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趣事精選作文
2023-11-30 10:41:11 2
今天是元宵節,是過年的最後一天,一定要快樂哦!以下是小編為您推薦2017元宵節的趣事精選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元宵節的趣事
今天,是元宵節。
老師宣布下午我們搞一個學校開辦元宵節的活動,讓我們帶炊具、圓子面、餡等材料,讓我們自己動手包湯圓、吃湯圓。同學們一聽便歡呼雀躍,整個教室像炸開了鍋一樣。下午,同學們都是早早的到了,唯恐落後。同學們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坐立不寧。因為他們想上課鈴快點響。讓活動快點開始。一陣清脆的上課鈴響了,活動也就開始了。教室突然鴉雀無聲,我先拿了一杯水,把面和開,然後一步一步學著老師的樣子包了起來。由於餡被別的老師拿走了一半,所以我們每小組都只有一點點餡。本來連一根針掉地上都聽得見的教室忽然傳來了一陣爆笑聲。原來,是夏雲鵬用力過度,把餡都擠外來了。他像是長了滿臉棕色的雀斑。南邊的第2組又笑了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劉宇洋把桌子一推,把一盆沒和好的圓子面弄到了地上。於是,他便把圓子面放到桌上,誰知,他腳一滑,整盆圓子面全灑到他身上,他活像一個「春天的雪人」。有個愛笑的同學笑得前仰後翻,肚子都痛了。吃湯圓嘍!我覺得芝麻湯圓香甜、豆沙湯圓甜美,但都沒我們自己包的湯圓甜。
今天,是我過得最快樂的元宵節。
篇二:元宵節的趣事
元宵節那一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歡聚一堂,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那件有趣的事情。
元宵節那天,奶奶在包元宵的時候對我說:「這次我在元宵裡放了一枚硬幣,誰能吃到,就會一生平安年年有餘!」說完,奶奶把硬幣洗淨,巧妙的捏到了元宵裡。
開始煮湯圓了,不一會兒看見那些湯圓沸騰起來。一個個上下歡跳,仿佛是一個個調皮的孩子正在做遊戲。奶奶說:「每一個人盛六個,表示六六大順」。我看著那白滑軟糯的湯圓,口水流下三千尺,就盼著能快點吃。
「吃湯圓嘍」爺爺高興地喊著,我「嗖」地一聲衝到了椅子上,心想:我會不會吃到那個有硬幣的湯圓呢?這時,我突然發現碗裡有一個湯圓非常大!不會是什麼「陰謀詭計」吧!還是交給媽媽處理吧!我想著便把湯圓移到了媽媽的碗裡,誰知媽媽這個階段正在「減肥」,又把湯圓移到了爸爸的碗裡,爸爸說:「我才不跟你們計較呢!」說完爸爸便把湯圓放入嘴中吃了起來,忽然「鐺」的一聲,我吃到硬幣了,哈哈;爸爸大笑起來,「可惡,還我的湯圓。」我對爸爸說。「已經到我的肚子裡去了作文人網你也可以投稿,如果你想吃,請到我的肚子裡去拿吧。」爸爸風趣幽默地說道。我們全家人哄堂大笑。
過元宵節可真有趣啊!
篇三:元宵節的趣事
今天,就是一年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元宵節。元宵節這天要吃元宵、放煙火、舞獅子,非常有趣。
學校為了慶祝元宵節,決定在放學後組織我們觀看舞獅子。一放學我們就衝向操場,只聽見鑼鼓喧天,一隻黃毛皮、綠腦袋的獅子出場了。它做出各種有趣兒的動作,惹得我們哈哈大笑。突然,它猛的一下使出一招「海底撈月」,頓時四周傳來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舞獅表演到此就結束了。
晚上,爸爸買回一箱煙花。我小心翼翼的用火柴點燃了引線,便屏息凝神的望著天空……「轟」一朵「菊花」出現在夜空,接著紅、黃、綠等顏色的煙花陸續在空中綻放,真是絢爛無比1
放完煙花回到家,正趕上吃元宵,品著美味的元宵,回想著一天的趣事,那真是美妙極了!
篇四:元宵節的趣事
又是一年元宵節,街上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的景象,張燈結彩,好不熱鬧。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叫上元節,也稱中國情人節,後來,慢慢被七夕節代替了。元宵節人們不光是要張燈結彩,而且,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
吃元宵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個元宵節習俗,以前,元宵只有黑芝麻和花生兩種口味,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集市上的元宵種類繁多,五花八門,什麼水果、臘肉、巧克力都遍布市場的每個角落。
相傳,清末民初,百姓痛恨袁世凱,因此,把元宵稱為元宵,因為,元宵與「袁消」諧音,百姓是希望袁世凱能早點消失,後來,慢慢演變成湯圓了!
在古代,元宵節還有一習俗在民間流行甚廣,那便是——送花燈。本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親時,娘家人所贈送給出嫁女子的禮物,後來變成了老人送給孩子們在元宵節玩耍的物什了。如今,這個習俗已經不再有了。
走百病。走百病也是元宵節的一項民間習俗,據說,在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三五成群的出去走走,若是看見有橋洞的地方,一定要走過去。關於走百病,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為求得來年健康平安,另一種說法則是為了熱鬧,所以,才要去街上溜達的。
元宵節這個熱鬧的節日一定少不了耍龍燈,舞獅子。當然,街上車水馬龍,耍龍燈,舞獅子的人成群結隊。元宵節又叫燈節,而龍又是中國的遠古神獸,所以,這便是龍燈的由來。舞獅子一般是在慶祝或熱鬧的場地進行,當年,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哪個人不舞獅子,舞獅子的活動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智慧的人想必一定喜歡動腦的遊戲吧?在元宵佳節裡,猜燈謎是智慧的人的最佳選擇。
猜燈謎最早源於清代,相傳,清朝的皇帝乾隆皇帝非常喜歡謎語,他的一位大臣紀曉嵐也是一位善於猜謎的能手,隨後,便有了猜燈謎這一民間習俗,而且,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現在猜燈謎猜對了一般會有這樣那樣的禮品贈送。
這就是元宵節裡的那些趣事,這些有趣的習俗不但為我們的節日增添了許多喜慶的色彩,也證實了炎黃子孫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