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雲教案
2023-12-10 09:51:52 2
1、教材分析
《火燒雲》這篇課文描繪了晚飯過後夕陽西下時,天空中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了人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2、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自然景物的散文。從美學的角度看:全文結構完整統一,段層錯落有序;內容豐富充實,更富於變化;語言有韻律有氣勢,瑰麗動人。因此,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過學習本文,可以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鑑美的能力。
這篇課文共七個自然段,按火燒雲變化來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寫火燒雲上來時,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變了顏色。
第二段寫火燒雲的顏色、形狀在不斷變化著。
第三段寫火燒雲下去了。
全文緊緊抓住「變」來寫的。
首先寫出火燒雲上來時,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鬍子……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了本來的色彩,染上了一層神秘的顏色。抓住了五個「變」字,可以使學生理解晚飯過後人們看到「火燒雲上來了」那種驚喜的心情,體味老人「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小豬」以及乘涼人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鬍子了」那開心的祝願話的情感。從而感受到是火燒雲這種自然現象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生活的情趣。
接著寫了火燒雲顏色與形狀的變化。變化之快、變化之多,是火燒雲的特點。
課文第三段用了「一會兒……一會兒……」說明了變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這四個「一會兒」構成一組排比句,可見天空顏色變化氣勢壯觀,令人陶醉。課文中使用了三種方法表現色彩的繁多:「紅彤彤」「金燦燦」突出了「燒」時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是兩種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是以擬物的方法,更生動、更形象地說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學習這一段時,抓住這些詞語,讓學生理解想像,可以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瑰麗,激發學生的情感。
課文第四至第七段寫火燒雲形狀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馬是跪著的」,「那條狗十分兇猛」,「一頭大獅子……也是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這些描寫將火燒雲如馬、如狗、如獅的形態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了。「一會兒……變模糊了」,「忽然……也不見了」,「接著……看不到了」這些詞句,反映了「馬」、「狗」、「獅」變化匆匆,來無蹤去無影的特點。
最後寫火燒雲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這一擬人句說明了火燒雲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們,也表現了孩子們對變化莫測的火燒雲迷戀的情感。課文最後一句「一會兒工夫,火燒雲下去了」做為全文的結尾,與開頭一句「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形成首尾呼應,使全文結構嚴謹,同時也再一次顯示了火燒雲變化的神速,說明了火燒雲是在很短時間內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然而,它留給人們的是歡樂與美好,迷戀與嚮往。
3、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體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⑴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鬍子了。」
這是一句開心的祝願話。老人的鬍子是銀白的,在火燒雲霞光的照射下,變成了金黃的,長金鬍子的人是沒有的,乘涼人用這句話表示對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滿了幽默與風趣,也表現了乘涼人喜悅心情。
⑵「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
這句話一連用了四個「半」,不是表示左一半為紫,右一半為黃,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黃,而是「紫」與「黃」,「灰」與「百合」色的混合體。其中紫色與黃色的多與少,濃與淡,又可以形成許許多多的新調合的色彩。由此可見火燒雲顏色變化很多。
⑶「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裡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麼也不像,什麼也看不清了。」
這句話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陽落下去了,火燒雲就要消失了的緣故。正因為如此,所以火燒雲的形狀是模糊的,既像這個,又像那個,這全憑人們的想像。然而這種自然現象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又是瞬息萬變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麼都看不清了。
4、部分詞語的意思可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笑盈盈:盈,充滿。臉上充滿了笑容。課文指餵豬的老頭兒看見自己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那種高興喜悅的樣子。
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糊不清。
火燒云:日出或日落時出現的赤色雲霞。課文指日落時的雲霞。
關鍵詞: 火燒雲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