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拉斯發家史(談談託拉斯的由來及危害)
2023-11-02 16:03:19 3
我是皓辰,在這裡記錄自己的所獲所想,希望能給您帶來一點不一樣的視野。
「託拉斯」,即商業信託(Business Trust),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之一,通常由同一商品領域內,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併,收購及託管等形式組成。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巨大聯合企業,通過獨佔市場,內部統一商品定價等排他性手段達成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提到「託拉斯」就不能不提赫赫有名的石油大亨——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19世紀80年代初,洛克菲勒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為什麼不把所有的石油企業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託拉斯呢?這樣,企業就可以自主對商品進行定價,籤訂協議,避免競爭。
於是,洛克菲勒立即聯合當時40家最大的競爭對手聯合成立了一個託拉斯。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競爭對手並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如果他們不接受合作,洛克菲勒將會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石油,迫使他們破產。
這個新成立的「標準石油託拉斯」一舉成為了當時美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它控制著美國90%以上的石油生產及銷售的市場份額。
洛克菲勒和他的40個「夥伴」成為了市場的獨裁者,可以肆意提高石油價格,而民眾則不得不默默承受著。
「標準石油託拉斯」還把這一新發明延伸到各個環節,它逼迫鐵路運輸公司降低運價,從石油井到煉油廠,它控制著所有環節。
市場上對這一新發明了解過後,其他行業紛紛成立屬於他們自己的託拉斯,比如「麵包託拉斯」、「糖果託拉斯」、「菸草託拉斯」、「水果託拉斯」等等。
一個接著一個行業中的競爭對手消失了,民眾逐漸意識到寡頭企業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危害。物價水平如同脫韁的野馬,社會財富以一種驚人的速度聚集在少數人的手中,這是一段可怕的時期。
直到1890年的《謝爾曼反託拉斯法》和1914年的《克萊頓法》相繼出臺,從「標準石油託拉斯」開始,許多託拉斯相繼被拆分,行業恢復了競爭,物價水平才得以平抑。
即使如此,寡頭們依然帶著收刮來的巨額財富從容離開,轉身進入下一個造富運動。
— The End —
感謝您花時間閱讀,請再花一點點時間點個讚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程式化投資法則——成本平均法
最適合你的股債配置比例
成本決定長期回報率
投資工具箱裡的重型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