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官兵應該怎麼做(將紅色基因根植官兵血脈)
2023-04-19 20:38:42 3
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官兵應該怎麼做?將紅色基因根植官兵血脈,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官兵應該怎麼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官兵應該怎麼做
將紅色基因根植官兵血脈
「這面戰旗是經歷過上甘嶺戰火洗禮的戰旗,雖然被炮火打出了381個彈洞,但它始終屹立不倒……」近日,在空降兵某旅「上甘嶺特功八連」榮譽室內,一場情景式教育正在進行,看著戰友們自編自導自演的「381個彈孔的戰旗」情景劇,上等兵夏玉坤深受震撼。
作為榮譽室解說員,雖然戰旗背後的故事自己早就爛熟於心,也跟戰友們講述了無數次,可每次提及那面戰旗他總會心潮澎湃、自豪不已,因為這面戰旗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70年前的上甘嶺戰役中,在面積僅為3.7平方公裡的狹小地區,該旅先輩浴血奮戰,最終將一面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插上了上甘嶺主峰。這面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戰旗一直保留至今。
夏玉坤清楚地記得,剛分到單位的時候,旅裡就為所有新兵精心準備了紅色傳統套餐,戰士們喊的第一句口號是「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上甘嶺》,開展的第一堂教育是上甘嶺優良傳統教育。然而,讓夏玉坤最為觸動的還是第一次走進榮譽室,見到那面彈痕累累的戰旗。戰旗上「英勇前進,將紅旗插到解放的陣地上」15個黃色大字赫然醒目,旗面上密密麻麻的彈洞讓他深受震撼。
幾天後,旅裡組織新兵體能摸底考核,首次參加比武夏玉坤就吃了敗仗,8項考核課目7項不合格,成為新兵中的「吊車尾」。這讓他十分沮喪,接下來幾天訓練積極性更是一落千丈。指導員祝華峰發現苗頭後便安排他擔任榮譽室解說員。每次訓練結束後,夏玉坤都會來到榮譽室,當他站在那面彈痕累累的戰旗前複述著戰旗背後的戰鬥故事時,他逐漸明白,這面戰旗不僅是一件文物,更凝聚了革命先輩浴血奮戰而鑄就形成的上甘嶺精神。
在戰旗的感召下,夏玉坤很快調整狀態,主動要求加練。每次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他都會到榮譽室去瞻仰那面戰旗,而後繼續「衝鋒」。憑藉驚人的毅力,不到兩個月時間,夏玉坤就實現了8項體能課目全部「良好」以上的逆襲。
「那面戰旗承載了偉大的上甘嶺精神,是官兵們心中的精神高地。」該旅領導介紹,每一個來到旅裡的官兵,都會組織他們參觀榮譽室,講述戰旗背後的故事;每逢重要紀念日、重大任務出徵,都會組織官兵面向戰旗宣誓,並在戰旗上簽名,通過戰旗這個載體,將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注入部隊靈魂。
記者了解到,在抓好紅色傳統教育的基礎上,該旅還通過打造上甘嶺特色文化,長遠規劃歷史展陳區、儀式教育區、血性培育區等五大文化場所,讓官兵時時受薰陶、處處受感染。漫步在以上甘嶺戰鬥英雄命名的主幹道上,夏玉坤激動地說:「作為上甘嶺英雄部隊傳人,我很驕傲!」
將敢戰血性融入部隊靈魂
前不久,該旅火力分隊一場戰術訓練在豫中南某丘陵地域展開,面對大強度、多課目的連貫實施,某連副班長趙子玉憑藉驚人毅力,出色完成任務。
「戰鬥精神頑強、戰術運用得當,『上甘嶺英雄旗手』就是不一樣,沒有給上甘嶺部隊丟臉!」演練結束後,連長林壁淳讚不絕口。
去年年底,該旅組織「2021年度上甘嶺英雄旗手」評選,趙子玉因在「國際軍事比賽-2021」空降排項目中不懼對手、敢打敢拼,而被評為年度「愛軍精武」標兵,成為全旅的明星。
去年8月,趙子玉代表中國空降兵首次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21」空降排項目「格鬥」課目,毫無格鬥經驗的他在國內備賽期間,由於訓練強度過大,腰部、膝蓋等多處受傷,加上自己的成績並不靠前,一度產生放棄的念頭。
「這點苦都吃不了,根本不配當上甘嶺英雄部隊的傳人!」帶隊領導的一句話讓趙子玉羞愧難當。他重新調整狀態,咬牙堅持訓練,一天不知道被摔了多少次、被打了多少拳,身上一塊塊淤青成了他努力拼搏的最好見證。
在首輪比賽中,只有77公斤的趙子玉就遇到體重超過100公斤的哈薩克斯坦專業格鬥手。面對身高體重遠遠超過自己的對手,他毫無畏懼,展現出不屈不撓的頑強作風,走下擂臺,對手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即便知道這是一場沒有勝算的較量,在戰鬥意志上也決不能輸給對手。」趙子玉說,在上甘嶺戰役中,革命先輩面對世界頭號強敵毫不畏懼、英勇衝鋒,自己又有什麼理由退縮。
在那場較量中,雖然趙子玉最終沒有取得勝利,但他不畏強敵、敢打敢拼的精神感動了該旅評委會的成員。正如給他的頒獎詞中寫的那樣,「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只為異國賽場,搏殺血性……」
70年前上甘嶺一役,面對每秒落彈6發的火力密度和武裝到牙齒的敵人,該旅先輩英勇頑強、不怕犧牲,鑄就形成的「謎一樣的東方精神」至今激勵著該旅一代代官兵衝鋒陷陣。
「像趙子玉這樣的官兵在旅裡比比皆是,因為『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的戰魂早已融入每名官兵的血脈。」該旅領導介紹說,近年來,該旅繼承和發揚上甘嶺精神,把踐行「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的戰魂作為培育部隊戰鬥意志、培塑官兵血性膽氣的重要載體,引導廣大官兵時時保持衝鋒姿態,處處奮勇爭先,助推部隊圓滿完成演習演練、國慶閱兵、國際軍事比賽等多項任務。
將打贏能力化為不懈追求
春分時節,鄂北某戰術訓練場上鐵流滾滾、硝煙瀰漫,看著空降戰車急速馳騁在訓練場,某營營長董鵬備感驕傲和自豪。去年8月,他帶領官兵參加「西部·聯合-2021」演習,並擔負戰役軍團內空降奪控要點任務,以重裝空投、大規模集群傘降為主要方式的空降機械化作戰優勢得到充分顯現。
「我們如今的作戰能力,再也不是70年前的小米加步槍了,而是實現了遠程空中直達,一落地就有重型裝備。」董鵬告訴記者,上甘嶺戰役革命先輩憑藉頑強的戰鬥意志取得了勝利,如今,新時代官兵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精神,不僅氣更足、鋼更多,打贏能力更是走在了前列。
董鵬一入伍就是空降兵,也是空降戰車列裝後的首批射手。從戰士到營長,他見證了該旅這些年來重裝突擊能力的一次次跨越。
早在17年前,董鵬就跟隨任務分隊參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演。正式演習當天,一輛輛戰車首次以三件連投的方式從天而降,平穩著陸到預定地域,董鵬和戰友們駕駛戰車與俄軍密切協同配合,出色完成任務。
重裝三件連投的成功實施,標誌著中國空降兵從此跨入了嶄新的「重裝時代」,打造具有我軍特色的「重裝空降鐵拳」也成為一代代官兵不懈的追求。
在董鵬的印象裡,自那以後,該旅瞄準打贏、衝鋒向戰的步伐從未停止過,不僅探索出多套訓法戰法,還在多型裝備混裝空投、人裝同機同降、帶彈空投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部隊核心作戰能力穩步提升。
在改革強軍的新徵程中,該旅實現了整編重塑,面對編制體制、指揮關係、作戰模式帶來的新變化,該旅瞄準戰鬥力制高點,向新時代上甘嶺發起衝鋒。
近年來,隨著使命任務的不斷拓展,作為空降兵部隊一支重要的機械化作戰力量,如何快速提升重裝突擊能力成為該旅戰鬥力轉型的重中之重。
2020年夏天,一場空地一體奪控要點演練在西北大漠拉開序幕,數架大型運輸機成戰鬥編組很快到達預定地域上空。一時間,數百名傘兵和多臺空降戰車從天而降,猶如一記重拳打向「敵人」。
這是該旅首次使用某國產大型運輸機實施高原空投,全新的機型意味著更多的技術難題和未知風險。
「我們是上甘嶺英雄部隊,上甘嶺陣地都守住了,再難再險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為戰鬥力負責!」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該旅黨委態度堅決。他們隨即組建攻關小組展開難題攻關,根據飛機重心確定不同裝備的裝載位置;對牽引傘拋出機構進行反覆試驗,驗證可靠性;優化投放流程,完善特情處置方案……
隨著一道道難題迎刃而解,最終該旅順利完成該型運輸機高原空降空投,這標誌著該旅重裝突擊能力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近年來,隨著分段編組傘降、場景模擬訓練等多套訓法投入訓練,中件裝載平臺、跳傘離機信號器、VR模擬跳傘器等新型設備相繼運用,使得該旅重裝翱翔的羽翼更加豐滿,成為具備跨域重裝突擊的「鐵甲天兵」。
夏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