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教師寄語最新
2023-12-02 03:20:46 2
辭舊歲,迎新年,在這新年之際,老師衷心祝願同學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學業有成,萬事如意。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新年最新的教師寄語,歡迎閱讀!
教師對兒童新年寄語教師新年寄語大全一年級教師新年寄語高三教師新年寄語小學教師新年寄語高中教師新年寄語新年教師寄語最新【1】
親愛的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XX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在過去的一年裡,快樂與悲傷,成功與失敗,都將化作我們人生中的一段寶貴財富,激勵著我們走進新的充滿希冀與夢想的一年
在這即將結束的一學期裡,我有幸認識了40多名可愛的孩子們,我們有緣成為師生,並一同走過了這難忘的幾個月。我驚異的發現,班裡有文筆流暢、妙筆生花的文學新星,有刻苦鑽研、永不滿足的求知少年,有技藝超群、英姿颯爽的運動健將,更有思維開闊、主動負責的班委成員……這是一個樂觀向上、開朗活潑的班集體,是一個充滿凝聚力、向心力的集體。我知道,每個同學都是熱愛這個集體的,每個同學內心都有一顆努力向上的種子,這顆種子破土而出,即將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希望你們在新的一年裡,能在這個集體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thinkbig,dosmall!快播下希望的種子,灑下辛勤的汗水,來日才有碩果滿色!
wherethere’sawill,there’saway!金色年華,多彩人生。倍加珍惜,切莫彷徨!
海爾集團董事長,張瑞敏,經常講的一句話是:時刻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告誡我們並非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而是要有危機感,安逸是享受人生,奮鬥何嘗不是一種享受!我們都應學會享受,學會感受幸福!
希望我的孩子們牢記:
敢於競爭,百折不悔,愛拼才會贏得精彩人生!
同學之情,至真至純,互幫互助祝願友誼常青!
祝孩子們新一年學習進步,平安,健康,幸福!
新年教師寄語最新【2】
同學們:
時光老人的腳步在悄悄挪移,我們不是都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感覺嗎?東晉詩人陶淵明曾有過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我們也不乏這種緊迫感。臺灣有一高僧這樣說過,「在生命的某個階段,你必須將全部的力量、智慧、潛能投注到一個目標上,使它形成一個焦點,在這個焦點上必將綻放出豐碩的花朵」。願XX成為親愛的同學們生命中最刻骨銘心的一段歲月。
同學們: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高考的跫音亦越來越近;
讓我們做個約定,就像蒲公英旅行,
即使沒有太陽,也會有流星;
讓我們堅定信心,就像蝸牛旅行,
無論走到哪裡都要留下足印;
讓我們不斷追尋,就像英雄旅行,
無論身在何處,都有一顆勇敢的心。
青春因奮鬥而美麗,人生因追求而多彩。
我不是跑在最前面的,但我會永不言棄;
我不是跑得最快的,但我會持之以恆。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定激流勇進,無愧我心。
用汗水澆鑄實力,用規範實現目標,
用毅力編織夢想,用拼搏成就輝煌。
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天生我才必有用,十幾年苦讀,明朝圓夢!
新年教師寄語最新【3】
隨著新年鐘聲的即將敲響,我們的人生將會翻開新的一頁。在今天這樣的場合,想表達這樣的主題,「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人人爭取4A」。我知道,「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這是很難的,「人人爭取4A」這是更難的,但如果這兩件事疊合在一起,是難上加難,但表達我對4A的期待和追求。
今天,送給大家的第一句話是「人生奮鬥的第一個敵人是懈怠」。
還是從最近高二年級發生的兩件事說起吧:最近,學校正在組織「傑出學生」的評選,現在已經進入「30進15」的階段。今天上午,我知道現在不是「30進15」而是「29進15」的時候,於是我就詢問,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學發處主任跟我講,是這樣一件事:12月24日,有位學生向班主任請假,說到我們分校參加聖誕聯歡,班主任沒有同意,但這位學生擅自沒有參加夜自修,前往分校參加聖誕聯歡。事後,學校得知,高二年級的學生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這位學生不能再參加後續的評選。這位學生也認識到自已的錯誤,向學校提出不在參加後續評審。
還有一件事,我至今仍難以忘懷。就是,前一階段,在高二的教學樓一樓張貼了一張通告,就是一位學生與異性同學,親密接觸,多次教育,仍不能改正,最終學校將其開除出「上海交大班」。其實這位學生,和另一異性同學,多次在校內、校外過分接觸,做出與其年齡不相符合的行為與舉止,在學生中、在家長中引起相當大的反響。當布告貼出之後,有相當多的學生認為,他們做得太露骨了,太肆無忌憚了,這樣的處理決定英明正確。
以上所說的,是當前高二年級的兩位「優秀學生」的「事跡」,這不能不讓我們想起,我們這樣一個年級學生的優秀究竟體現在哪裡?這是不是我們所培養的優秀學生?如果我們「優秀學生」都是這樣的一種表現,這就是我們教育的一種悲哀。其實,這兩位學生,只是600多名學生思想中的一個縮影,這也反映了當前學生的一種思想狀況,一種是自以為是,對規則任意地褻瀆;一種是吊兒郎當,沒有責任的擔當;一種是價值觀混淆,缺乏美醜、是非判斷的能力;一種是渾渾噩噩,自我沒有覺醒。
當一個人對規則懷疑和踐踏時,他就失去了規則的約束,他也就變得散漫和自由,缺乏對規則的一種敬畏,他就將在錯誤的邊緣越滑越遠、越陷越深,無知、無恥、無畏等一些我們所不願看到的現象,我們會遭遇。「有些事情不想做,但必須做;有些事情想做,但不能做。」這就是責任。「有些事情現在做了,我們會後悔;有些事情現在沒做,我們會遺憾。」這就是道德。異性學生的親密接觸,不能是一個時尚,更不能成為一個潮流,正如毛主席老人家曾經說過,「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就是耍流氓。」我不贊成你們這樣的做法,但是我理解這是你們在成長中所必須經歷的,但是,這樣一種的經歷所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太大了。做一個清醒的省中人,將自己拯救於危機之中,人生是如此,小高考也是如此。所以,我送給大家的第一句話是「人生奮鬥的第一個敵人是懈怠。」
今天,送給大家的第二句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讓生命為之燃燒」。今年這屆高三,有兩位學生,他們的成長經歷,或許我們能有所啟迪。第一位是高三(12)的蔣中天,他已經拿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他還不滿足,因為他有著更高的一種期待:麻省理工。於是,他與其他已經拿到大學保送通知書的同學不一樣,他又再一次走上的「美國高考」的徵程,每天只睡4-5個小時,要將託福、SAT攻克下來。第二位是高三(13)班的楊寬,他是今年我校的「競賽哥」,也是將要參加本年度「傑出學生」的評選,在他的高中生涯中,一共獲得的競賽獎項,也不知其數,除了生物學科沒有參加外,其餘學科都有涉及,且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其中:信息學競賽一等獎(保送)、數學競賽一等獎(保送)、化學競賽一等獎、物理競賽一等獎。曾經有老師問他,為什麼要參加這麼多的競賽?且能獲得這麼多的獎項?他靦腆的說,我就是想證明自己能不能在多個學科獲得發展,想給自己一個壓力和挑戰。
他們說的多好啊,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目標。尋找生活的意義,發現生活的目標,這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種現象,當我們對一件事有所期待和希望時,我們就開始思考,尋找一切辦法為之奮鬥,為之努力,事實上,最終出現了一種非常可喜的局面,這件事比我們期待的還要好。同樣,當我們對一件事沒有期待和要求時,最終除此案的情況是,比我們預想的還要糟糕。是的,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但失敗往往是隨隨便便造成的。所以,我們不是在計劃成功,就是在計劃失敗。
做學生的本分是什麼?是學習。當我們學完一門課程時,理應對自己有一個交待。就正如,農民種莊稼,應該對自己所種的責任田負責一樣。當一個學生學完一門課程的時候,如果取得一個好分數,這固然可喜;但如果在保持一點興趣,這就更難能可貴了。在興趣和分數出現矛盾時,分數越高,你就越接近理想;分數越低,你就越背離理想。分數,就是硬道理,這就猶如,農民種莊稼一樣,好的收成才說明一切。此時,套用一句話,如果你沒有了分數,你還有什麼?如果你離開了分數,你還缺少什麼?分數是一個重要的素質,有時還可能是一個唯一的素質。獲得高分,取得4A,是每個人的願望,所以,我送給大家的第二句話是「給自己一個目標,讓生命為之燃燒。」
今天,我送給大家的第三句話是「不在雲端起舞,緊貼地面行走。」
有一次上完上午第四節課,到食堂排隊買飯。看到前面兩位女生,一邊排隊,一邊看書。我當時非常的驚訝和感觸,在排隊的100多人中,只有他們兩位一邊排隊一邊看書,如果我們的學生都能像這樣地擠出時間看書和學習,這樣的學風、班風和校風該是怎樣的一種景象?今天早晨,我在廣場上,遇到一位學生,問她,今天早上打掃衛生,怎麼來晚了?她說,昨天,我到12點半之後才睡覺的。是因為作業多嗎?不是。哪是什麼原因?主要是我要將本學期的班級工作總結寫好以及下一學期的設想想好。
多麼好的一些學生啊!其實,省常中的學生中,大多數都是有正義感的,都是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的,都是能夠踐行校訓「存誠、能賤」的。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我們是省常中學生啊,校內校外的每一雙眼睛都在緊盯著我們,我們的任何一點差錯,這時損失不是我們的學生,而是學校的形象。讓每一位學生成為優秀,這才是學校辦學的理想和追求,這也是學生發展的責任和使命。只有當我們樂於從小事做起時、只有當我們從現在做起時,我們這才是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有位政治家曾說,空談誤國,實幹救國。作為學生,不能緊緊停留在雲端起舞,更為重要的是緊貼地面行走。所謂緊貼地面行走,就是夯實我們的基礎、培養我們的習慣、端正我們的態度。「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的厚實程度,直接決定學科大廈建設的高度。「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好的習慣,是我們一聲享用不盡財富。「態度決定一切」,人和人的差別其實就在絲毫之間,這樣的「絲毫」也許就是態度本身。當我們有了一個好基礎、好習慣、好態度的時候,我們也就有了一個好的人生。所以,今天要送給大家的第三句話是,「不在雲端起舞,緊貼地面行走。」
後記:每一次,從教室門前走過,我總想看看教室裡標語。那些哲理性的標語,使人理性;那些激勵性的標語,催人奮進;那些鞭策性的標語,讓人清醒。班級文化,讓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思辨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促進我們自我的覺醒和精神的發育。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