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兩會寄語
2023-12-01 13:55:06 2
每年全國政協均在3月3日、全國人大均在3月5日開幕。今年的兩會已經舉行了很多天了,下面就來看看那些委員們說了什麼吧。
楊司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檢察院檢察長
回顧20xx年,山西經濟持續下行,處於發展最為困難的時期。山西省檢察機關出臺服務保障全省「六大發展」實施意見,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主動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老虎」「蒼蠅」一起打,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不放鬆,突出查辦了一批有影響、有震動的大案要案,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蠅貪」,為淨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作出積極貢獻。
20xx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山西經濟打破堅冰、突破重圍的重要一年,省委提出實現科技創新、民營經濟和金融振興「三個突破」,推動廉潔、轉型、創新、綠色、安全和統籌的「六大發展」,這是破解山西「資源型經濟困局」、實現富民強省的重大戰略決策。全省檢察機關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的部署要求上來,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自覺地把檢察工作置於「六大發展」「三個突破」中謀劃和推進,依法查辦發生在國企國資改革以及能源、交通、國土、脫貧攻堅等領域的職務犯罪,努力促進廉潔發展;堅決打擊擾亂金融秩序、破壞科技創新的犯罪活動,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著力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為推進「六大發展」「三個突破」重大戰略、實現富民強省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汪國新: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正當其時
「我們的建議匯總後直接上報中央,作為中國『走出去』戰略的決策參考。」69歲的汪國新早早就來到北京會議中心報到。
汪國新所說的調研是全國政協代表團赴阿聯、柬埔寨和日本考察,目的是通過海外僑胞和當地社會「了解外國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國」。
政協委員在中國國內考察、調研、參加座談會是常規動作,可出國考察算得上一次創新,尤其在當前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日益緊密,全球的經濟政治變化也深刻影響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情況下。
「一起考察的全國政協委員包括來自經濟、金融、教育、軍事各個方面的專業人才。」汪國新說。
自豪之外,更多的是感慨。「相比於硬實力,中國的軟實力遠遠跟不上。」汪國新發現,多數有關中國的作品政治化、臉譜化、醜惡化,藝術上更難以表達中國文化精神。
在今年準備的提案中,汪國新把題為《讓中國藝術精品溫暖世界》和《捍衛中華民族精神國土》的提案放在首位,希望國家能更多推動中國藝術走出去。
今年2月,汪國新穿越美國東西海岸,推廣中國書畫作品。他說:「每日行走在美國各地,希望他們看見一個普通知識分子,隨中國經濟發展而推廣文化事業,以一個小小的縮影,加強溝通理解。」
出乎汪國新意料的是,傳統的中國書畫在美國受到熱捧。一位美國收藏家從美國跟到中國來,要求收藏他的作品。
「這說明不是不能為,實在是我們以前做的太少了。」汪國新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展開,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正當其時,更為迫切。」
在全國政協代表團赴三國訪問時,汪國新還了解到海外僑胞在當地中文學校的學歷不被中國承認,不少僑胞被迫放棄中文學習。「海外僑胞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主體,如果他們忘了中國文化,誰來傳承發揚?我建議儘快推進學歷承認工作」。
汪國新說,以政協代表團的方式直接為中央決策提供智力支持,說明中央非常希望了解中國在外國人眼中的真實樣子。
「這正是一個政協委員的擔當,我願意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支點。」他說。
林志梅代表:為規範司法專項整治工作「點讚」
20xx年,我要為檢察機關規範司法專項整治工作「點讚」。在專項整治工作中,檢察機關的「三個堅持」讓我印象深刻,一是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排查案件辦理中的問題,嚴格督促落實整改,將規範司法的意識滲透到檢察辦案的每一個細節;二是堅持檢務公開,向社會公布辦案依據、案件流程和處理結果,開展公開審查、聽證和答覆,倒逼司法辦案的規範;三是堅持強化外部監督,認真接受代表委員、人民監督員、社會公眾等外部主體的監督,提高檢察環節辦案的公正、透明,提升檢察機關的公信力。
作為一個「老預防人」,我關注的重點仍然是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去年組織和參加的幾次職務犯罪案件剖析會,進一步促使我思考和探索如何構建公職人員不敢、不能、不願腐敗的監督機制和制度「紅線」。當然,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不僅關注預防職務犯罪國家立法,也關注大氣、水土汙染防治、養老等問題。今年,我將關注食品安全法在食品走上老百姓餐桌「最後一公裡」的落實情況;注意傾聽基層職工的呼聲,了解職工休息權、健康權的保障情況,並呼籲工會等相關部門在防止職工超時限加班、休假困難、休息時間不能保證等問題上出臺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