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好家風故事作文精選
2023-11-30 19:08:16
良好家風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我們在清廉家風中懂的美好的品質值得傳承和發揚。
清廉好家風故事作文一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應該加強教育,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後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裡多一分書香氣,茶餘飯後,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於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麼活動,但培養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境裡暢遊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境。居家裡外,乾淨、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著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生良好的心理狀態,一種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裡,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並且影響到鄰裡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清廉好家風故事作文二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以善為本,以德服人」。
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對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友好。當親戚朋友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辭辛苦的幫助別人;當有人到家裡做客時,他們總是拿出家裡最好的東西款待客人。爸爸媽媽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孝順爺爺奶奶,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孩子。爺爺奶奶教育我:要體諒爸爸媽媽,做個懂事的乖孩子。
想想父母在外拼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那麼我們的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是讓父母不斷看到我們成績的進步;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放學回家,我看見奶奶正在吃力的搬東西,便過去幫忙,奶奶向我滿意的笑了一笑,其實啊!老人也需要愛護,晚上,我看見爸爸正在工作,爸爸親切的拍了拍我的肩膀,其實啊!爸爸也需要別人的關心。媽媽給我織了一件毛衣,我高興地穿在身上,連連說:「真好看,真好看,媽媽可真是心靈手巧啊!媽媽欣慰的笑了,其實啊!媽媽也需要別人的讚美。
孝是一種美德,我一定要銘記著我的家風,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清廉好家風故事作文三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讓我終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常被媽媽當口頭禪。每次寫完作業拿給父母檢查的時,若是由於自已的粗心做錯了,必定會把我的耳朵聽出老繭來才肯罷休。
一天,表組她們來我家玩,媽媽臨上班時交待我們打掃衛生拖地和抹灰,一個小時後,幹完了所有的活。我們各自幹自已的事,我寫作業,云云看電視,軒軒上網。下班後,媽媽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當面檢驗。忽然,媽媽問道:「是誰抹的灰,是誰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靜軒說道,剎那間,媽媽怒氣衝天,大聲說道:「『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務,你看看,這就是你抹的灰,為什麼書櫃書下面沒有抹?還有,為什麼地上還有灰塵?」話音剛落,堂姐和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聲來,但卻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媽媽不等我回答,又衝著她們使出了獅子吼:「軒軒、云云,你們怎麼回事,妹妹沒幹好活,你們當姐姐的,居然幹得比妹妹還離譜,瞧瞧,這茶几跟沒擦一個樣,軒軒你居然連被子都疊不好,你們還怎麼當紫怡的榜樣?……」唉!可憐我們三的耳朵。
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不能撒謊。
星期五,放學回來的我衝回家,打開書包,拿出筆和作業就努力奮鬥,想快點寫完作業好出去玩。可樓下不時傳來的笑聲使我寫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沒寫完還可以留到明天寫,我還是下去玩吧。」就這樣,我和樓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在玩,沒寫作業,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媽媽就嚴厲的問我:「紫怡!你的作業寫完了嗎?拿來給我看。」「還……還沒,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寫。」媽媽聽了生氣的說:「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課,明天何其多,你這樣的學習態度怎行?現在立馬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房間……
其實,嚴格只是我們小孩對大人的代名詞,實質上蘊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們不愛學習,大人怎麼辦;我們有了判逆心態,大人怎麼辦……我原本不愛英語,爸爸堅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讀,現在我的英語很好,經常在比賽中獲獎。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總是讓我在作文網或報紙上投搞,開始寫作時,爸幫我寫好提綱,經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過爸爸這關,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質的提高,經常在作文網徵文中獲獎,報紙也多次刊登了我的習作,還有兩篇習作入選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讓我受嚴格的家教,受愛的呵護,受心靈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