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畫山水畫教程(教程一篇文章讓你輕鬆學會山水畫)
2023-04-30 20:09:17 2
一、水的畫法
山水畫中,水的表現方式上主要有勾水、留白、染水和倒影法四種。
勾水法就是以墨線勾勒水紋。行筆要流暢舒展,具有動感。線條要虛實結合,筆斷意連。
勾水法變化多樣,如湖水常用魚鱗紋,溪水常用洄流紋,怒濤常用虎爪紋,巨浪則用反卷紋。俗話說:遠人無目,遠水無波。畫水紋時要注意近波較大,遠波較小,再遠則無波的原理。
右圖:
湖泊浩淼,平波瀰漫。可用平線紋或魚鱗紋勾畫水波。
具體步驟:
1、 畫前景土岸。
2、 畫湖邊樹林房屋
3、畫湖中小船。
周澍岐《祖國江山多嬌圖》
4、畫湖水,略勾水紋即可,不用將畫中水面空白佔盡,大面積湖面乾脆留白。
畫小溪:
1、確定水勢,先畫山石取水勢,以蜿蜒為上。
2、蘸淡墨,沿山石周圍進行點染,確定水域。
3、淡墨勾水紋,中鋒運筆,虛入虛出,感覺流暢輕快,順水勢勾,不可遲鈍、板結。
4、水紋、洄流紋線條宜前實後虛、前粗後細。
5、用淡墨點染,留白處即為波光。水紋、洄流紋有疏有密。
小樹、叢樹和樹的整體畫法
小樹的畫法
一、概括地以兩筆畫出樹幹,不要去畫具體樹枝。
二、用 某一種點葉法點出兩側葉子。
遠樹的畫法
遠樹不能像近樹畫得那樣具體,基本要點如下。
一、樹越遠越概括,樹的種類也越趨單一。樹幹要簡為一筆,甚至可以簡約為僅以點來表現。
二、樹種宜取單一,即使有雜樹相間,也儘可能在統一中求變化。變化過多,會顯得瑣碎。
三、用水墨圓點、橫點等畫出樹葉。
叢樹的畫法
畫法要從簡到繁:
一、先用重墨中鋒向側上方畫出主枝。
二、再以破墨法,趁溼用稍淡墨畫出小枝。
三、再以更淡墨畫出後邊小樹。
這種先濃後淡的畫法能畫出濃淡相間的效果。畫熟了,也可以用隨濃隨淡的畫法一氣呵成。
四、根據小樹間大體關係加畫另外小樹。
五、加畫其它小枝。
六、蘸赭紅(紅褐色)點葉法畫出樹葉。
樹的完整畫法
一、先畫樹幹,留出空位勾次幹,並大致定出樹的傾勢,注意樹幹下粗上細,但兩者不能差得太遠。
二、畫出小枝,並皴擦樹幹。一般皴擦用墨要比勾畫線虛淡一些,這樣可使樹幹有厚度,輪廓也不顯單調。以上步驟完成以後,樹木主體已具大形。而後可根據畫面需要發展成以下幾種樹形。
三、(1)添夾葉成夾葉樹。
(3)稍加點葉成秋木。
樹木組合
一、二木成雙。
兩棵樹組合在一起,要有高有低、有分有合、有爭有讓。
二、三樹成叢。
三樹組合要根聚而冠分,葉形豐富多樣,
三、五樹成景
五棵樹要穿插組合,有前有後,有正有攲,實中有虛,虛中見實,虛實相生,韻味十足。
樹根的畫法
樹根是樹的基礎,根盤得穩紮得牢,樹才能長得旺長得好。
自然界樹根有露根和藏根兩大類,露根突出地表,藏根埋在土裡。露根又分為懸崖式和平地式。決定樹根藏露的原因主要有幾種:一是土質好壞。在土地肥沃,土多石少的情況下,樹很少露根。而在土地貧瘠,石多土少的情況下,樹根外露較多;二是樹的種類差異。北方的松樹、柏樹、銀杏樹、胡楊樹,南方的榕樹、梅樹、水杉露根的多。而其他樹種露根的少;三是樹齡長短。一般來說老樹年歲較久,土壤長期受到雨水衝刷,露根的就多。而小樹幼樹露根的就少。在畫面中,畫不畫、怎麼畫露根要依根據創作的需要來靈活處理。
露根的形式千姿百態,長短不一,高低不一,粗細不一,穿插交錯,有的直接連在樹幹上,有的似斷還連。懸崖式露根比較明顯,因為扒抓在石壁之上石縫之間,大多彎曲盤旋,猶如巨龍之爪,緊抓地勢,根頭上揚,根尾下鑽,蒼勁有力;平地式露根一般比較平坦,部分根系裸露於地表之上,宛若盤地遊龍一樣,曲折盤繞,古樸龍鍾,有特殊的美感。
藏根型樹根埋在土裡,但可使土地隆起如壘如拳,以增加地形樹勢的變化和氣勢。
畫樹根多採用焦墨幹皴,有時也可用滾筆或逆鋒枯筆,這樣才會顯得老辣蒼勁。因為樹根多附著在山石上,所以根與石的銜接要自然,不要懸空,筆道不要多,要簡潔明快。要畫出盤根錯節,交錯之處要自然連貫。自上而下,墨色可由濃到淡,筆道由粗到細。注意樹根應牢牢抓住山石,落筆後使人感覺是渾然一體。
畫露根時要注意:(1)土厚露根少,土薄露根多;(2)近景近樹露根多,中景遠景遠樹露根少;(3)生於平坡原野之上的樹露根少,長於懸崖絕壁臨水之地的樹露根多:(4)古樹老樹露根多,小樹幼樹露根少;(6)露根要分簡繁。叢樹之中,偶用一株露根以破平板非常巧妙。而株株露根就很怪異;(7)樹根走向為向心輻射,成風車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8)樹根要與樹勢相配合,重要的是比例適當,重心要穩,不能頭大根小,頭重腳輕,或是看似即將歪倒。
樹幹的畫法
樹怎麼畫?樹木種類繁多,形狀也千差萬別,但每株樹都是由枝、幹,根、葉構成,則毫無例外。因此,學畫樹應從單株畫起,了解了一株樹的結構及其畫法,則易觸類旁通,千株萬樹不難從筆下表現出來。
山水畫畫樹的順序,一般是先立幹,再分枝,後露根,最後點葉。樹幹、樹根與大枝常用雙鉤墨線表現,小樹與遠樹則用單線。在寫意山水中的畫樹,也有用粗曠的單線,從枝到幹一氣呵成,不拘於成法的。
先說樹幹的畫法。
立幹以取勢,主幹的基本傾向,決定了一株樹姿態的正、斜、直、曲、臥。山水畫畫者下筆之前,應對樹的基本形態腹有成稿,然後從上向下乘勢落筆,把它定下來。
畫樹幹大體有五個步驟:一是起筆;二是勾勒出樹幹的大體形態、走向和與主枝的交接處;三是稍加皴法,畫出樹幹的陰陽向背;四是完成皴法,畫出樹幹的紋理;五是用墨或墨加彩暈染出樹幹的明暗。畫樹幹宜用中鋒,以使樹幹圓勁挺健;也可用逆鋒,以表現老樹老辣蒼勁的質感;一般不用側鋒,因側鋒不易得勢見力。運筆要加強頓挫轉折,才能矯健多姿,富有生氣。用墨宜稍談,畫成之後,用濃墨在背陰處略加破醒,樹的精神就出來了。
畫樹幹要注意表現樹型特徵,有些樹幹要用皴法,才能區別出來,如松樹用魚鱗皴,梧桐用橫皴,柳樹用人字皴,柏樹用繩皴破,椿樹用直皴。
可在畫完輪廓線後,加以被擦。畫樹幹的輪廓線不要一筆到底,主枝生長處、交叉處要預留位置。老樹的樹枝上常有大的節疤,可先把它畫出來,然後依疤痕畫兩邊的輪廓線。
松樹的畫法
松樹是山水畫中應用最多的樹木之一,無論是曠野還是山巔,都生長有松樹。松樹還可以作為主體形象表現。畫松樹應先抓住三大特徵:
一是樹的枝幹有塊鱗形裂紋;
二是枝幹如遊龍,橫向伸張;
三是樹葉退為針狀。
作畫時
步驟一: 先畫樹身,勾出樹幹。而後畫樹枝,畫枝可取用左右橫勢,開長舒展。通過高低、長短、曲直的變化,就能寫出松樹婀娜多姿的體態。用狼毫筆調中等墨色,用有變化的中鋒線條勾出松樹的輪廓。
步驟二:畫出樹幹的陰陽向背和樹皮紋理。調中等墨色筆尖蘸濃墨側鋒皴擦松樹幹紋理, 即畫魚鱗皴,魚鱗皴要有大有小、虛實的變化,不宜過大,否則樹幹會顯得鬆散。皴擦要一氣呵成,以求氣勢的暢達。注意松樹幹前後陰陽面的的墨色變化和質感的表現。
步驟三:勾勒松針。松針的組成歸納起來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輪形,一種是扇形。輪形為松針聚集在一個中心點上,形成一個「圓輪」,因為形態較為固定,所以變化受到限制,表現力沒有扇形那麼強;扇形為左右展開,舒展的幅度較大,表現較為自由。先用濃墨勾松針、樹身上的藤條,並隨手點上苔點,後用淡墨染松針並注意疏密變化。
步驟四:用羊毫筆調花青染松針,用淡赭墨染松樹幹,最後調點苔收拾整理完成。
松樹生命力旺盛,在貧瘠的山崖上也能生長,這是發達的根系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畫好松根有助於松樹神態的體現。松根要多盤曲緊扣山崖。
樹葉的畫法
一、樹葉畫法分類
國畫山水畫中樹葉的畫法,主要可以分為點葉法和勾葉法,另外也有點勾相結合的畫法,如介字間雙勾點、椿樹間雙勾點,以及既不是點葉也不是夾葉畫法的松針類畫法。
1、點葉法
點葉法是用粗、細和乾濕濃淡的沒骨點聚集而成。點葉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介字點、個字點、梅花點、菊花點、胡椒點、柏樹點、松針點、平頭點、仰頭點、攢三聚五點、垂藤點、大渾點、小渾點等等。
2、夾葉法
夾葉法是用勾勒線條來表現樹葉的一種畫法。沒有什麼深淺、乾濕、濃淡的區分,而是根據畫面周圍的筆法協調而定。多用於表現闊葉類樹種,如樟樹、梧桐樹、椿樹、槐樹等。夾葉法除了寫實性畫法外,常以一些固定的符號組合來表現對象,主要符號有圓形、三角形、菱形等。
3、松針類
二、具體畫法
1、點葉法舉例
點葉法從用筆上看,不外圓、尖、橫、直四種。
一是圓筆型的:
(1)胡椒點為密集的圓形小點。最好用微禿的毛筆畫,落筆時筆鋒直摧紙面,迅速提起,有節奏地點下去。從墨色的濃淡中求得變化。胡椒點、梅花點要方中帶圓,且不可太圓。
(2)梅花點與鼠足點,由五點聚成一個小單位,其狀如梅花或鼠足,然後由許多小單位交錯排列而成。梅花點下筆重,收筆輕,鼠足點下筆輕,收筆重。
(3)細於胡椒點的稱怕葉點。
(4)由三點組成一個小單位稱攢三點;五點組成一個小單位的稱聚五點,合而用之者稱攢三聚五點。
二是尖筆型的:
松葉點由八、九筆或更多的筆劃,組成上仰的扇形小單位,一般由中間一筆畫起,先左後右。每個小單位參差交疊構成一大片樹葉,需注意濃淡的變化。
(2)介字點與個字點葉形下垂。每個小單位形如「介」字或「個」字。可有兩種畫法:一種落筆輕,收筆重,畫樟樹、捕木等就採用這種點法;一種落筆重,收筆輕,如竹葉畫法,要有參差交疊與濃淡變化。
(3)仰頭點與垂頭點為上仰或下俯的弧形短線,下筆收筆都輕,中間略重。筆劃之間要參差交疊;富於變化,不能整齊排列。
(4)椿葉點用於表示羽狀複葉,可由五、六片以上羽狀複葉,作星形放射以組成一個單位。先畫羽梗,向四周參差分布,再點羽梗兩邊的小葉片。
三是橫筆型的:
(1)平頭點為水平短墨線,用側鋒臥筆畫出。為了避免筆線的尖鋒外露,下筆時可略帶逆鋒,使筆跡有鈍拙之趣。筆線排列須參差不齊,並有墨的變化。
(2)大混點與小混點為橢圓形墨點,用筆與平頭點相同,只是筆頭含水要多,落筆紙上稍作停留,使產生自然的墨暈。點形肥大的為大混點,略小的為小混點,常用以表現雨中稠密的樹葉。宜用羊毫筆畫,筆頭上蓄水多些。
四是直筆型的:
(1)垂葉點為垂直短線。畫時注意藏鋒,注意排列須參差不齊,墨色要有變化。
(2)尖頭點比垂葉點短,用墨上輕下重,常用以點苔。
(3)垂絲點比垂葉點長,落筆上重下輕,可參以顫筆、枯筆,使之虛靈有致。其他還有種種變法,如混點一般是水平排列的,但也可豎直排列,稱為「直筆混點」;而梧桐點,則是小混點按個字點的排列方法組成;國畫畫水草可用垂葉點作較整齊的橫行排列,用筆上輕下重,也可用垂頭點側成斜式作橫行排列,下筆重,收筆輕。
2、夾葉法舉例
一是尖筆型的:
這類夾葉的畫法,是根據各種樹葉的形狀特徵,把它變化為簡單幾何圖形如三角形、圓形、菱形及這幾種形狀的組合,具有象徵意味,有濃厚的裝飾風格。
二是寫實型的:
即按自然界中某些樹葉的形狀,如實地勾勒描繪,如梧桐葉、槐葉、棕葉等。畫夾葉,勾線要靈活,要有層次,力戒平板呆滯。應根據畫面的不同風格,或粗,或細,或巧,或拙,要與整個畫風協調一致。
三、需注意的問題
1、點葉法看似簡單並不簡單。
點葉法是山水畫的重要技法之一。其難度不下於線條,從點子上即可看出一個畫家的功力,故對此不可輕視。
點葉法的難度主要有三點:
一要注意點子之間組合關係。既要注意點子與點子、點子組合與點之組合之間的聚散、疏密、濃淡、虛實關係,也要注意它們之間的穿插、顧盼和照應。
二要注意點子的用筆方法和力度。要點點中鋒用筆,正鋒直下,渾厚飽滿,力透紙背。各種點的用筆要強調寫的動作,尤其介字點、垂藤點、大小渾點等用筆如同寫字,筆道遒勁飽滿,行筆穩健而忌浮滑。
三要注意墨色濃淡變化。調墨技巧在於毛筆本身墨色的變化。一般情況下,首先將筆身調成淡墨,然後將筆尖蘸上濃墨,並使其自然滲化。點葉時,自濃而淡,依次變化十分自然,用盡筆中墨色後方可換墨,不可中途重新調墨。當然控制好筆中水分是同樣重要的,水分太大則調成一灘死墨,水分太小點葉會幹枯、火燥,缺少茂盛樹木所應有的飽滿和水氣。
2、夾葉法用時要因地因時制宜。
(1)夾葉法一般用在畫近景和獨立單一的樹上,遠景和叢樹雜樹不易全畫夾葉,否則過於刻板。宜於點葉、夾葉參雜互用,否則樹葉淺薄沒有濃鬱的感覺。
(2)夾葉法用筆更鬚生動、活潑,墨色變化自然,稍不注意極易出現平板呆滯的結果。
(3)夾葉法在寫意山水中多敷淡彩,在工整的山水畫中常填重彩。重彩設色要注意把顏色點在勾線中間的空白處,不要把墨線蓋掉,重色填好後,再用淡色在未填到的空隙處染一染,使色彩連成一片,不至有破碎之感。夾葉法設色常用石青、石綠、藤黃、硃砂、赭石等,可根據季節與氣候的不同選用。要注意夾葉法用筆用色與樹枝和全畫要保持統一,要根據樹枝和全畫要求協調用筆敷色,並要根據所畫的季節加以區別。
樹的畫法之一
樹枝畫法
1、樹枝結構分類:
一為向上升長的類型,傳統的畫論中稱為鹿角枝,這種類型最常見,如柳樹、相思樹、 樟樹等;二為向下彎曲的類型,稱為蟹爪枝,如龍爪;三為平生橫出的類型,可稱為長臂枝,如松、杉、木棉等。亦有介於前述兩者或三者之間的形態。
2、樹分四歧
樹是山水畫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樹的種類形態非常複雜,但主要規律是「樹分歧(枝)」,畫樹最難分出四枝,因為在平面的紙上,樹枝向上下左右發展較易,而要畫出向前向後(向畫面縱深)發展的樹幹就不容易了,也就是說在畫樹的時候,樹枝有左右橫出,也要有前後出枝。切忌如同魚骨,二二並生,缺乏錯落的風致。
3、注意布局
一是選擇最美的樹幹與最合適的角度;二是先把主幹粗枝勾好,再加細枝;三是注意樹枝疏密與氣勢的安排,可略加取捨,小枝與樹梢可大膽的捨去;四是每一樹枝都要與樹幹或粗枝連接,不能凌空生長;五是而樹枝越長越細,不能把樹梢畫粗或枝粗幹細,違反植物生態;六是注意用筆,樹枝一定要挺拔優美,不能無精打採。
4、繪畫順序
要從簡到繁,先畫出主枝,再畫小枝,並根據主枝走向和小枝分布的大體關係,決定是否再添加小枝。繪畫時,樹幹和主樹枝用中鋒重墨向上畫出,小枝用墨較淡,筆鋒向上,偶爾向下。
要先畫重墨樹枝,後畫淡墨樹枝,分清樹枝前後。在具體繪畫時,可根據具體情況一邊畫重墨樹枝,一邊畫淡墨樹枝,隨濃隨淡,一氣呵成。
山體畫法之三
1、山體外形
在國畫中山體外形分為峰、巒、嶺、巔、崖、澗、溝、壑、崗、丘、峪等,有因坡度起伏、連綿不絕、千姿百態的山勢和朝暉夕陰、風雨雲霧、四季更替的變化流露出來的自然美,故畫山體之前必先遠觀山形,然後再近看細部。 2、山水構圖
(1)三遠法
「三遠法」是畫家創作時採取的視角。
一是高遠法。視線仰視,從低處看高山,覺得畫面高遠。
二是平遠法。視線平視,自山前看山後,自近山望遠山,感覺畫面有明顯的地平線。平遠景色要畫出前後左右遼闊的空間。平遠畫法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矮山及丘陵的平遠山水;一種是只有田園河流的平原大地。
三是深遠法。視線由近及遠,從山上看山下,從前山望後山,從前面往裡面畫出深奧感覺的叫深遠。畫中進深很大,造成一種具有深遠空間的意境。
(2)內容構圖法
與三遠構圖法是從視線角度構圖不同,內容構圖法關注的是畫面內容的安排,以及圍繞內容的布局。主要有:「之、甲、由、則、須」五字法,以及田字形、C形、 S形、對稱形、三角形、對角線、兩點式、半邊式、一角式構圖法等等。
之字形構圖。似一布帶從左折向右,再從右折向左,呈步步高升之狀。或從右折向左,再從左折向右。上下左右利用「 之」形狀安排景物。這種構圖,立幅山水畫中利用者頗多。
甲字形構圖,主要東西畫在上邊,上邊所佔的面積大,下邊佔的面積小,叫留地不留天,也叫大壓小。
由字形構圖,叫留天不留地。下邊東西多,主要的佔用面積的東西在下面,上邊比較空,給人以穩定的感覺。則字形構圖,左實右虛形構圖,主要景物在畫面左面。
須字形構圖,右實左虛形構圖,主要景物在畫面右面。
田字形構圖,田字是一個方塊裡的空間全都佔滿了,是通常說的「滿構圖」。所畫的東西滿滿當當,很充實,很豐滿。一般運用於氣勢比較大、比較厚重的東西。
C形構圖,畫面有開窗透氣的地方。
S形構圖,畫面婉轉、流暢,有一種曲線美
對稱形構圖,對稱構圖指上下、左右都是對等平均、一樣大小和比例的畫面,這種作品看起來和諧圓滿。
三角形構圖,便於表現山水畫上輕下重,上小下大,引力向下的心理因素,具有畫面穩定感。
對角線形構圖,把主題安排在對角線上,能有效利用畫面對角線的長度,同時也能使襯體與主體發生直接關係,富於動感,畫面活潑,容易產生線條的匯聚趨勢,吸引人的視線,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兩點式構圖。
三點式構圖。
半邊式、一角式構圖。「南宋四家」中的馬遠、夏圭,一改前人全景山水的構圖方法,常取一角或一峰給予突出的描寫,由此被稱之為「馬一角」、「夏半邊」。這種構圖就是焦點相對集中,畫面簡潔明快。
3、構圖原則
(1)均衡。
構圖講究均衡。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均衡不是平均,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所以在構圖中最講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構圖和三七律構圖的方式常被人們稱為黃金構圖法,也有叫做為永衡的三角構圖法,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品字形構圖就是在畫面上同時出現三個物體的時候,不能把它們等距離放在一條線上,而應使其呈現三角形狀,像個品字。只要留意,這種三角在自然界中是無處不在的。大山就是由無數的三角形構成,上下交錯,井然有序,猶如一個巨大的品字狀或三角形,具有強烈的排列韻味。三七律構圖就是畫面的比例分配三七開。若是豎畫面,上面佔三分,下面佔七分,或上面佔七分,下面佔三分;若是橫構圖畫面,右面佔三分,左面佔七分,或是右面佔七分,左面佔三分。在國畫中這種三七開構圖的布局被稱為是最佳的構圖布局比例關係。所謂最佳,並不是單一,或唯一,在特殊情況下,根據題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來藝術就講究的是有法而無定法。總之,就是為了整個畫面而考慮,去應用。
(2)對比。
巧妙的對比,不僅能增強藝術感染力,更能鮮明的反映和升華主題。 對比構圖,是為了突出主題強化主題,對比有各種各樣,千變萬化,主要有:
形狀的對比。如:大和小,。
色彩的對比。如:深與淺,冷與暖,明與暗,黑與白等。
黑白灰的對比。如:墨分五色、計白當黑等。
在一幅作品中,可以運用單一的對比,也可同時運用各種對比,對比的方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牽強附會,更不能喧賓奪主。
如能把均衡與對比運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繪畫構圖的基本要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