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家風在我家徵文
2023-12-04 01:27:56 1
廉潔家風是對於家庭的一種良好風尚的形成,我們對於家風的美好祝願,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是相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廉潔家風在我家徵文【篇一】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風是:勤勞善良,誠實守信,孝順長輩。
我出生在一個農村的家庭,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做人一定要勤勞。小時候每當家裡農忙時,一家人總是全體出動,割麥子、掰玉米等等都幹過,雖然很累,有時汗流浹背,但家人辛勤的勞作,換來了豐收的碩果,看在眼裡,美在心頭,開心的總是不得了,這就是我家勤勞的家風,從小便讓我懂得只有付出了才會有回報,爸爸也一直這樣教導著我。
媽媽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媽媽在生活中也一直為我們做著榜樣,有什麼好東西總願意與街坊鄰居分享。借了鄰居的東西用,總要及時完好的歸還人家。媽媽說:「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你為別人著想,別人也會為你著想,人與人之間就會有一種融洽快樂的氛圍。」我想就是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我才擁有了一個快樂的生活,我想我們也都在享受著這份幸福。
誠實守信關係著我們的生活、工作……,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就會讓人瞧不起,失去朋友,將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誠信給人帶來溫暖,有時很難做到,有時卻很容易做到,有時甚至身邊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誠信;一句簡單的話語就是一份誠信;一個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誠信。只要我們從點點滴滴做起,守住自己的那份誠信,整個世界將會變得無比的美好。
爸爸就經常對我說:「一個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順長輩回報他人。」我自打懂事起,就聽爸爸說我們的老家在遼寧,在那裡有著爸爸的至親朋友。剛到黑龍江來的時候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老家的親人聽說後總會寄來一些錢和物品,收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爸爸總會用本子記下來,他說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報答人家。我家條件好了以後,尤其是有了電話之後,爸爸總是電話問候遼寧那邊的親戚,過年了送去親人的祝福。爸爸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更要知恩感恩。」
今天,我的爸爸媽媽也已上了歲數,在他們的教導下,我已經長大成人,雖不在他們身邊,但我總會電話問候,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去看看他們,多陪陪他們,常回家看看。
如今我也是一名母親了,我會用我的一些舉動,影響我的兒子,讓他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成為勤勞善良、誠實守信、孝順長輩的好孩子!
廉潔家風在我家徵文【篇二】
唐家正在副局長位置上一幹就是十年,論資歷、論能力他早該扶正了,和他一起提拔的大多早已做了局長。一些朋友也勸他「跑一跑」,可他僅是笑呵呵地答應著,沒有任何行動。這次調整幹部,他憑藉過硬的工作能力,終於被提拔為局長。
趁著星期天,兩個月沒回老家的唐家正決定帶著妻子和兒子回去一趟。為了表示孝心,他還特意買了一條軟雲煙和兩瓶汾酒。
唐家正的老家在農村,是個離縣城較遠的小山村。唐家正每次回家,看著有些破舊但乾淨整潔的小院,都會有一股暖流從心底油然而生。長時間的分離,一家人見面格外親熱。唐家正看著父母臉上的笑容和他們還算健康的身子骨,感覺心安了好多。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妻子起身進了廚房,幫母親做飯。兒子專心地看起了電視。光他們爺兒倆的時候,唐家正注意到父親的神色漸漸地凝重起來,手裡捻著他剛才遞的香菸久久沒有點燃。看到父親這個樣子,唐家正的心驟然緊張起來,他從小就怵父親,這種心結一直延續到現在。父親雖是一個農民,但身上與生俱來一種剛正之氣。父親的為人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他剛正不阿的工作特性與父親的這種秉性有很大關係。
過了一會兒,父親開口說話了:「家正,你現在當局長了,按老話說是掌了印把子了。我和你媽都為你高興,可今天爹要給你潑點冷水,咱可千萬不能幹違法亂紀的事啊!」
父親的話讓唐家正一頭霧水,他本能地反問了一句:「爹,我怎麼違法亂紀了?」
父親舉起手中的香菸,說:「你現在都抽上這麼好的煙了?你一個月多少工資,抽得起這樣的煙嗎?要是公務應酬,那是工作需要,爹不反對。要是公私不分,那不是違法亂紀又是什麼?你給我帶的好煙好酒表示的是兒子對老子的一片心意。要是你自己花錢買的,爹接受。要是佔公家便宜,爹還能心安理得地吃喝下去嗎?還有,你在門口停放的小汽車,今天你回來看我和你媽,肯定不是辦公務,這不是以權謀私又是什麼?」
父親的話像鞭子一樣猛烈地抽打著唐家正的心,他對父親說:「煙和酒是我買來孝敬您的。用單位的車不算什麼,現在大家都這樣……」
「人家行,你不行,這是家風!」沒等他把話說完,父親就打斷了他的話,「別人怎麼做爹管不了,可咱們老唐家這樣做絕對不行!咱們老唐家祖祖輩輩靠勤儉過日子,對別人寬,對自己嚴,識大體,講正理,從沒出過一個讓人戳脊梁骨的子弟。咱家雖沒出過什麼大官,可活得本分、實在。你爹我在村上管了一輩子事,別的沒落下就落了個好名聲……」
在回縣城的路上,唐家正的腦海裡不時地浮現著父親那語重心長的教誨:「公與私是相對的,根本沒法兼顧,要講公就不能為私,要謀私就肯定要損公。你是掌印把子的人,大家都在看著你,你只有不貪不佔,處事公道,大家才會尊重你,你說話才管用……我和你媽都老了,沒有什麼大的期盼,就盼著你們平平安安,希望你把咱們老唐家的良好家風傳下去……」
想著想著,唐家正的心漸漸敞亮起來,前面的路也變得寬闊平坦了許多,他的目光更加堅定了……
廉潔家風在我家徵文【篇三】
感念父母
在我還沒出生時,爺爺就去世了,奶奶留在我腦海裡的影像也僅僅只是我母親現在的模樣,因為她在我年幼時也早早地離去。母親是獨女,父親倒插門撐起門戶,養育了我們兄弟四個。如今我們家已是四世同堂,家風清明,子孝媳賢,敬老愛幼,勤儉治家。回想起來,這都得益於我的父母雙親言傳身教,家教嚴明——
節儉持家
父親當過援朝志願軍,轉業後在國家水電部門工作,家裡僅母親一人在公社集體裡掙工分。我們兄弟四個幾乎是三年一個三年一個的相繼出生,母親一人掙的工分哪夠我們吃飯穿衣呢,因此我們家年年都是「超支戶」。每到年底,父親便把自己省吃儉用存下來的工資寄回來或者帶回來,還上生產隊裡的「口糧錢」,為此,父親曾經十六年沒有置辦過一件衣服,一年四季穿的都是公家發的工作服;我們母子五人也常常是粗糧當飯,土豆青菜一頓,紅薯稀飯一頓,就著鹹菜勉強填飽肚子;衣服鞋襪也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縫縫補補直到不能再穿為止。如今,生活條件已今非昔比,但我們全家仍保持著節儉的家風。
敬老愛小
總是在臨近春節時,我們才能見到父親探親回家的身影。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吃到平日裡不曾見過的小食品,穿上給我們過年才能穿的新衣裳,偶爾還帶給我們一些廉價的小玩具,當然,鄰裡的小夥伴們也是一定能夠跟著我們分享那些食品和玩具的。大年初一一大早,父親便早早讓我們起床,塞給我們兩角或者五角的壓歲錢後,拉著我們兄弟四個的手,到家族長輩們那裡一一拜年問安。到了初二這天,我們全家則是風雨無阻地去到臨縣的婆婆家,看望父親的父母,我們的另兩位爺爺奶奶,在那裡,我們自然地得到她們的百般疼愛。如果父親未能回家過年,這些例行的事便是母親帶領著我們去做,從未間斷過的。
家教嚴明
對長輩,我們是萬不敢直呼「你」的;吃飯時,父母沒有上桌,我們沒有一個人動筷子;老二曾經因為一次貪玩逃學而被父親打斷了棍子;而我,一次在自家菜地裡,發現鄰居家的一條黃瓜從籬笆縫長到了我們這邊,於是偷偷地摘吃了,待母親得知此事,硬是把我拉到鄰居家去認錯道歉並摘了自家菜地裡最大的一條黃瓜陪給人家。就是因為在這些細微的小事上從小到大父母的嚴格家教,才使得我們一家人做人規矩,做事規矩,知禮守法,口碑極佳。
不輟勞作
父親是帶著一大摞發黃的獎狀和十幾枚鏽跡斑斑的獎章退休回到家鄉潛江的,這些獎狀和獎章足以見證父親工作的勤奮。回到家鄉後的近二十年裡,父親沒有因為退休而安享晚年,一雙長滿老繭的手總是忙碌著:房前屋後整理和打掃得乾乾淨淨,下到母親的責任田裡幫著做農活,自己動手在後院砌起院牆圈養過上千隻蛋雞,每年都會有兩頭肉豬出欄……我們兄弟四人都在外工作,有自己的房子、家庭和孩子,經濟條件都很不錯,父親的退休工資也足夠二老開銷的,可他們勤勞的雙手一刻也不曾停歇,居然用積攢下來的錢在市郊購買了一棟兩層樓房。這就是我一生勤勞的父親母親!
往事悠悠,歷歷在目。感念父母的養育!感念父母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