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放風箏的人高中作文
2023-12-06 00:11:56 2
我,望著窗外。窗外,喧囂徜徉在人世的燈火間,寂靜屬於夜空。月匿在高樓的背影裡,留下一顆孤星與我的視線邂逅。真的是久違了,我閒適地凝望著夜空,黑色襁褓包裹著一顆星。
從前也曾有白毫匆匆從我眼前掠去,或是高樓上微茫的螢光,或是飛機呼嘯在風裡的翼燈;但今日我無比確信它是一顆星,沒有浮躁的流動,沒用誇耀的閃爍,只是無聲地永恆著,使人更加追念伏在父親背上,一天天數著逐漸零落的星光的日子。
我緩緩向夜空伸出手去,欲與星屑相握,餘光裡驀然察覺捷足先登的存在:幾點彩色的光,依依自都市燈海與夜幕相淬相融的黦色裡升起,朝著孤星溯遊而去;爾後似是慰藉它的寂寞,在它的身邊盤旋,翩躚,浮現著或是藍、或是紅的光色,如童話裡多色仙葩,在暗雲的土壤裡紮根,夜的舞臺上盛開,在九霄經年的長風裡旋轉,幅散著夢幻般的氣息——那是風箏!
白日裡,我曾在河邊的小徑見過人們拖著它略顯笨拙的身子。然而在銷蝕了引線與形體的夜色裡,它竟如斯美麗。是人的技巧,是天的時律,共同成就了這光影的魔術……
風箏,大概是許久前就有的了,放風箏的人也很早就出現。「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那時的風箏遠沒有今夜的五光十色;一副竹架,一張軟紙便可乘風呼嘯,扶搖穆清。而今的風箏在科技的包裝下,夜燈熠熠,點點生輝,與星辰媲美。但我想,放風箏的木柄在人們手中這麼一代一代傳承,終究是留存了不變的東西。在那細細的長線牽連的彼端的人,無論眸中映現的是軒邈的蔚藍抑或深邃的烏玄,大概都同樣保持著向上仰望的姿勢吧。是啊,凝視著風箏的動向,遙想著蒼穹的後方;享受這份對高遠的期待,對自由的嚮往,人們才會享受風箏,享受奔走時拂面的微風。這種翹候作為本能被深深鐫刻在骨子裡,淋漓宣洩在昨晨今夜呼嘯的風箏上。
人,不能喪失仰望的本能。
風箏,正是在這種嚮往中被牽引向星之方向,而人們自身也在這種嚮往中在通向未來的大道上前行。智慧愈加被發掘,能為愈加提升,從風箏今夜以絢爛的姿態翱翔中,可見一斑了。這是科技的功勞,而科技,一如向星而飛的風箏,承載著人們對光明的追慕。人們需要美麗的風箏,人們需要先進的科技,沒有風箏的夜晚難免孤守寒星的落寞,無科技的社會大概尚棲息在攢聚篝火的石洞之中。
人們的心靈,隨著科技的風箏一起,披著斑斕,向無垠的遠方延伸。
目光自高空回索大地。風箏的彼端,是人。
高在雲海間的風箏,起源也終是塵世裡最平凡渺小的人。那一張張仰天的面是鬒髮玄鬢,是鶴髮白眉?一隻只執柄的手是強壯有力,是骨瘦如柴?水波灩灩,他們信步河畔是想念著誰,是等待著誰?他們是舒懷是積鬱,是歡喜是憂傷?是我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但我知曉他們的存在。我猜不透他們的心情,但知道他們都背負著自己的故事——作為或十數或數十年存在的印記。燈火闌珊,黑夜均勻鋪展開去,吞沒了他們的形象,但他們的故事並不消滅,化作在黑暗中嚶嚶匯聚的心流。巨大無比的寂靜裡,充滿了深隱,細微,易碎的心的喧囂,唱詠,訴說……就是這萬千窸窸窣窣,填滿了這大莫與京的人間的劇本。
正是微不足道的個人,放飛這瑰麗的風箏,託舉起無限的天梯,攢聚著人類在宇宙間追索前進的力量。一切再高遠的主義,再恢弘的大計,終究不可背離最平凡的組成單位:人。
但有疑問聲在黑暗中響起:科技能探索數千光年外遙遠的星球,卻無法讓大地上的人們歆享數千英尺上的星空璀璨。科技力量的強大伴隨著地球的破壞。是否科技已然背離了人們,人們是否還要駕馭這隻風箏?駕馭風箏,難免被引線勒傷了手。科技的傷害亦是如此。但人類既然選擇了自己的科技之路,便應當心存承受痛苦的覺悟與信心,自信是人佔據著主動。失了操持的手,風箏唯有在高處凜冽的瑟風中漫無目的漂流,最終掛在黎明時分老樹的枝杈,再沒有輝映星光的驚豔,而科技,也離不開人的牧束。
從萬千思緒中遁出,我回眼望,夜色未央,風箏卻已歸返無蹤,留下微星孤明,似是靜待著下一撥星下放風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