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十大劍法(金庸筆下以劍為外號的5大高手)
2023-04-30 19:58:37 1
無論降龍十八掌有多剛猛,無論打狗棒法有多精妙,大部分讀者心中最嚮往的武功始終是各種劍法,因為只有「劍」才是最能代表俠客的一種兵器,甚至談及「俠客」二字,多數人的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劍客的形象。
金庸的故事中也有不少經典的劍客形象,比如那自詡「劍魔」的獨孤求敗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獨孤求敗從來都沒有機會登場,但他那一生不敗的戰績卻成了讀者無法忽視他的理由。
獨孤求敗是有資格自詡「劍魔」的,但金庸筆下另外幾位以「劍」為外號的高手卻給人一種名不副實之感。
一、劍神既然有「劍魔」,又怎能沒有「劍神」,也正因為有「劍魔」獨孤求敗被提及過,所以當《天龍八部》中那自詡「劍神」的卓不凡登場時才會格外讓人期待。
(卓不凡劇照)
卓不凡配得上「劍神」之名嗎?在筆者看來,其實是配得上的,因為如果單單只論劍法的話,卓不凡可以算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使出的那劍芒就是最好的證明。
靈鷲宮一戰,當卓不凡舞起長劍之後,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嗤的一聲,劍刃從他腋下穿過,將他的舊僧袍劃破了長長的一條。卓不凡第二擊不中,五分驚訝之外,更增五分懼怕,身子滴溜溜打個半圈,長劍一挺,劍尖上突然生出半尺吞吐不定的青芒。群豪中有十餘人齊聲驚呼:『劍芒,劍芒!』那劍芒猶似長蛇般伸縮不定,卓不凡臉露獰笑,丹田中提一口真氣,青芒突盛,向虛竹胸口刺來。」
你看看,在場群雄的反應可不會說謊,卓不凡這「劍芒」的確是十分罕見的,只可惜卓不凡生不逢時,他若是生在武學末世,倒也無妨,奈何生在武學巔峰時期,登場就遇上了開掛的虛竹,你不吃癟誰吃癟呀。
二、劍聖前有「劍魔」,後有「劍神」,到了《倚天屠龍記》中,又來了個「劍聖」。
事實上那何足道不僅僅只是劍聖,他是「崑崙三聖」,也就是琴聖、棋聖、劍聖,當然,其中用於對付武林高手的自然是劍法,所以以一個武林高手的標準來評判他的話,他身上最耀眼的標籤無疑就是「劍聖」。
卓不凡的劍術高明嗎?也是多此一問,畢竟他都敢隻身闖少林了,即便再弱又能弱到哪去呢。
(何足道劇照)
不過說來也是可惜,他面對的張君寶雖然不是主角,卻有著勝似主角的奇遇,早年間張君寶就已經得到「西狂」楊過指點幾招,算是開了竅,後來又一直都在苦練九陽神功,他的內力水平絲毫不輸給一個絕頂高手,於是少林寺一戰,何足道就被這不起眼的少年給扮豬吃老虎了。
說來何足道這人也是實誠,說是輸了便不再踏足中原,結果他還真就再也沒有踏出崑崙山。
三、越女劍《越女劍》中的越女阿青無疑是金庸全書最厲害的高手之一,她與白猿白公公嬉戲打鬧時創出了一套精妙的劍法,嚴格來說,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練就了一身精妙的劍法,畢竟她的武器從頭到尾都是一根竹棒,但論實戰能力,金庸全書也沒幾人能出其右。
然而能夠以一人之力獨闖越國王宮的越女阿青沒有自詡「越女劍」,反倒是射鵰時代那江南七怪之一的韓小瑩給自己起了個「越女劍」的外號。
如果說前文提到的劍神、劍聖還算有兩把刷子,那麼韓小瑩就是徹徹底底的花架子了。
(韓小瑩劇照)
其實這也怪不得韓小瑩,她所修煉的越女劍法與當年越女阿青所創的本就不能算是同一門武功了,關於那劍招,書中有這麼一段旁白:「越國處女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末葉,嘉興出了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再加創新,於鋒銳之中另蘊複雜變化。韓小瑩從師父處學得了路,雖造詣未精,但劍招卻已頗為不凡,她的外號『越女劍』便由劍法之名而得。」
韓小瑩的實力如何,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也不單說她了,江南七怪全體基本都是登場就難免挨打。
四、八臂神劍前有「劍神」,這會兒又來了個「神劍」,自詡「八臂神劍」的方東白是作為趙敏的手下登場。
其實這角色初登場時還是顯得蠻厲害的,畢竟旁人對他的評價可不低,比如楊逍在聽到他的大名時,就給予了幾分敬意。
而後書中有旁白提到:「老一輩的人都知八臂神劍方東白是丐幫四大長老之首,劍術精奇,名動江湖,只因他出劍奇快,有如生了七八條手臂一般,因此上得了這個外號。十多年前聽說他身染重病身亡,當時人人都感惋惜,不意他竟尚在人世。」
(方東白劇照)
顯然當年的方東白也是一號人物,可如今他卻敗在了一個後生手中,張無忌三下五除二便擊敗了他。
事後再回過頭想一想,其實他撐死了也就是個丐幫長老,你看金庸筆下歷代丐幫長老中,哪個拿得出手?可想而知,他的名號也有幾分被吹過頭的意思。
五、東方第一劍要論金庸全書以「劍」為外號的角色中,把自己吹得最狠的人是哪一位,那還得是登場於連載版《天龍八部》中的「東方第一劍」石清子。
人家吹噓自己劍神、劍聖也不會貶低他人,而這人自詡「東方第一劍」,言下之意即是說整個東方地區,他的劍術最高明了。
這個角色登場時,書中是借段正淳的視角介紹了他,原著道:「段正淳道:『譽兒,快上前磕頭,這位道長便是我日常所說的東方第一劍石清子,劍法之精,當世無雙。』」
(段譽劇照)
如此看來,這人來頭不小,然而等到實戰中,他卻被段譽輕鬆「擊敗」,書中是這麼說的:「石清子雙手已碰到段譽的手掌,突然心頭一震,適才所發的內勁便如泥牛入海,霎時間化得無影無蹤,更覺段譽手上有一股極強的吸力,要將自己體內的內力硬生生的吸出。」
然後書中就再沒這人什麼事了,或許正因為他的事跡過於狼狽,所以金庸在後來的版本中直接將這個角色給刪除了。
如此看來,金庸筆下以「劍」為外號的人,還真沒幾個厲害的,反而都是一些欺世盜名之輩,著實有些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