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永放光芒作文
2023-12-02 01:11:26 1
三月的春風像春姑娘的手一樣輕撫著大地,處處都是春的氣息,三月是我們的文明禮貌月,是我們向雷鋒叔叔學習的時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雷鋒精神永放光芒作文一:
雷鋒精神,是以雷鋒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鋒的精神為基本內涵的、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精神文明的同義語、先進文化的象徵。周總理把雷鋒精神全面而精闢地概括為「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歸結起來,可以表述為兩個字:「上」與「善」。雷鋒精神體現了一種「向上」的人生姿態。縱觀雷鋒短暫的一生,他始終具有一種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對新中國、新生活充滿無限熱愛和美好嚮往,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充足的幹勁投入到工作、學習之中去。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需要發揚雷鋒精神,需要學習雷鋒這種樂觀向上,積極作為的人生姿態。人之初,性本善。歸根結底,雷鋒精神是一種善的境界。雷鋒心中有愛,愛黨、愛國、愛人民,心裡永遠裝著別人,全心全意無私奉獻。在其短暫的生命中,他始終用快樂與感恩詮釋著對「善」的追求與執著。
雷鋒精神的產生有其特殊的歷史政治背景。雷鋒生活的年代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極端困頓、集體主義價值觀被強烈推崇、人們的思想觀念非常單純、利益需求非常趨同的時代。正是這樣的時代,孕育出了以「心裡永遠裝著別人,唯獨沒有他自己」為核心理念支撐的雷鋒精神。那麼,在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價值取向趨於多元的今天,雷鋒精神是否過時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是聯繫在一起的。同時,雷鋒精神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應該保持其實質與核心不變的情況下,使其內容和形式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具有實效性。也就是說,要實現雷鋒精神的時代化,使雷鋒精神的內涵體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
雷鋒精神永放光芒作文二:
雷鋒的出身貧苦。兒時在九死一生的火坑中掙扎,他從小心中就充滿了對黨,對人民,對社會的愛。這種愛,化成了無私的奉獻,使得他在任何工作崗位上都能兢兢業業,任何時候都能為別人著想。他對自己要求很嚴,對同志對人民卻像春天般的溫暖。他平時連一雙襪子都捨不得買,可他能將所有的積蓄毫不猶豫地寄往災區;他在出差途中,幫助列車員打掃車廂,照顧老人和孕婦;他在行軍途中幫助戰士燙腳、挑水泡……總之,他處處都在發揮著一顆螺絲釘的作用。
雷鋒故事摘抄:一九六一年五月的一天,雷鋒因公事到丹東出差,清早五點鐘從連部出發。在去撫順火車站的路上,看到有一位大嫂背著小孩,手還拉著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去趕車。天淅淅瀝瀝地下著雨,他們母子三人都沒有穿雨衣。那個小女孩掉進了泥坑,弄了一身泥,一邊走還一邊哭。看著這些,雷鋒想:我軍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雷鋒急忙上前去,脫下自己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背起那個小女孩,一同來到火車站。雷鋒替她買好了票,又一同上了火車。在車上,雷鋒看到那個小女孩,全身衣服沒有一處是幹的,凍得直打顫。雷鋒急忙脫下貼身的絨衣給那個小女孩穿上,還把自己帶的三個饅頭送給了他們。
雷鋒的故事還有很多,每一個故事都讓人感動。同學們,讓我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吧!願他的精神長留人間,永垂不朽。
雷鋒精神永放光芒作文三:
他只活了二十二個春秋,他的精神如同三月春風般溫暖著我們每一個人,溫暖著祖國大地,直到現在,直到永遠。他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他就是——雷鋒叔叔!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所開了藥回來,看見建築工地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施工。他詢問後才得知是給一所小學學校蓋樓,雷鋒毫不猶豫地推起小車立即加入到了忙碌的運轉行列中。有人聽說了這件事情,說雷鋒可真是好人呀。雷鋒卻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是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事後,室內建設公司敲鑼打鼓地為雷鋒送來了感謝信。
當雷鋒聽到有的同志說工作很忙,實在沒有時間學習,他便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在日記本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於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於擠,願不願意鑽。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洞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使勁擠進去的,使勁鑽進去的。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雷鋒」。其中有一位就是感動中國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二零一二年五月八日,在佳木斯市勝利路中學門前,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杆致使車失控撞向學生。危急之下,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被碾到車下,造成雙腿截肢,骨盆粉粹性骨折。張麗莉同事說:「事發前,張老師正面對著大客車,只要她退後一小步,定能安全無事!」張麗莉老師連飯菜都讓給那些沒來得及吃飯的學生們,還用自己每個月的工資給那些來不及吃早餐的學生們買麵包、牛奶、飯菜。
雷鋒,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我們那些身邊的「活雷鋒」無時無刻都默默無聞地為我們奉獻與付出,他們值得我們銘記、學習!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要做生活中的「小雷鋒」,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感動他人的心。讓雷鋒叔叔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活在大家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