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裡三毛是個什麼樣的人(三毛流浪記發表)
2023-04-19 00:56:48 2
2022年6月15日,《三毛流浪記》發表75周年,今年又是「三毛之父」張樂平先生逝世30周年。關於張樂平和《三毛流浪記》的歷歷往事,他的女兒張娓娓從未淡忘,諸多歷史細節仍然記憶猶新。在這個富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她向讀者娓娓道來。
《三毛流浪記》最早的版本
1946年,母親帶著我們姐弟三人從廣東梅縣乘船到達上海,和早已回到上海的父親張樂平匯合,居住在吉祥街40號(今江西南路近金陵東路)三樓。就在那裡,父親開始創作漫畫《三毛流浪記》。1947年6月15日起,《三毛流浪記》在《大公報》連載,流浪兒三毛一時間就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每天有成千上萬的讀者,包括工人、薪金微薄的職員、窮苦的教師、各種各樣所謂的「小市民」和他們的孩子,甚至一些有錢人都一早就在等著當天的《大公報》看,《大公報》的銷量也因此大增。
《三毛流浪記》之練習撒網
父母親感到繼續住在上海鬧市區會帶來許多不便,為了躲避幹擾,同時也為了節省家庭開支,全家搬到了浙江嘉興,住在姚莊路北望雲裡19號。我們家鄉海鹽縣毗鄰嘉興市(現屬嘉興市管轄),兩地的口音非常接近。父親躲開了大城市的喧囂擾攘,又仿佛無時不在感受家鄉的親情和溫暖,這使他的創作靈感大增。《三毛流浪記》的一大半畫稿就是在這裡創作的,每過幾天由父親或母親把畫稿帶到火車站郵局寄到上海大公報館,或請列車員帶到上海。有時候父親會親自把畫稿帶到上海去。
創作中的張樂平
1949年春節剛過,父親突然接到通知,急匆匆去了上海。兩周後,他回來就宣布了讓我們雀躍的事情:我們全家要搬去上海了;在上海將舉辦三毛畫展;電影《三毛流浪記》攝製組確定了扮演三毛的演員,終於要開拍了……
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先生創辦的中國福利基金會要同我父親聯手,用家喻戶曉的三毛的遭遇來呼籲大眾救助流浪兒童。這次就是宋先生要父親去上海商量的。他們已經開始在積極策劃《三毛流浪記》原作展覽及籌備救助流浪兒童的「三毛樂園會」,父親還要畫30幅三毛水彩畫,準備為救助流浪兒義賣籌款。
張樂平在趕製義賣作品(1949年3月17日)
三毛要上銀幕,對此我一直很好奇,三毛只有三根頭髮,漫畫中可以畫上三根線,但是由真人來扮演三毛,光頭上只有三根細細的頭髮,觀眾看起來不還是一個光頭?我心存疑惑,所以很留意電影的拍攝情況。之前就從父母親口中得知,電影拍攝遇到了困難,電影可能拍不成了,準備換電影公司……所以,當我聽到電影終於要開拍的消息,特別興奮。
過了一個月,我們全家搬回上海,暫時住在親戚家裡。我聽堂姐說,很多上海人都很關注電影《三毛流浪記》的拍攝,都知道主演三毛的小朋友剛找到,這些成為人們一時談論的話題。
搬到上海不多久,最開心的兒童節(當時的兒童節是4月4日)就來了,爸爸媽媽給我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帶著我們姐弟四人和堂姐去大新公司(現上海第一百貨商店)參觀了人山人海的「三毛生活展覽會」。
在上海,我發現父親有一本剪報本。他時常會把刊登「三毛生活展覽會」和電影《三毛流浪記》消息的報刊剪貼在裡面。
張樂平夫婦和七個子女在五原路288弄家中。該處現開闢為「張樂平故居」對公眾開放。
上海五原路288弄3號,張樂平故居
上海五原路288弄3號,父親居住了42年的家,2016年起,作為「張樂平故居」對外開放,接受參觀。我們家人在搬離前,將家具、物品、文物、古董等全部留下捐獻給了政府,僅帶走幾個放著待查材料的紙箱。後來整理時,發現了父親的那本剪貼本,以及兩份與電影《三毛流浪記》拍攝有關的資料,一份是1948年父親和製片人韋布伯伯籤署的續約合同,一份是1949年父親寫給介紹人馮亦代叔叔的信。
1948年12月11日《電影周報》報導:「名畫家張樂平的漫畫『三毛』,從戰前到現在,歷史悠久,極博好評……『三毛』的搬上銀幕,是早有此意了,最後攝製權終於為韋布所購得;現在,則已決定與『崑崙』合作,由《萬家燈火》的劇作者陽翰笙編劇,而由嚴恭和趙明合導,陳鯉庭為顧問。《三毛》因為素材過多,所以決定分上下二集攝製,據聞外景地點也已經勘察過了,現在所未解決者就只三毛由誰來演的問題,逐鹿演三毛的演員是甚多甚多,但最後決定則尚未解決雲。」
1949年2月20日上海《新民報》晚刊發表題為《銀幕三毛——崑崙電影公司發現天才童星》的文章:「畫上的『三毛』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遇,開麥拉中的『三毛』卻大費周折,為了這一苦難孩子代表的選擇,導演趙明和嚴恭曾花了半年以上的時間,幾乎走遍了大上海的兒童團體,教養所,學校,難民所,經他們接觸過的孩子不下數千。為了慎重其事,又曾一度登報公開徵求,新年之後(舊時習慣把春節稱為新年),更由導演攝取了最後選出的幾個孩子的各種鏡頭,比較的結果,經該片製片人任宗德、韋布,顧問陳鯉庭,執行導演趙明、嚴恭一致同意,根據『頭大,體瘦及身段,生活體驗,開麥拉經驗,攝製期間技術上的方便……』等條件決定了由我們的小朋友王龍基擔任『三毛』。」
《三毛流浪記》劇照
1949年3月29日《鐵報》報導:「『崑崙』之《三毛流浪記》已定四月一日在『中電』二廠開拍,除了主角三毛由王龍基擔任,其餘兒童演員則向育才學校轉請……不料育才學生年齡較大,不合《三毛》片中所需。臨時著急,又拉人向漕河涇藝術館要求合作。」
1949年4月2日上海《新民報》晚刊發表標題為《〈三毛流浪記〉電影「崑崙」昨正式開拍》的文章:「崑崙的《三毛流浪記》昨日起正式開拍。主演三毛的王龍基,是經過崑崙的編導者審慎觀察後才決定這一個具有演技天才的孩子擔任的。」
1949年4月3日《大公報》報導(並附有圖片):「三毛跳上銀幕了,這部電影中的三毛由一位童星王龍基擔任,(現在還不到十歲),由崑崙公司攝製。導演趙明、嚴恭,攝影朱今明,化妝辛漢文。他們一行在四月一日上午到外灘開拍第一個鏡頭……飾三毛的王龍基,在拍完了一個鏡頭之後,跳到攝影機的後面,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王龍基為了飾三毛,不得不將他滿頭烏髮剃成光頭,頭頂上加了三根假毛。」
攝製組在開機前合影(1949年3月31日)
「三毛」和全體女演員合影(194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