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匯聚新優勢適應新常態促進新發展演講稿精選

2023-12-08 16:19:56

  人類社會就是從常態到非常態再到新常態的否定之否定中發展,人對社會的認識就是從常態到非常態再到新常態的否定之否定中上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匯聚新優勢適應新常態促進新發展演講稿,歡迎鑑賞!

  【1】匯聚新優勢適應新常態促進新發展演講稿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實際。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大邏輯,落實新發展理念是總遵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發力點,共同構成了新時期我國經濟治理的根本方略。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趙克志書記在我省縣級以上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市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會議要求,更好地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踐行新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時代特徵和演進規律,為做好新形勢下經濟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這是中央科學把握、正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思路,是適應國際競爭、開拓發展空間的大趨勢,更是我市經濟轉型升級、實現跨越趕超的歷史性機遇。面對新形勢帶來的新挑戰新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精準把握,集中體現了我們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不僅管全局、管根本,而且管方向、管長遠。

  認識新常態,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必須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趨勢性變化,以更加積極和務實的態度認識和把握新變化、新要求,以更加自覺和主動的姿態謀劃和做好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要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新作為,具體把握好六個方面:一要突出質量效益,推動發展由追求速度、規模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二要擺脫「速度情結」、「換擋焦慮」,徹底拋棄靠過剩產能推動增長的不切實際的做法;三要培育發展的新動能、新動力;四要痛下決心轉型升級,避免戰略被動;五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擴大有效供給;六要把握環境治理新常態,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五個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繫的集合體,反映出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達到新高度。創新發展是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必須充分激發。協調發展是補齊短板的主攻方向,必須集中攻堅。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的應有之義,必須持續用力。開放發展是順應潮流的客觀需要,必須深入推進。共享發展是踐行宗旨的根本要求,必須矢志不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問題倒逼、必經關口,更是政策窗口、重大機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化解當前經濟發展主要問題的主動選擇,是大勢所趨、規律使然。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正確把握內涵、精準施策發力,必須著力推動重點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先導,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要素支撐體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城鄉發展方面的改革,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方面的改革,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對我們幹部的能力和作風的一場考驗。全市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實幹實政確保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更加自覺地踐行新發展理念,更加自覺地把新理念體現在貫徹協同發展、轉型升級、創新突破、跨越趕超的工作主基調上來,深學篤用,解放思想,敢於擔當,實幹實政,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決戰「十三五」、打好翻身仗,把一個新的邢臺展現在全省人民面前!

  【2】匯聚新優勢適應新常態促進新發展演講稿

  同志們: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審計工作,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已經作出全面的安排部署。能不能實現「十三五」審計工作目標,完成安排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更好地發揮審計作用,關鍵在於能不能把中央的精神吃準吃透,把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搞清搞明,把中央的要求落實落靠。這次電視電話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對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李克強總理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提高認識、創新理念、轉變思維、聚焦重點,進行再動員、再部署。重點講3個方面的意見:

  一、深入學習、深刻領會,更好地認識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我們常說,明大勢才能謀大事。我國經濟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特別是跨過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後,經濟發展的環境、特徵、動力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不久,中央作出我國經濟發展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重要判斷。20xx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科學論斷。隨後,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作了進一步闡釋。在20xx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總書記論述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科學內涵,提出了五大發展新理念;在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又明確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五大重點任務。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就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提出明確要求,並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五大發展新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問題作了系統、全面、深入的闡釋。從「三期疊加」到新常態,到五大發展理念,再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築起一個緊密銜接、一脈相承的邏輯體系,是對我國當前所處歷史方位的新認識,是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新把握,是對我國經濟發展路徑的新探索。這個邏輯體系不僅體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從認知到行動的有機統一,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發展,是21世紀中國版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把學習貫徹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中央下發的《關於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結合起來,把落腳點放到充分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上,做到認識到位、行動自覺、步調一致。

  (一)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經濟發展新常態是基於我國發展階段的科學判斷,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絕不是一句口號、一個標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新在哪裡、常在何處、有何特徵,才能使我們的各項工作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才能更好地發揮審計作用。

  一是對新常態怎麼看?這是一個基本問題,也是一個重大問題。通過對新常態的深刻認識,理性把握,辯證分析,準確判斷,要看出自信心,充分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我國仍然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要充滿信心。要看出危機感,新常態下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結構深度調整、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節點,潛在增長率下降趨勢短期難以避免,有些新矛盾新問題和潛在的風險會逐漸浮出水面,難免會有「短痛」和「陣痛」。要看出定力,這些重大的階段性特徵是波浪前進中的新曲面、螺旋上升中的新彎道,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我們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不能亂了陣腳。要避免認識誤區,新常態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一個客觀狀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不能簡單地以「好」或「壞」來評價認識;新常態不是一個籮筐,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往裡裝,不能把所有負面的東西都歸因於新常態;新常態更不是一個「避風港」,不能把它當作不作為、不想為、不能為的藉口和擋箭牌。

  二是新常態下幹什麼?對這個問題,一些同志可能感到很迷茫。那麼,新常態下到底要幹什麼?就是要貫徹落實中央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具體地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336項改革任務和舉措,四中全會提出180多項,五中全會又提出了若干項。根據這些任務和措施,中央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性制度文件。這些都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要學習的重要內容,是審計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審計監督要全力促進和保障落實的重點。我們必須準確把握這些新變化,加緊鍛造新能力,儘快適應新常態,努力實現新作為。

  三是新常態下怎麼幹?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關鍵是解決「怎麼幹」的問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也在與時俱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十個更加注重」,可以說是引領新常態的方法論、實踐論,包括:推動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宏觀調控,要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調整產業結構,要更加注重加減乘除並舉;推進城鎮化,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核心;促進區域發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保護生態環境,要更加注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進行資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擴大對外開放,要更加注重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落實到審計工作中,我們就要以「十個更加注重」為標尺。對不符合「十個更加注重」標尺的,要切實糾正;對符合這個標尺的,要大力促進。比如,對放水漫灌強刺激、盲目擴建新城區、行政過多幹預資源配置等現象,我們要客觀揭示和反映,堅決查處、推動問責;對適時變通、千方百計地促進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精準扶貧脫貧、保護生態環境等行為,要積極鼓勵和促進。

  四是新常態下怎麼辦?能不能遵循大邏輯,能不能進入新狀態,能不能有新作為,關鍵在於能不能迅速適應和轉變思維方式,這對廣大審計幹部是一個重大考驗和嚴峻挑戰。目前,我們對傳統的審計思路和模式都很熟悉了,使用起來也得心應手,但對於新常態下的新要求,有些審計人員可能會覺得比較陌生,老辦法不能用,新辦法不會用,不會為、不善為;有的面對新的形勢迷惘、畏難,不願為、不敢為;還有的在行動上自覺不自覺地與新常態的要求逆向而行、背道而馳,有亂作為的趨向,自己卻還渾然不知。大家一定要認識到,審計是監督和檢查別人的,如果審計人員的理念、思路和方法不對,不僅會把審計工作帶進死胡同,更可怕的是可能影響審計對象去創新、去發展,不利於改革發展。我們一定要轉變思維、改變觀念、及時充電、補課補腦,切不可坐著等、站著看、總抱怨、慢吞吞、「庸懶散」。

  (二)五大發展理念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每一次思想的解放、每一次發展理念的創新,都推動了發展的新跨越、開拓了發展的新境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凝聚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是面向未來的深遠謀劃。我們必須準確理解把握,切實樹立和踐行。

  一是要全面完整地理解五大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個有機完整的體系,是新常態下解決我國調結構、轉方式進程中的主要矛盾、根本問題和發展短板的本質要求,是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五大發展理念系統回答了新常態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命題,是破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發展難題的總鑰匙,一定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切不可割裂開來,偏廢任何一方。

  二是要深刻準確地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內在邏輯。五大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具有內在聯繫的集合體。創新發展為首,著眼於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是牽動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著眼於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綠色發展著眼於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核心在於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開放發展著眼於解決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是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更好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必然要求;共享發展著眼於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是堅持以人為本、踐行發展以人民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三是要深學篤用、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的著力點,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要以新理念把握引領新常態,真正做到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持續開放、推進共享。我們要善學善用、深學篤行,不僅要運用五大發展理念來指導審計事業發展,更要通過發揮審計的監督和保障作用,推動五大發展理念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

  (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著力點。當前,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就是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把握好以下3點:

  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內涵是什麼?具體到我們國家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是一個經濟學術語,還是一個政治經濟學術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我們可以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公式來理解,其切入點和著力點是供給側,其內容特徵是結構性,其核心是改革。簡而言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從供給側入手,用改革的辦法矯正供需結構錯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使供給和需求在更高水平、更深層次實現新的平衡。其精髓在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用創新的力量打造動力引擎,讓各種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其基本邏輯就是要「創造新供給,培育新需求」。可以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係,既注重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到,社會要合理有序發展,需要實現平衡,首先是兩大部類之間的平衡,其次是兩大部類內部的平衡。如果兩大部類之間不能實現平衡,就會出現需求得不到保障,或者供給得不到價值實現;如果兩大部類內部不能實現平衡,生產生活資料就會出現失衡。一旦出現失衡,社會再生產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大環節就會脫節,要麼出現過剩危機,要麼出現供給短缺。現在,有的人用西方的供給學派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釋,但兩者是有本質不同的。供給學派講的市場自動調節達到平衡是以給社會生產造成巨大破壞為前提的,而我們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藉助於市場,又要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

  二是為什麼要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觀察問題,要看全貌,更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要看到病症,更要找準病因病根。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僅有總量性、周期性問題,更有結構性、長期性矛盾,兩者交織並存、相互掣肘,其中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主要矛盾就是供給與需求不匹配、不協調、不平衡,且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側,而在供給側,矛盾的根源則在於體制和機制障礙。供給體系總體上呈現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的狀況,或者說是在新的需求狀態下的產品供給不足,同時不少消費品供給規模有餘而品質不足。只有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躍升。可以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扭住了發展的重點,拎起了「衣領子」、牽住了「牛鼻子」。

  三是怎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個新課題,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用好辯證法。簡言之,就是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推進結構性改革,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形成供給與需求良性互動、高效對接的增長動力機制。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另一方面,要用好市場倒逼機制,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加快經濟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向改革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向創新要潛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配套實施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託底。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產業政策要準,就是要準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微觀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者潛力;改革政策要實,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動改革落地;社會政策要託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這五大政策是整體融合、有機結合、相互配合的統一體,目的就是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四)五大任務是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和發展需要的重要舉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一是要深刻認識五大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五大任務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體現,就是要擴大有效供給、去除無效供給,消化無效產能、培育嶄新動能,盤活過剩產能沉澱的勞動力、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淘汰「殭屍企業」,讓生產要素從低效率領域轉移配置到高效率領域,讓經濟發展獲得新的動能。這五大任務可以說是五塊「硬骨頭」,但都必須啃下來,因為只有化解產能過剩,才能為優化供給結構騰挪空間;只有化解房地產庫存,才能穩定房地產市場、形成良好預期;只有降低槓桿,才能防範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只有降低企業成本,才能讓企業輕裝上陣、激發活力;只有補短板,才能做到讓發展惠及全體人民,增強發展的協調性。

  二是要充分看到五大任務的整體性和特殊性。五大任務是一個系統設計,要著力在「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上下功夫。從長期看,各項任務都有利於增強發展的動力和後勁;但從短期看,不同任務之間又具有「對衝」作用或掣肘,關鍵在於把握好「度」。因此,五大任務總體上應全面推進,但落實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就要因地制宜,聚焦重點。這個思路也適用於審計工作,就全國而言,這五大任務都是我們審計中必須全面關注的,同時也要注意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的實際情況、發展條件,不同部門的法定職責、事權和責任清單,把握好不同的重點,更好發揮審計實效。

  三是要注重把握五大任務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抓好五大任務,要高度重視戰略與戰術、治標與治本的結合,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敢於經歷痛苦的磨難,適當提高換擋降速容忍度,先築底、後回升;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抓好五大任務的關鍵環節,精準發力,逐個突破,既要有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韌勁,也要有立說力行、立竿見影的狠勁,確保有效供給能力不斷提高,財政金融風險得到釋放。

  二、適應形勢、突破框框,切實形成新理念新方式新機制

  審計機關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關鍵是要把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李克強總理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學習好、理解好、貫徹好,真正落實到審計工作中,真正成為審計工作的標準和尺子。在20xx年底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我們提出,審計機關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自覺服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圍繞黨和國家工作中心開展工作。強調要切實把握好依法審計、鼓勵創新、推動改革3大原則,明確了堅持15個「凡是」和完成好8項任務的要求。

  總體上看,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審計機關能夠按照審計署的統一部署要求,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需要,適時調整工作思路和審計重點,取得了積極成效。2013年,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基礎上,我們提出審計工作要緊扣科學發展這一主題主線,圍繞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更加注重反映總體情況,揭示深層次問題,分析根本原因,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提出建議,為深化改革、制定政策、完善決策、強化管理、健全制度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和依據,著力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維護民生、揭示風險、查處案件、強化問責,更好適應我國發展戰略機遇期條件和內涵的根本變化,推動中央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和國家治理的完善,在更高層面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更大貢獻。20xx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們提出審計工作要緊緊圍繞反腐、改革、發展,以監督檢查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為基礎,著力反映公共資金使用、公共權力運行和公共部門履職盡責情況,促進理好財、用好權、盡好責;著力揭露重大違法違紀問題,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揭示體制機制制度性問題,推動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及時反映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服務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國家利益捍衛者、經濟發展「安全員」、公共資金守護者、權力運行「緊箍咒」、反腐敗「利劍」和深化改革「催化劑」的作用,為推動完善國家治理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20xx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我們提出要從審計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入手,緊緊圍繞「反腐、改革、法治、發展」,突出審計重點,加大審計力度,提高審計實效,堅持一手抓重大違紀違法、重大損失浪費、重大風險隱患、重大履職盡責不到位等問題的查處,一手抓促進深化改革、推進法治、提高績效,切實做到「六個貫穿始終」,即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貫穿始終,把推動依法治國貫穿始終,把促進深化改革貫穿始終,把推動政策落實貫穿始終,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貫穿始終,把推進反腐倡廉建設貫穿始終,用「反腐」、「改革」的雙引擎,驅動「發展」這艘巨輪在「法治」的航道上行穩致遠。特別是20xx年8月以來,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我們先後印發《關於切實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大審計力度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的意見》等6個文件,國務院辦公廳專門下發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工作方案,審計署在中央預算執行審計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以及其他審計報告中,向國務院等有關方面提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相關建議20多次。各級審計機關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在推動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推動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資源環境保護、促進反腐倡廉和推進深化改革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從近期各地、各單位上報的審計報告、審計信息材料以及調研了解的情況看,仍然有少數審計機關和部分審計人員陷在老套路、老框框中,工作思路陳舊、思維方式僵化、審計方法落後,能力不足、作風不實、效果不好等問題較為突出,不僅與強化審計監督、推動改革發展的目標背道而馳,甚至可能影響改革發展。歸納起來,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處理問題不科學,思維方式不適應。審計中,有的抱持慣性思維,一味死摳條文、生搬硬套,不管條文符不符合改革的大趨勢、不管條文是不是有利於創業創新,不會也不去歷史地、辯證地、發展地看待和處理問題;有的大局意識不強,一味就事論事,看問題停留在表象,不會也不去深入分析。比如,在專項資金審計中,我們一直強調要通過審計大力促進「整合專項、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用好增量、提高績效」,但個別審計人員仍片面地強調專款專用、「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農業資金不能支持扶貧、修路的錢不能用於架橋,有的對被審計地區和單位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及實際需要將某些專款調整、調劑用於其他項目的做法,不去深入檢查分析資金使用的實際效果,也不去依照中央關於深化改革的要求進行具體分析,而是簡單定性為擠佔挪用。對於分散的專項資金,有的地方不敢整合,怕整合了哪項,以後就沒有哪項資金來源了,怕整合了哪項就得罪了有關主管部門,怕整合專項的目標考核任務完不成、影響業績乃至個人進步;有的部門不願整合,怕失去權力,怕減少機構和人員,怕職能被調整。對此,有的審計機關不去大膽反映、積極推動整合。還有的認為保障性住房「三通一平」做完了不算開工,只有挖個槽才算;有的將應於1月31日開工而實際2月5日開工的項目直接定性為不作為,等等。

  有的學習研究不到位,業務素質不適應。有的審計人員對改革的新精神新進展不學習、不了解、不研究,有的對被審計單位的創新性做法認識不到位、不適應,有的不深入研究政策措施出臺的背景和目的,審計中閉門「套車」,簡單套用陳舊落後的部門規章,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的角度與改革方向不相符,甚至相悖。如某單位根據1998年頒布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認定某部門未採用驗資報告辦理社會組織登記的做法違規,雖然這個條例目前仍然有效,但這種處理顯然與推進簡政放權、逐步取消登記管理方面不必要審批的改革精神是不適應的。

  有的審計實施不深入,履職能力不適應。審計中,有的不認真執行審計工作方案和指導意見,也不認真研究分析被審計地區、部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審計切入點不準確,反映問題的角度不準確、力度和深度不夠。如有個別審計組在檢查精準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時,僅將從工商部門、房產部門、車輛管理部門收集的相關數據進行簡單比對,就認定一些人員不符合享受扶貧政策條件,而沒有進一步核實相關人員的實際情況。還有的對問題產生的原因不分析,也不去檢查核實不作為、慢作為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造成無法追責問責。就像有人把腳崴了,是當時穿的鞋不對,還是走路的姿勢不對?如果鞋不對,就換鞋;如果姿勢不對,就矯正姿勢。所以,對不作為、慢作為問題,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客觀地找出原因,如果原因沒搞清楚、責任沒搞明白,就讓人家追責問責,人家當然不會服氣。

同类文章

學會勞動,熱愛勞動演講稿600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學會勞動,熱愛勞動。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我們吃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頂著大太陽為我們種下的,裡面有他們的辛勤汗水,這是他們用自己雙手的勞動換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浪費糧食,還要學會熱愛勞動。現在有很多的人不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優秀篇)

  小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今天那輝煌的歷史,就是因為像狼牙山五壯士、毛澤東、周恩來……這些英雄用智慧和血汗爭回來的!在抗日時期,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

我的高中,我的夢

  時光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現在的我們不是無知的孩子了,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一個夢。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我的夢不是當個醫生,當個領導,當個老師,我的夢只是一個簡簡單的那的高中。  當我還是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學生,對於我來說高中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到了現在,我知道看似不遠但

祝我們的祖國65周歲生日快樂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熟悉的歌聲,把我們帶回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帶回了六十五年來風雨飄搖的歲月。在那個時代,做一名共產黨員不是為了索取,而是隨時準備犧牲。這是多麼的神聖!多麼的偉大啊!  血雨腥風之中倒下了無數的英雄,擊碎了許多無價的生命輝煌,他們以五千年長夜中亙古未有的榮

新學期,新徵程-900字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一會計(1)班的姚馨怡。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新學期,新徵程》。  六月,告示著一個裡程的結束,九月,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徵程。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人生之路也隨之拉開了序幕。人生之路曲折盤桓、錯綜複雜,看似一條路的終點亦是另一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

  敬愛的老師:  你們好!今年9月10日就是第30個教師節了,我以最真摯的內心,祝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有對聯寫道:三尺講臺迎冬夏,一支粉筆寫春秋。這就是老師們的陣地,在這不太大的沙場之上,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以粉筆做鋼槍,盡情揮灑皚皚白雪,終成天下桃李之美;人間冷暖、天地方圓、茫茫天空、無

為心插上翅膀

  大家好!  演講就是說出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現在站著的這個地方——學校!全稱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人們都說高中生活是最令人難忘的一段生活。高中裡喜歡你的人會衝你笑;高中裡幾句話就是哥們,下次一起玩就會叫你;高中裡男生有了矛盾會打架,和了之後仍是好朋友;高中裡每天課很多,但仍

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談到夢想,從古至今,無論平凡的你我還是一代偉人都在酸甜苦辣中編制自己的夢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擲地有聲地13次提出「中國夢」一詞。是啊,有夢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激情去行動。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

放飛希望,放飛夢想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讓那些和我同一年齡,但卻因為家境問題而上不起學的孩子重回學校,尤其是生活在西部的孩子。  在西部,很多孩子無法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原因很簡單:那裡的氣候十分寒冷,而且經濟狀況也十分不好,所以沒有幾個人願意前去支教。儘管有人曾經嘗試過在那裡生活,但是,惡劣的氣候環

志願者心得

  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責任叫志願。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和燦爛文化,從「樂善好施」的千年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都傳遞出一種奉獻、互助的志願精神。把自己的「快樂」融入到服務過程中,用自己微笑和活力去感染並幫助他人。  暑假裡登入志願者網站投發了幾份簡歷,意向有上海市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