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戴珊家族五姐妹誰最美(吊打卡戴珊家族)
2023-04-17 13:28:20 2
前幾天,偶然在微博看到一則消息:
劉嘉玲私人收藏的「天價」卡地亞皇冠,被故宮借去做展覽了。
這隻1906年的鑽冠,嘉玲姐買下後曾戴著它拍過照片,還興奮的說:「對那個皇冠一見鍾情,已經買了,多少錢就不說了。因為那個皇冠好難得,是1906年出品的。」
而被問及斥巨資置下名貴珠寶,老公梁朝偉的態度如何時,她的回答更是羨煞眾人:「他的嗜好跟我完全不同,他覺得女人戴珠寶美就行,而我是他最美的珠寶。」
很巧的是,七月初的時候Fa姐去了一趟北京,正好有去看這場「卡地亞X故宮:有界之外」的聯名珍寶藝術展。
800多件來自卡地亞典藏和故宮博物院提供的展品文物,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匯集於這古老宮殿裡。
行走在其中,真的很容易迷失在這珠光寶氣的迷幻光影裡……
然而在一大堆歐洲皇室貴族的私人定製裡,唯獨一張中國女人的照片,與一襲華麗的中式旗袍,吸引了Fa姐的注意力。
她就是黃蕙蘭,一個在100年前就懂得用卡地亞定製翡翠,來搭配精工細作的中式旗袍的女人。
100年前最受追捧的時尚博主
如果放在今天,黃蕙蘭差不多就是火遍全球的「富二代時尚博主」。
1893年出生於下南洋的印尼華僑首富黃家,其父是當時有名的「糖王」黃仲涵,那這個黃家到底多有錢呢?
- 1921年,倫敦, 28歲的黃蕙蘭
在黃蕙蘭3歲時,黃父曾贈她一枚80克拉的鑽石掛在胸前當做玩具。要知道08年梁朝偉、劉嘉玲大婚時,那枚價值2280萬的「鴿子蛋」鑽戒,已經是12克拉的鑽中極品了。
這樣一件「童年玩物」,足以窺一斑而見全豹,黃家當真是富可敵國呀!
而要想成為最頂尖的「時髦精」,僅憑有錢可是不夠的。黃父是印尼第一個剪辮子的中國人,而黃母則是印尼中國城內的頭號美人,可以說金錢、眼界、基因,這些「造星要素」黃蕙蘭都有了。
從小在珠寶華服裡長大的富家女,對時尚有著天然的嗅覺與敏銳。
當時北平和上海,流行的是法國料子做的素淨旗袍,清一色H型寬鬆的樣式。這在迷戀奢華氣氛的黃蕙蘭眼中,素雅有餘、精緻不足,於是:「我開始選用老式繡花和精緻的絲綢,用中國傳統式樣的特色來製作我的服裝。」
她形容街上那些千篇一律穿洋布的女郎:「她們不懂得本國絲綢之美的價值,不懂得那種地道的中國手藝是如何精彩絕倫的。」
據說,宋慶齡跟著孫中山北上之前,一直是上衣 裙裝的兩件式袍褂。後來有一次,她暫住黃蕙蘭在北平的宅子時,被黃蕙蘭衣櫥裡各式各樣華美的旗袍給驚豔到了,然後經過黃蕙蘭的指點,才有了她後來眾多經典的「旗袍style」造型。
- 2015年義大利版的《VOGUE》內頁
上至總統夫人,下至喜歡時髦的上海女人,無不把黃蕙蘭視為「第一街拍偶像」。而她們對於「黃蕙蘭風」,究竟能痴迷到什麼程度呢?
有一回她大冬天的去上海,因為皮膚病不能穿絲襪,只能光著腿穿旗袍。結果第二天,滿大街的上海女人都在寒冬臘月裡將襪子給脫掉,即使凍得直哆嗦,也要學穿「黃蕙蘭同款」。
而在大洋彼岸的歐美時尚圈裡,黃蕙蘭的名字總是和宋美齡一同出現,是最能代表民國時期中國女性審美與潮流的人,也是美國《VOGUE》雜誌評選出的「1920-1940年代中國最佳著裝女性」。
咱們一開頭提到的那件綠色絲綢旗袍,就是黃蕙蘭本人在上世紀30年代的私服。後來她贈送給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作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旗袍文化的珍貴藏品。
為了愛情一擲千金的外交官夫人
看到這裡,不免會心生疑惑: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姐,即使再會穿衣服,憑什麼讓宋慶齡住到她家去?又憑什麼能夠火到美國去?
因為她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她就是「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籤字」的20世紀初中國駐英、法大使顧維鈞的夫人。
當然,這位蜚聲國際的中國外交官,前後一共有4位夫人,黃蕙蘭是第三任,也是對他事業做出貢獻最大的一位。
黃蕙蘭十幾歲便往來生活於巴黎、倫敦、紐約等大都市,精通英、法、荷等六國語言,結識了非常多的社會名流,可以說是極富外交天賦。
她曾驕傲的說:「如果你能想像一位中國摩登女郎的模樣,那就是我!」
那一年,正在義大利盡情遊玩的她,突然被母親急召回巴黎,說是:「巴黎有一位對你有興趣的先生在等你。」
這位先生,就是當時32歲的顧維鈞。
顧維鈞是在黃蕙蘭姐姐家做客時,偶然看到鋼琴上的一幅黃蕙蘭的小像,便立馬對照片中的女子心生愛慕之情。
而見過大世面的黃蕙蘭,對顧維鈞的第一印象卻很差,不會跳舞、不會騎馬,連汽車也不會開,跟她在歐洲結識的青年才俊們相比,實在差太多了。
但顧維鈞卻並不放棄,不僅每天差人送花,還時常用外交特權的的車輛和司機,帶著黃蕙蘭進出各種特殊場合,一口流利的法語更讓她刮目相看。
本就愛慕奢華的黃蕙蘭,非常享受這種特權待遇,她心想:「這種榮耀與特權,是爸爸花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
所以很快的,黃蕙蘭就決定嫁給顧維鈞,成為她夢想中的「外交官太太」。
在那個戰爭年代,國家的外交經費十分拮据,婚後顧維鈞在外的往來應酬,基本上全部仰仗於黃蕙蘭豐厚的嫁妝與家底。
黃蕙蘭有錢,並且捨得為顧維鈞花錢。再加上她同樣擁有一顆愛國之心,她覺得外交場合就是國家的門面,便自掏腰包重新裝潢了破敗的中國駐巴黎大使館。
各種從國內花大價錢購買運過去的家具、器物、古董,將大使館裝的極富中國特色,只為了一句「不能丟大國顏面,我們是中國的展覽櫥窗」。
同時她也享受著與顧維鈞一同,參加白金漢宮首次宮廷舞會、與英國國王握手、出席美國杜魯門總統就職典禮……遊刃有餘的週遊於各國政要名流之間,這些歷史性時刻給她帶來了至高的榮耀感。
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她出席白金漢宮首次宮廷舞會,穿一身沃斯高定的禮服裙,再配上一頂卡地亞定製鑽冠的經典造型,在此後的一百年間不斷被各國媒體重複報導。
而在100年之前,她竟然就懂得在旗袍外面加一件香奈兒的外套,或者一件華貴的貂皮大衣,這些造型在今天看來依舊是不過時的。
即使站在英王喬治六世的王后身邊,氣場也並未被壓低半分,各國媒體的鏡頭都對準這位美麗的中國太太,更被當時的上流外交圈稱為「遠東最美麗的珍珠」。
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也要「體面」
黃蕙蘭有錢又有主見,再加上時尚品味備受上流社交圈吹捧,在一些外交場合上的受歡迎程度,甚至蓋過了顧維鈞本人。
而顧的骨子裡,又有點傳統的大男子主義,便對愛出風頭的太太日漸不滿,黃蕙蘭在回憶錄裡說:
「他娶妻子拿她當作家庭中的一件裝飾品,就像一把安樂椅,當這把椅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時,他便會感到厭煩和氣憤了。」
有一次在華盛頓,她患上了流感,顧維鈞走到她的門前,她急忙說:「你別進來,會傳染的」。然後,顧就真的只是「哦」了一聲,便走開再也沒進去問候過一聲了。
所以慢慢的,顧維鈞心裡有了其他女人,是他在麻將桌上的牌搭子,也是同樣著名的民國名媛——嚴幼韻。
就連張學良都曾說過:「顧、嚴二人,他倆就是公開的秘密。」
驕傲如黃蕙蘭,哪裡能忍受這樣的羞辱,她感到憤怒,卻也要維持一貫的「體面」,便主動向顧維鈞提出了離婚,終結了這段36年的婚姻。
- 顧維鈞與第四任太太嚴幼韻
和黃蕙蘭離婚後過了兩年,顧維鈞就娶了「最美小三」嚴幼韻,成就了一段「偷情人終成眷屬」浪漫愛情故事,並廣為流傳。
而我們回過頭來看黃蕙蘭的這一生,真的就是為了「體面」二字。
在兩人還沒離婚時,曾經歷過倫敦大轟炸,當時她讓一家人全躲進了防空洞,自己卻在使館樓上正襟危坐,堅持著:「我不願使館被炸時活埋在防空洞,要死我也要體面地死在樓上。」
63歲時主動選擇與變心的丈夫離婚,此後她一個人在紐約曼哈頓的高級公寓裡獨居了30多年,乾乾脆脆、不牽不扯,沒罵過一個髒字。
甚至在自傳裡,提都不提嚴幼韻的名字,只是大氣的評價顧維鈞:「他是一個可敬的人,中國很需要的人,但不是我所要的丈夫。」
自小好強愛國的她,哪怕是在獨居的晚年,屋內依舊擺滿了她與顧維鈞出訪各國的照片。有人說她還愛著那個男人,不如說,她是在緬懷自己美麗又寂寥的前半生。
曾經為了愛人、為了國家,不惜一擲千金來維護國家的形象,卻換得晚年獨自一人終老,她或許有遺憾,但絕無恨意,也從不抱怨。
擁有過廣廈華服,也歷經戰爭離散,黃蕙蘭「毫不克制」的一生是盡情的、自由的、體面的,她的美麗從來不是誰手中的玩物,她是引領一個時代潮流的風華正茂。
她的財富、審美、行動力,以及自由不羈的靈魂,放之今天這個時代,亦是首屈一指的女性先鋒。
但「驕奢」如她,從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國難當頭,她仗義疏財,用一己之荷包,撐起國之顏面,更為公益事業慷慨解囊。將一場對奢華的追逐,轉而變成「為富且仁」的利他心。
1993年12月,黃蕙蘭在自己百歲壽辰當天離開了人世。
百歲百年亦是一種圓滿,這是她最後的體面。這顆「遠東最美麗的珍珠」,終將永遠閃爍。
部分圖片 / 網絡
責任編輯 / 眠去
編輯 / joj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