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教學能手(渭南市教學能手張俊)
2023-05-01 07:04:33 2
張俊張俊,渭南市華州區城關中學物理教師。渭南市教學能手,渭南市優秀班主任,渭南市送教下鄉講師團成員。曾在「一師一優課」活動中獲省級優課,「實驗說課」活動中獲省級三等獎。
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根據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以及我校相關教學安排,在線教學成為最主要的教學方式。這對於長期習慣了面對面授課的我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於在線教學,如何進行在線教學的準備、如何開展在線師生互動、如何保障在線學習效果,成了備受關注的三個問題。目前,本人初步嘗試使用「教育公眾號 QQ 直播課堂 七天網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期間也出現了很多困惑和問題,得到了老師們的指導和幫助,現將初步實施情況整理如下:
一、如何進行在線教學準備?
1、課程資源的收集。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平時在校教學時,我們就強調重視實驗教學,而特殊時期,為了讓學生體驗真實的實驗過程,通過網絡資源搜集大量實驗視頻,對其進行剪輯、再編輯並加入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線上也能開啟探索思維。另外,其他的教學資源如:任務清單、教學課件以及在線作業、試題、各種類型的拓展學習資料都在線上教學開啟之前不斷完善。而且為了便於學生開啟下學期新課程學習,提前在網絡上下載電子版教材,並共享到平臺上供學生學習使用。
2、線上網課的錄製。
接區教研室安排,我校承擔第二大學區三個學校的網課錄製,作為學校的骨幹教師,我承擔其中五節網課錄製。剛接到任務時,我選擇使用「EV錄屏 快剪輯」電腦版,無奈家中電腦太舊,硬體不足,網絡卡頓無法正常進行。情急之下,我又嘗試使用「手機自帶錄屏 快剪輯」,首先將PPT導入手機的WPS,再用手機錄屏錄製視頻,最後用快剪輯進行編輯,剪掉表述囉嗦的部分、有噪音的部分、停頓過長的部分,上傳至教育公眾號平臺。手機大家都比較熟悉,簡單易操作,音質受外界環境幹擾弱,用起來也比較得心應手。
3、教學平臺的篩選。
線上教學開展前一周,學校通過QQ群對我們進行了培訓,各種各樣的網絡平臺各有利弊。到底使用哪一種方式?授課需要考慮設備的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學生硬體的實際情況,鑑於本校大部分學生居住於農村,網絡信號不穩定,並且部分還用的流量耗費太大,我們決定採用「同等效果,平臺取簡不取繁,視頻能壓儘量壓」的原則。通過反覆測試QQ群、微信群、釘釘、騰訊課堂、天天微課、小管家、七天網絡等各類網際網路教學平臺,最後決定通過「公眾號 QQ 直播課堂 七天網絡」四者交互使用的方式進行授課。
二、如何開展在線師生互動?
1、課前互動------下達任務清單。
很多學生反映自己在線學習缺乏目標引導,為了支持學生有效開展在線學習,每節課前通過QQ群布置導學任務單(包括導學案和課堂筆記),約定在線學習時間,強調學習的重點,在學習中,同學們學習基礎不一致,為了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區分了基礎任務與拓展任務。
2、課堂互動-----直播答疑解惑。
課前讓學生提前通過「華州教育」公眾號平臺按時觀看提前錄製好的網課,這樣可以節省直播課上知識的講授,將直播時間用於重難點的突破和開展師生互動、答疑解惑。直播平臺有很多,嘗試對比之後,我選擇採用釘釘直播。在學生觀看完網課之後,對學生進行線上集中授課,主要針對本節課知識點進行串講,中間藉助習題展開討論與分析,強化和鞏固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在此期間,通過「舉手動作」,「明白扣1」,「不懂扣2」與學生進行互動,調節課堂氣氛。其次,通過「連麥」功能,讓學生提出自己本節課的疑惑並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3、課後互動------QQ群「班級小老師」。
為發揮優等生的帶頭作用,班級延續上學期的學習小組,每天有兩個小組長在QQ班級群裡講解本組成員提出的疑難問題,扮演「班級小老師」角色。方式多樣,可採用錄視頻發QQ群、QQ語音通話、QQ直播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生生互動。
三、如何保障在線學習效果?
「到底有沒有在學?到底學得好不好?」在線教學最讓人引發質疑的就是如何監控學情?我採用的辦法是:「課堂考勤打卡----課後作業反饋----周末在線檢測」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網絡課程不同於面授課,對學生的考勤管理相對較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每次上課前一天,均通過QQ群@到每一位同學,提醒上課時間。上課當天也會請各班課代表再次通知本班學生,以免遲到缺勤。同時在QQ群和釘釘群進行籤到籤退,釘釘直播平臺每次也會全過程記錄學生在線學習的時間,為課堂考勤提供了保障。對不按時聽課、早退者予以記錄,制定了相應的懲罰條例。
課後通過QQ群布置多樣式作業。包括練習作業、記憶性作業、筆記整理、手抄報,來檢測學生當天學習效果,並讓學生進行線上提交,老師及時批閱。對於學生的問題,用紅筆標註,並給予語言性的鼓勵。而且在QQ群裡設置優秀作業欄,進行優秀作業展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線教學無法做到堂清、日清,我覺得至少也要做到周清,因為積壓知識太多,不易消化。為此我也在不斷尋找適合在線檢測的軟體,最後同事推薦使用「七天網絡」平臺,這個平臺可以設置考試起止時間,客觀題學生在線作答系統自動批閱,老師只需批閱主觀題,而且批閱結束後,系統會自動總分,並對每題學生作答情況進行分析。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教師的批閱時間,有利於開展試卷評析。而且學生在學生端「小七學伴」上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作答分析,便於學生查漏補缺。
通過近一個月在線授課,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在線教學的方式豐富,可以靈活運用,不必拘泥於某特定形式,可將多個平臺有機融合,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個人認為「錄製微課 在線直播」的翻轉教學模式是較好的方式之一,但是如何能保障教學質量,督促學生觀看直播時「人在心也在,教學效果不走樣。」值得我們大家研究。
3、及時發布學生學習打卡情況、測試成績,及時催促其完成各項任務,收集學習數據,這種管家式的在線教學管理有利於更好的提高在線教學效果。
4、大面積線上教學,教師和學生都是初次接觸,基於硬體和技術的缺乏,短期內難以熟練使用,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
總之,無論教學手段如何更新,教師的職責永遠都不會改變。我們要做特殊時期的「逆行者」,迎難而上。技術是冰冷的,但教育是溫暖的,讓我們師生協作,共同探究適合自己的線上教學新模式。
編輯:王波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