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愛耳日宣傳語(世界愛耳日話說)
2023-11-06 00:54:00 1
3月3日是"世界愛耳日"
今年的愛耳日主題是
「關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
耳是人體信息的窗口,也是人體臟腑重要的外相。可以反映全身臟腑經絡的信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壓力增大、環境及噪音汙染嚴重,耳鳴耳聾的患病人群日趨增加。耳鳴耳聾給患者造成的困擾除了持續的、惱人的枯燥鳴聲外,還會影響患者的睡眠、情緒、工作和日常生活,嚴重者甚至導致抑鬱、焦慮、煩躁等症狀,甚至無法正常工作或自殺傾向。耳鳴耳聾治療成為世界性的難題,西醫沒有療效較好的治療方法,讓我們來聽聽嶽陽市中醫醫院眼耳鼻喉頭頸外科給出的護耳之道:
一、中醫 耳鳴耳聾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和脾、肝、肺、心等都有關係。中醫對耳鳴的論述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從耳與臟腑經絡的關係來論述耳鳴的病因病機。《素問·通評虛實論》曰: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靈樞·口問》雲: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其中提出耳鳴產生與脾胃功能關係密切,脾胃康健則氣血生化有源,脾主升清,精氣循經上濡耳竅,以維聽衡,若脾失健運,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耳竅失養,則發為耳鳴。而肝脾兩髒關係密切,七情失節,肝氣鬱結,土虛木乘,清陽不能濡養耳竅,發為耳鳴。《柳選靜香樓醫案》云:「肺之絡,會於耳中,肺受風火,久而不清,竅與絡俱為之閉,所以鼻塞不聞香臭,耳聾、耳鳴不聞音聲也。」、《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云:「假令耳聾者,腎也,何以治肺,肺主聲,鼻塞者,肺也。」及「愚謂耳聾治肺者,自是肺經風熱,痰延閉鬱之症,肺之絡會於耳中,其氣不通,故令耳聾,宜治其肺,使氣行則耳愈。」耳鳴耳聾病症分虛實,需從整體觀進行治療。個人從事耳鼻喉科臨床研究30餘年,治療耳鳴耳聾需從整體觀出發,進行綜合治療,通過情志護理消除患者恐懼,採用中藥、針灸、刮痧、按摩等調節臟腑,緩解耳鳴的症狀。
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護耳強身」小秘訣吧!
日常護理
積極治療原發病:對於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血糖,保持血壓平穩,預防突聾的發生。
良好的生活習慣:少熬夜、規律作息;穩定情緒、不要過度緊張焦慮;避免壓力太大等等,能夠有效避免神經細胞受損,引起突聾的發生。
遠離噪音:避免長期接觸噪音,長期接觸85分貝以上的聲音會造成聽力損失;建議儘量在開放環境下聽音樂,不要經常戴著耳機聽音樂。
飲食健康:少吃高鹽高脂高糖的飲食,戒菸限酒;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多吃奶製品,通過食物補充足夠的鋅、鎂等微量元素
耳鳴的中醫保健
1、 每日二次「固腎護耳操」調節臟腑,益健康。
第一步:雙手搓熱,用拇指、食指、中指指尖揉按耳廓穴位。
第二步:用雙手手掌壓耳,一壓一松,反覆10次。
第三步:點按聽宮、翳風穴,雙手食指分別點按穴位,一壓一松各20次。
二、耳穴壓豆常來做,消鳴防聾,又益壽
輕輕按壓每穴1~2分鐘,每次以貼壓5~7穴為宜,每日按壓3-5次,隔1~3天換1次,兩組穴位交替貼壓,兩耳交替或同時貼用。
三、針灸治療
採用切脈針灸,處方一般包括:腹針、臍針、董氏奇穴、手少陽經」。臨床患者多為虛實夾雜之證,切脈針灸攻補兼施,運用金針補虛、銀針瀉實。補的針刺淺,瀉的針刺深。切脈針灸脈先行,在診治疾病的同時,重點解決患者飲食、二便及睡眠問題,讓其胃口好轉,睡眠改善,抵抗力自然上升,協助身體恢復,抵抗外邪。從而治癒疾病,保健強身。
除了以上這些方法,還可以採用耳部全息刮痧、中藥足浴、足底湧泉穴穴位貼敷等方法治療耳鳴。(周振峰)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