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髮明志典故(曾剃頭的由來)
2023-11-01 15:37:44
列為看官,從今天起,筆者的《評書說掌故》正式開篇,歡迎新老朋友惠顧。
所謂「掌故」,就是古今中外歷史上,發生的大小軼事,當然是對社會有影響的事件。至於採取「評書」的方式表現,根本原因,就是怕說是抄襲別人的作品。為此,請看官放心,這裡說的故事,形式上是有「戲說」味道,但絕對是有記載的歷史真相。每個掌故及重要的情節,只要去百度問一下度娘,立刻就能見真假。
好了,下面咱們書歸正傳。
話說清代歷史上,有「晚清三傑」之說。其中為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國藩。
關於這個曾國藩是好人還是壞人,歷史上一直存在著爭議。
讚揚他的人,曾把他抬到嚇人的高度,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完人」。中國人評價「完人」的標準,是能夠立言、立德、立功。而曾國藩一生的所作所為,恰恰符合這三條標準:
立言,他留下《曾文正公家書》等各種著作,但現在還被推崇和研究;
立德,他一生謹言慎行,嚴於律己,除一妻一妾,沒有任何緋聞。
立功,當年聲勢浩大,席捲18個省市的太平天國,最終可以說葬於他的手中。
但是,反對他的人,把他作賤的也夠狠,認為他是劊子手、賣國賊,狡猾奸詐的兩面派,等等。
歷史研究,應當說是歷史學家的業務,與平頭百姓關係不大。今天我們所講的故事,就是要說說「曾剃頭」這個外號的由來。
大家知道,曾國藩有個外號叫做「曾剃頭」。在湖南話中,「剃頭」除去理髮,還有砍頭的意思。這個外號的意思,就是曾國藩愛砍別人頭,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兇神惡煞。
話說當年,太平天國運動在南方風起雲湧,清朝皇帝被攪的焦頭爛額。有人向皇帝獻策,讓在老家為母親守喪的曾國藩出山,組織民團武裝協助清軍剿匪。皇帝採納了,一紙詔書發向湖南曾國藩老家。
關於這段歷史詳情,看官們可以諮詢度娘,在此恕不多言。
曾國藩接旨立即照辦,在家鄉很快拉起了一支民團隊伍,並親自帶隊,風風火火的來到省城長沙。
到長沙之後,他在省府衙門不遠處,租了個院子,大大方方掛出了一塊牌子:長沙審案局。
按照現在的建制來說,省府衙門就相當於如今的「省公安廳」,在公安廳旁邊公然建立一個「審案局」,你說他膽子多大?
但曾國藩根本不怕,一是他手裡有皇帝詔書,叫做有恃無恐;二是他本身就是朝廷從二品官員,接近副國級,比「省廳」人官大,根本不尿他們;三是從膽量上來說,曾國藩就是曾國藩,他這輩子能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就是因為他是曾國藩。而各位看官,我們這些苦逼屁民之所以難成大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夠「曾國藩」。
書歸正傳。
這天上午,一個探子前來報告:城裡的米店被百姓砸了。
原來,由於時局動蕩,米店老闆趁機大肆提高米價,把當地居民激怒,合夥砸了門店。
曾國藩問:隔壁「省廳」的官兵去了麼?
探子說去了,但他們只是維持秩序,制止不了事端。
曾國藩沉吟片刻,立即把民團頭頭叫來,命令他帶人前往,把帶頭鬧事的人全抓起來。他特地囑咐,多帶人,拿齊傢伙,不行就打,不能吃虧。
過了好幾個時辰,派出的民團回來了,還用繩子栓住一溜「暴民」,只見暴民個個鼻青臉腫,肯定被團丁揍得不輕。
曾國藩一揮手,讓團丁把暴民押進牢房,然後叫來師爺,讓他寫個布告貼出去,就說明天上午十點,準時在集市開刀問斬,懲治暴民。
師爺有些疑惑:這些人不用審審再定罪麼?
曾國藩一擺手:亂世需用重典,不用審了,全部殺頭。
布告貼出去了,但不一會兒,審案局的門前便聚集起一大群人,都是被抓暴民的親屬,請求和曾國藩見面。
聽外面鬧得沸沸揚揚,曾國藩值得出來接待。眾人見了他,全部齊刷刷的跪倒在地,鼻涕一把淚一把的喊冤枉,懇求青天大老爺開恩,饒了他們被抓的親屬。
曾國藩高聲說道:父老鄉親們放心,這個案子我正在審理,等調查清楚了,明天公布結果,大家回去等通知吧。
大家將信將疑,但看著曾國藩一本正經的信誓旦旦,也就只好散開回家了,並且相互約定,明天一早就來這裡聽信,不能讓他們動刀啥人。
而與此同時,曾國藩也下了一道密令:明天凌晨四點準時行刑,抓的人一個不剩全砍頭。
第二天清晨,集市上哭嚎聲音連成一片,但見旗杆上,掛著十、五六個血淋淋的人頭。人們相互抱頭痛哭,但沒人敢提出去找曾國藩理論,因為怕他再動刀殺人。
大家一致謾罵:曾國藩就是強盜,就是殺人不眨眼的「曾剃頭」。
各位看官,看明白了麼?「曾剃頭」的外號,最早就是這麼來的。
故事到此還沒有完,這天,審案局門口鞭炮齊鳴,鼓樂喧天,長沙商界的老闆們排著隊走進來,高舉一頂大黃傘,抬著各種禮品,說是感謝「曾青天」保護他們的利益。
曾國藩見狀勃然大怒,並且是怒不可遏,急令部下抄傢伙,把這幫傢伙趕出門。部下用棍棒一陣亂打,把商界老闆們打得鬼哭狼嚎,抱頭鼠竄。
曾國藩揪起一個倒地的老闆,瞪圓自己的三角眼,惡狠狠的說道:今後你們這些奸商再敢欺壓百姓,看我要你們的命!
各位看官,都說曾國藩是有爭議的人,看到這裡,你應當有體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