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網綜(火起來的小鮮綜)
2023-11-30 15:22:30 2
作者:張瑩
知道「小鮮綜」這個詞,是從毛不易、李雪琴的《毛雪汪》開始,一男一女一隻小狗,每期請來一個嘉賓,以友情為紐帶,聊聊天吃吃飯,時長二三十分鐘,「小鮮綜」妥妥就是《毛雪汪》的氣質。
「小鮮綜」吸引人的點在於,可以當下飯「菜」,吃午飯的一會兒工夫,看他們聊聊天還挺愜意。《毛雪汪》看上去製作極其簡單,甚至「拮据」到幾個歌手來做客,因為節目沒買相關歌曲的版權,幾個歌手在節目中沒法唱歌。一方面是「沒外人」的隨性,一方面是觀眾看他們像普通人那樣你來我往,還挺有意思。
《毛雪汪》在2021年底推出時,誰都沒有在意,它很像李雪琴沒有成名前錄的vlog,叫它視頻日誌更為準確。可就是這樣看上去有點「隨意」的節目,一點一點地就火了起來,甚至轉過年來成了2022年最爭氣的綜藝節目,大有「以小博大」的勢頭。這從請來的嘉賓陣容就可見一斑,一開始以好朋友的友情客串居多,慢慢有了楊冪、鹿晗這種一線大咖,甚而衍生出很多熱搜話題,看來賓的架勢,節目已經不像剛開始時候的散漫,在新回歸的秋番裡,嘉賓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孟子義大秀不著調的歌喉,周九良吐槽德雲兄弟的趣事,《毛雪汪》算是真正支稜起來了。
內容優勢、成本可控、靈活輕巧,《毛雪汪》給「小鮮綜」的定義非常精準,也是觀眾最能接受的一個定位。不用動太多的腦筋,看通透的人說你說不出來的話是很享受的事,剛剛播出的一期《毛雪汪》中,李雪琴說中國人因為大閘蟹收穫的季節而聚在一起,是很浪漫的事,這其實是生活中往往被我們忽略的浪漫,這樣的聊天又是很難在現實中遇到的通透知己。毛不易作為歌手的溫文爾雅,和《毛雪汪》中的個性形成鮮明對比,他喜歡叫朋友來自己家裡玩兒,他失戀的時候也會喝多,他的東北人屬性也是金句頻出,偶爾深沉起來會勸朋友:要我說啊,成熟是接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跟自己不一樣的人。
自從「小鮮綜」這個詞火了之後,很多綜藝節目也貼上了這個標籤,有婚戀題材的,有職場題材的,有關注身材焦慮的,在我看來,這些節目雖然在時長和規模上符合「小」的特點,但「鮮」的味道差了一些。就拿剛剛上新的所謂「小鮮綜」《打工不如打電話》,就是妥妥的蹭熱度。「鮮」是什麼,它不僅僅是新鮮的,還是鮮活、輕鬆的。《打工不如打電話》是趙曉卉、程璐兩個脫口秀演員和一個飛行嘉賓坐在那裡接聽電話,這很像電臺的情感熱線,內容主要是吐槽職場,有半夜關空調的五星級酒店,有愛捏腳的老闆,有不著調的甲方,這給人職場樹洞的即視感,觀眾甚至不用看畫面,就能完成對這個綜藝的接收。這樣來說,你為什麼要看它,這種極低運營成本的視頻冠以綜藝,還是「小鮮綜」,確實有點牽強,有點耍「小聰明」。
《毛雪汪》帶火了「小鮮綜」,可以想見,這種短平快小綜藝會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另闢蹊徑搶綜藝這塊大蛋糕,光靠蹭熱度、貼標籤很難長久,「氣質」不合,小鮮綜不「鮮」。(張瑩)
來源: 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