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兩學一做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
2023-12-08 03:24:46 1
導語: 講道德、有品行,要從慎初、慎小,從小事做起。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基層黨員兩學一做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歡迎大家參考!
【1】基層黨員兩學一做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華誕之際,全體黨員通過上黨課、學歷史、接受洗禮、提高修養,共同紀念和慶祝,共同祝福偉大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蒸蒸日上!經過無數革命者的艱辛努力。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它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制定了正確的革命綱領和各種策略,為中國人民指明了鬥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
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首歌,我想,對於我們每一個黨員和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那都是那麼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的旋律。1921年的中國處於一個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黑暗時代。中國共產黨猶如春雷一般,撥開了數百年來籠罩於四萬萬同胞心頭的迷霧,它猶如漫漫長夜中燦爛的燈塔,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給人民指明了方向;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之火,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從此中華人民有了值得依託的導航人—中國共產黨。
自從鐵錘與鐮刀緊緊交織在一起,密布的烏雲中透出金色的晨曦,血火的徵程踏出一片光明天地,歷史的讚歌吟唱一個永恆的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還滿目蒼夷的大地一片青山綠水;只有中國共產黨,指引我們走向光明和勝利;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我們走向和平崛起。
95年滄桑巨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東方奇蹟,95年翻天覆地,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唱響最嘹亮的的中國夢之歌。這95年來,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飛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這95年,是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不斷艱苦奮鬥、發奮圖強的95年,是為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而不斷經受考驗、發展壯大的95年。這95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領導我們創造性地實現了由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發展,實現了中國社會變革和歷史進步的巨大飛躍。
時間的塵煙,掩蓋不了歷史的滄桑;艱難的歷程,阻擋不住前進的步伐。滄海桑田,神州巨變。95年徵程,歲月崢嶸,95年徵程,光輝燦爛。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積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執行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胸懷祖國,紮實工作,與時俱進,真正做到心繫群眾,服務群眾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以時代為己任,把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同黨的事業、國家的富強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為實現我們的偉大中國夢凝聚一份力量!
我們堅信中國共產黨人將會帶領中國人民昂首走進一個新時代,她會以日出東方的豪情向世界展示一個民族的風採,一個大國崛起的自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旋律將會代代縈繞在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頭…
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富強的必由之路
95年,長路漫漫,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中國,不斷摸索,不懈努力,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由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一條中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是進一條實現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確的道路。它的開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實踐創新。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用科學理論武裝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人民掌握並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使黨在改革開放中彰顯出巨大的政治勇氣、理論勇氣、實踐勇氣,促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時,黨中央布局謀篇,堅持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進行了系列邏輯嚴密的重大理論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發展的有力主體。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歷經95年的苦難輝煌,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更加堅定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當前農村面臨的形式變革與存在問題
當前農村面臨的形式變革。隨著農村改革發展的深入推進和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農村工作形勢和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多元化。農民生產經營活動主要是農業生產,農民的收入主要是農業收入特別是糧食收入,農民生產經營活動和收入來源都很單一。隨著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人流、物流、資金流明顯加劇,經濟社會活動根據紛繁複雜,大量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單純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逐漸減少,農民已突破戶籍和身份限制,進入社會不同行業和領域,新興的社會組織和社會活動方式明顯增加;隨著務工、經商、領辦創辦經濟實體的農民日益增加,一部分農民「精英」進入了富豪和企業家行列,群眾收入差距逐漸拉大,社會分層日益凸顯。這就給我們基層黨組織管理農民、服務農民提出了新要求。二是農村管理的民主化。從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農民自發創建第一批村委會算起,經歷近30年的風風雨雨和推進創新,農村管理民主化進程不斷深化。1988年村委會組織法試行,1998年村委會組織法正式施行。三是農村勞動力流動性強,基層組織對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削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民黨員外出務工,而基層組織對流動黨員吸納管理不夠,有的漠不關心、放任不管,有的根本沒從思想上去重視、去考慮、使大批流動黨員游離於組織之外。同時,由於外出務工人員受市場經濟的「趨利性」影響,許多中青年農民入黨積極性不高,有的雖然入黨積極性較高,但目的不純,入黨是為了撈好處、得實惠。四是農村社會管理難度強,農村黨員隊伍整體戰鬥力弱。新形勢下,農村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社會管理的廣度、深度和難度明顯加大,而農村黨員隊伍素質偏低、結構不優、整體戰鬥力較弱的問題比較突出,黨員隊伍在群眾中的影響和帶動示範作用弱化,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以上四點較為全面地總結了當前農村的突出問題。
四、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
對於一個政黨,紀律是生命線;對於一個黨員,紀律是高壓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再次強調了嚴明紀律的重要意義,提出了紀律建設的明確要求,指出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著力方向。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1、紀律是什麼,規矩是什麼?
紀律就是規則,是要求人們遵守組織確定了的秩序、執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職責的一種行為規範,是用來約束人們行為的規章、制度的總稱。
在一個組織、團隊裡,假如沒有紀律的約束,工作態度不嚴謹、上班開會遲到、早退、工作態度不端正、工作行為隨意、做事拖拖拉拉,工作秩序就會雜亂無章,工作業績將無法得到保證,工作績效也就不能產生。所以紀律對一個組織、團隊來說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大到為了國家,小到為了組織、為了單位,甚至為了個人,紀律都是必不可少的。
規矩是什麼?從宏觀上來講,規矩是黨章、黨紀、國法,還有黨的優良傳統,這都是我們全黨必須遵守的規矩。從現實工作中,規矩就是已經定下來的政策、制度、要求、辦法等等。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黨的紀律和規矩既包括以黨章為核心的成文的紀律規定,也包括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必須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做遵紀守法的模範和依規行事的表率。
規矩立不起來、嚴不起來,很多問題往往就會產生出來。事實告訴我們,一些領導幹部的違紀違法往往是從不守規矩開始的。對於廣大黨員幹部,要從守規矩開始提高黨性修養、提高職業道德素養,把自已的言行關進位度的籠子裡,這是最起碼的規矩要求,也是對個人最大的保護。
黨員領導幹部「守紀律」,就是要認真汲取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牢固樹立黨章意識,把守紀律的自覺意識浸在骨子裡、融在血液中,嚴律己、固底線、做表率。「講規矩」就是讓規矩和制度入腦入心,明白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自覺用規矩和制度校正自己的言行,認真把握好度,不逾矩、慎用權、敢擔當。守紀律講規矩是做好工作、幹好事業的前提和基礎,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也是檢驗黨員幹部忠誠度的「試金石」。紀律松馳,就會政令不暢,派生出小圈子、小團體,阻礙黨的團結統一;紀律渙散,就會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內耗,阻礙政策意圖的實現。一個黨員幹部,如果自行其是、隨心所欲,就難免「踩雷」、「觸電」、「越界」、「犯規」,甚至滑向腐敗墮落的深淵;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如果松松垮垮、自由散漫,沒有紅線和底線,就會成為「無舵之舟」、「一盤散沙」,不但不能幹事、幹不成事,而且還極有可能問題叢生、貽誤大事。
2、黨的紀律和規矩有哪些?
黨的紀律簡稱黨紀,它是體現黨的性質的黨內各種原則、規章制度、條例和決定的總和,是黨內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通俗地說,就是黨內的規矩,或者說黨規。它的主要內容包括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宣傳紀律、群眾紀律、保密紀律、外事紀律、經濟紀律和人事紀律等八個方面。
黨的規矩包括黨章、黨紀、國法,還有黨的優良傳統,都是全黨必須遵守的規矩。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政治紀律更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而國家法律是黨員、幹部必須遵守的規矩。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懂得並自覺遵守這些規矩,黨才更有凝聚力、戰鬥力。
黨的政治紀律是維護黨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則的紀律,是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與核心,只有政治紀律嚴明,才能使全黨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推動黨的事業蓬勃發展。毛澤東同志指出,「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同志指出,「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胡錦濤同志曾強調:「政治紀律是黨的最重要的紀律。政治紀律加強了,有利於中央政令的貫徹執行,也有利於減少腐敗問題的產生。」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