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住PC VR第一波:理性分析PC VR市場
2023-12-04 19:45:12 3
2016年度科技圈交流熱門關鍵詞:平衡車、無人機、虛擬實境VR。前兩者都有自己的硬性工作生活用途,而虛擬實境VR則更偏向於在娛樂圈施展拳腳。暢玩平衡車需要鍛鍊身體防衝擊,落實無人機首先要發展產業經濟,VR玩遊戲就是更親民。在虛擬實境VR覺醒之際,作為待劫的消費者的各位,是否已經擦乾淨身體隨時準備上位了呢?現在我們就從當前的PC市場出發,給大家捋一捋頂住PC VR遊戲第一波的思路。
一、獲得良好VR遊戲體驗的基礎:PC最關鍵
虛擬實境VR遊戲區別於以往電子遊戲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於,VR遊戲可以通過廣視角的頭戴設備和解放雙手乃至四肢的操控設備為玩家提供真實度頗高的沉浸感。除了肢體活動帶來的感受提升以外,遊戲畫面提供的視覺上擬真帶來的衝擊幾乎就是目前VR遊戲立足的根本。所以不論是Oculus Rift還是HTC Vive,都不能決定遊戲畫面是否細膩是否流暢,他們只是一個視頻信息的呈現工具。想要VR遊戲畫面足夠真實,需要一臺顯卡功能足夠強大的PC。
二、目前具備良好VR能力的PC統計:就500萬
作為目前最大的遊戲運營平臺,Steam旗下VR大作近期層出不窮。就目前看來,這些遊戲對PC配置在CPU和存儲空間上的要求還是有一定跨度的,但是對於顯卡的要求卻基本保持高度的一致:推薦NVIDIA GTX 970或AMD R9 290。N/A家的這兩塊卡,都是時下或者昔日的2000元檔次旗艦顯卡,PC VR遊戲在圖形渲染的資源消耗需求可見一斑。現在,包括桌面級和移動端PC在內,性能可以達到PC VR遊戲推薦水平的一共有500萬餘臺。據統計,STEAM用戶中有七成多使用的是NVIDIA顯卡,而這七成玩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GTX 970。當前市場中PC VR遊戲設備,還是NVIDIA所佔比重更大一些。
為什麼GTX 970贏了?AMD R9 290發布於2013年11月,基於28nm製程工藝的Hawaii核心。以更低的價格和相仿的性能功耗劍指NVIDIA同年5月推出的28nm克卜勒架構的旗艦GTX 780,田忌賽馬的慣用措施讓AMD在此次較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A/N兩家就此僵持,直到2014年9月,NVIDIA發布了基於麥克斯韋架構第二代GM204核心的GTX 970。GTX970使用的GM204晶片組保證了GTX 970的強大性能。再憑藉SMM單元以及cache的各種全新設計,Maxwell架構擁有了超越Kepler架構的任務執行效率,為Maxwell架構帶來了能效的再次飛躍:性能趕超上代旗艦GTX 780,功耗卻只有其一半多點。再加上2500多元的售價,讓GTX 970成了近幾年來最具競爭力的誠意之作。而AMD方面作為回應,於2015年6月推出了R9 390,實際是R9 290的高頻版本,並不能撼動GTX 970的誠意根基。
三、NVIDIA/AMD備戰PC VR的軟實力
————開發工具篇————
NVIDIA此前推出了兩套VR開發工具,分別是為遊戲開發者準備的GameWorks VR以及面向工程設計人員的DesignWorks VR。在最近剛剛舉辦的GDC遊戲開發者大會上,NVIDIA對DesignWorks VR套件和GameWorks VR套裝宣布進行整合,並將整合後的VR研發套件命名為VR Works。合併之後的VR Works涵蓋三大部分,分別針對VR遊戲和應用開發者、VR頭盔開發商以及專業VR應用開發者這些PC端VR開發群體。
相比NVIDIA的VR開發套件的推出,AMD方面腳步稍顯緩慢。於GDC 2016圖形技術大會上,AMD才將自己的VR虛擬實境技術Liquid VR公之於眾。Liquid VR是AMD的創新技術,用於通過營造和維持「臨場感」使虛擬實境儘可能舒適和真實。在與關鍵技術和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的密切協作下,AMD利用Liquid VR技術通過簡化和優化虛擬實境內容創作、充分發揮諸多與頭戴式設備無縫協作的獨特AMD硬體功能,實現了絢麗清晰、身臨其境的虛擬實境體驗。
————產業合作篇————
NVIDIA憑藉為頭盔和應用開發商提供最好的性能、最低的延遲時間、即插即用功能的VRWorks軟體開發者工具包。已經將一些製作VR遊戲的頂尖引擎將會整合到VRWorks中,包括Unity、Unreal Engine、Max Play。HTC和Oculus頭盔已經開始支持VRWorks。還有一些頂尖VR開發商接受了VRWorks,包括Sólfar Studios(開發《Everest VR》),Valve Software(開發《The Lab》),ILMxLAB(開發《星球大戰:Trials onTatooine》和InnerVision(開發《Games with Thunderbird: The Legend Begins》)。
AMD也已經與Oculus Rift、HTC Vive達成了深度合作,優化AMD Radeon顯卡在這些平臺上的表現,R9 290系列和更高型號都已經通過了相關認證,基於這些顯卡的系統會得到一個「Radeon VR Ready Premium」的認證標籤,比如惠普的ENVY Phoenix。另外,AMD還在與Sulon Technologies公開合作開發「Sulon Q」頭戴顯示器,全球先進個一體化、無線纜、即戴即玩的頭戴設備,可用於VR虛擬實境、AR增強現實和空間計算。
————驅動配合篇————
2016年3月29日,NVIDIA發布了364.72 WHQL版顯卡驅動。主要就是針對VR來進行優化,這款新驅動可以說是專門為Oculus Rift而生的。並且隨著對其的支持,連帶支持VR的遊戲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和增強,其中包括《EVE:瓦爾基裡》、《克洛諾斯》以及《精英:危險》和增加對最新版NVIDIA VR Works開發套件的支持。同時,NVIDIA還在驅動中說明,該版驅動還增加了對HTC Vive(Steam商城已經上架)的支持以及性能強化。
四、軟硬兼施下的PC VR遊戲市場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出,NVIDIA相比AMD在PC VR遊戲市場中擁有數量優勢巨大的玩家群體,而對於VR產業中合作夥伴的跟進,N/A兩家就是前後腳的關係。NVIDIA在顯卡領域中的優勢是否會在未來的VR產業中放大?還是說AMD有會讓自己後來者居上的按兵不動策略呢?這些問題,就交由時間去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