天收集到的資料,一面給我們斷斷續續出碑文上記載的傳說,烏羊王人櫈下的石柱,乃是當年治水所留,雕篆文刻極為細密,紋是「輕重雷紋」,篆是「蝸蟬古篆」,等閒之人根本看不懂這些如同天書般的奇形蝸篆,但孫教授浸淫此道數十載,傾注了無窮心血,造詣非凡,不是尋常的學者專家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