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最高的野菜(野菜是新寵價格貴過肉)
2023-05-19 01:30:33 2
寶雞新聞網訊(實習生袁鳳琦)陽春三月,各種野菜在菜市場「爭相亮相」,像馬蘭頭、薺菜、苦蕒菜、香椿等大家熟知的野菜一直都是深受市民的青睞。不過,走訪中記者得知,今年的野菜價格讓許多市民「望而卻步」。
想嘗鮮?野菜比肉貴!
「今年香椿價格是42塊錢一斤,蕨菜10塊,薺菜7塊。」在新福園蔬菜市場,菜農良師傅告訴記者。在高新區的幾處超市中,記者看到香椿的價格每斤也30元左右。一斤三四十元的香椿稱算得上是野菜行情裡的「土豪價」了。「比肉都貴!」許多市民驚嘆道。
一位超市導購員介紹說,由於價格高,他們超市每天只能賣出五、六斤左右。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野菜價格過高,一般也就買點嘗嘗鮮。「早春野菜不能大規模種植,都是自然生長,而且有的只有這半個月才有,季節性特別強,價格自然就高了。」在市場賣菜的商販李師傅說。他賣的野菜都是自己親自從山上挖的,薺菜、苦菜一早就賣完了。「野菜採摘費時費力,賣得自然要貴些。」
吃野菜也有講究
野菜價格有差異,質量當然有好壞。怎麼挑選呢?「買蕨菜要看顏色,發紅透亮的口感甜,吃起來沒有澀味。蕨菜葉要買還沒有展開的,口感嬌嫩一些,營養價值也高。」良師傅介紹,「香椿肯定是穀雨前吃的,泥蒿要看水分是不是充足,水分少又發黃的,肯定是不能吃的。」
資料顯示,香椿消炎止血止痛、行氣理血健脾,蕨菜清熱、滑腸、降氣,薺菜含大量維生素A、可治療白內障和夜盲症。野菜雖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因為春季的野菜大多屬寒涼類,腸胃健康、體質好的人群可以稍多食用,體質偏寒,脾胃虛弱者特別是老人和幼兒最好不要食用,女性經期也儘量不要食用,過多食用容易造成脾胃虛寒。
此外,專家提醒,不認識的野菜不能吃,以免發生中毒。洗切野菜和下鍋烹調的時間不能間隔過長,以免造成維生素及無機鹽的損失。同時,食用野菜前最好用淡鹽水浸泡,去掉澀味和草酸,可達到去除蟲卵殺菌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