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個世界無菸日:讓肺癌遠離人群
2023-12-01 15:53:21 1
吸菸是國際公認的致肺癌最重要因素之一。吸菸者因患肺癌死亡約為不吸菸者的10倍以上。我國男性肺癌的發生,70%~80%由吸菸引起,女性肺癌約30%歸因於吸菸與被動吸菸。吸菸的年齡越早,患肺癌的危險越大。煙齡60年者的肺癌死亡率要比煙齡20年者高出100倍左右。
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統計,5個惡性腫瘤患者中,就有一個人死於肺癌。在國內這種狀況更令人震驚。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列男性腫瘤首位,女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和死亡率的第一位。可以說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僅10%,80%的肺癌患者在臨床確診時已經失去手術機會……
專家:90%肺癌與吸菸有關
唐山市人民醫院生物治療中心專家介紹,死於肺癌的人數超過死於乳腺癌、結腸癌、腎癌、肝癌、皮膚癌和肺癌的人數總和,肺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人禍,因為其最重要的誘因是菸草。菸草讓肺癌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病、多發病。有研究顯示,90%以上的肺癌是由主動吸菸和被動吸菸所致,和吸菸者生活在一起的人群患肺癌的風險可上升20%~30%。主動吸菸與肺癌的這種因果關係也存在於其他腫瘤,比如食管癌、口腔癌、喉癌和宮頸癌等。
可怕的數字
87%的肺癌引發的死亡與吸菸有關
21%的冠心病引發的死亡與吸菸有關
30%的癌症引發的死亡與吸菸有關
82%的肺氣腫和慢性肺病引發的死亡與吸菸有關
血絲痰或是肺癌徵兆
主要症狀包括:咳嗽、血絲痰、胸痛、體重下降等。唐山市人民醫院生物治療中心專家特別提醒:「不是所有的肺癌都有咳嗽症狀,但一旦出現血絲痰的症狀,很有可能是肺癌徵兆,要引起重視及早就醫。有吸菸史的高危人群每年進行CT篩查,能第一時間發現早期肺癌。」
煙齡與肺癌發病率成正比
煙齡在60年至20年的人肺癌發病率比不吸菸人高出100倍
煙齡在15年至25年以上的人肺癌發病率是不吸菸人的4倍
肺癌高危人群
吸菸20年以上,20歲以下開始吸菸,每天吸菸20支以上是肺癌高危人群。
面對肺癌我們不再束手無策
那麼,是否面對肺癌這一可怕的殺手,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呢?當然不是!細究肺癌的高發因素,做到以下三點,早診早治完全可以做到。
第一、要徹底戒菸、限酒、保持愉快的心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避免被動吸菸。
第二、重視並堅持每年做健康體檢。「比如年齡在50歲以上,每天吸菸支數×吸菸年數>400,就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群,應儘早做個螺旋CT和痰細胞學檢查,早期肺癌絕對能在第一時間查出來。」
第三、如果已經確診肺癌,積極治療、保持良好心態,尤其是目前有最先進的生物治療技術,讓肺癌的臨床治癒率大大提高,而且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生物治療改寫肺癌患者命運
生物治療是國際公認為的「目前唯一有望完全殺滅癌細胞的最新腫瘤治療模式」,即便是做過多次手術、放療、化療也不能缺少生物治療的運用,生物治療是防止腫瘤復發與轉移的最堅固屏障,而對那些不適合手術、無法耐受放化療的患者而言,生物治療也同樣可以適用。
要達到根本治療肺癌的目的,並不難,現在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治療手段的多樣化,癌症已是一種慢性的可控性疾病這一觀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醫學專家的認可。特別是近年來生物治療進入腫瘤的臨床應用,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
生物治療能抑制腫瘤的生長、轉移與復發,不僅能徹底清除血液、淋巴以及休眠期中的腫瘤細胞,還能大大提高患者的免疫抗癌能力。對提高患者治癒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生物治療適用於各種不同病程階段的腫瘤治療(T細胞淋巴癌/瘤除外):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及其他腫瘤(惡性黑色素瘤、鼻咽癌、乳腺癌、舌癌等);治療效果顯著。
生物治療安全性如何
生物治療採用自體靜脈血中的免疫細胞,不會產生排斥反應,治療過程安全無副作用。同時,免疫細胞是由專業醫技人員在GMP實驗室進行培養的,免疫細胞的質量與活性均有明確的治療標準。
專家:35歲前戒菸可延壽十年
2013年1月24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據對美國20萬餘人的調查,吸菸者比從不吸菸者死亡率高3倍(源於吸菸相關的腫瘤、心血管及呼吸系統疾病),預期壽命短10年。不過,如果在35歲以前戒菸,還可以把這10年找補回來,55歲以前戒菸還可以找回來6年。
唐山市人民醫院生物治療中心專家表示:戒菸1-3年後,肺癌發病率可下降10%;戒菸6年後,肺癌發病率能下降50%;戒菸10年後,肺癌發病率可下降80%;戒菸15年後,得肺癌的可能性幾乎等同於不吸菸的人。
蔥蒜能預防肺癌
不吸菸及戒菸。戒菸能將沉積在體內的致癌毒素逐漸減少。
預防環境汙染。注意廚房油煙的汙染,避免吸入煙塵、懸浮顆粒物、可吸入懸浮顆粒物等。
飲食預防。研究證實多吃各種綠葉和十字花科蔬菜及蔥蒜類對預防肺癌有明顯保護作用。
發現早期癌提高治癒率,減少死亡率。重視肺癌知識的科學普及教育。其次,對肺癌高危人群開展肺癌的初篩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