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哪裡來的(日本人從哪裡來的)
2023-04-19 01:05:27 1
前段時間,我在微信公眾號上分享了《菊與刀》這本書,在這本書中對魯思•本尼迪克特教授對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有精彩的論述,從中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日本人的很多行為是現在這樣的。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日本人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當然不是自己研究的,以下內容來自賈雷德•戴蒙德教授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這本書。
一、提出問題1.日本民族究竟來自何方?是在日本這個地方本土發展起來的還是外來的?如果是外來的,那麼何時來到日本這個地方?
2.日語這個獨特的語言是如何進化而來,因為它和周邊東亞以及北海道阿伊努語都沒有明確的聯繫?
二、日本基本概況1.日本有四個主要的島嶼,分別是九州、四國、本州和北海道。在19世紀末日本大規模移民之前,北海道一直住的是阿伊努人,日本人則佔據其他三個島。
2.日本是世界上最溼潤的溫帶國家,使得他們農田產量非常高,同時也保證了極高的森林覆蓋率(達70%)。日本水域也多產,盛產各種魚類,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捕撈、進口和消費國。
圖片來自百度地圖
三、相關事實1.生物性方面:
日本他們的文化性和生物性相當均一,除了居住在最北端的北海道阿伊努人之外,日本各地的日本人幾乎沒有差別。
日本民族的生理學特徵並不清晰,但外貌和基因與東亞人(尤其朝鮮人)接近。阿伊努人常常被歸為從歐亞東遷東遷最終落腳日本的高加索人種(即白人),但從基因來看,他們和日本人、朝鮮人、衝繩人這些東亞人還是有些關係。阿伊努人有著採集涉獵人的特徵,日本人則有精工細作人的特徵。
2.語言性方面:
日語和世界上其他語言沒有密切關係,但和朝鮮語關係相對其他語言密切一些,他們有相似的語法特徵和15%的基本詞彙,共享15%的詞彙意味著這種語言5000年前就開始分化了,而阿伊努語和日語沒有任何特殊關聯。
3.雕塑方面
留存下來最久日本先人的象形物是1500年的一個雕像,其外形反映東亞人的形象,和現在日本人或者朝鮮人別無二致,而和阿伊努人毫不相似。
4.歷史記錄
來自中國的編年史中,記錄在公元前108年和公元313年之前,中國在北朝鮮佔領了一塊定居地,並且與日本互換使節,將各種民族稱為「東夷」,而稱日本為「倭(wo)」,而在公元712年和公元720年之間,先後在日本和朝鮮出現了大量編年史,期間日本受到朝鮮和中國經由朝鮮的影響,造就了佛教、書寫、冶金、各種工藝和官僚組織向日本的輸入。
從上面發現說明,日本人民族祖先在掌握書寫之前就到達日本了,而他們語言則說明至少有5000年歷史了,在那個年代,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經由今天的庫頁島,通過陸橋與俄羅斯大陸相連,而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島,經由今天的對馬海峽,通過另一座陸橋與南朝鮮相連,日本所有的島嶼都相互連接,而今天的黃海和東海的大部分水域都曾是中國大陸的陸地延伸帶。
同時多項考古證據表明,公元300年到700年之間,日本和朝鮮存在過人員和物資交流。(日本人認為他們徵服了朝鮮,並且把朝鮮的奴役和工匠帶回日本,而朝鮮人認為是他們徵服了日本,並且日本皇室的始祖就是朝鮮人)
四、漫長而平靜的繩紋時代1960年,日本出土最早的陶器放射性碳測結果出來,證明這些陶器在12700年以前與日本製造,是迄今為主(寫書的時候)全世界最早的已知陶器。這個最古老的繩紋陶器來自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島,此後向北傳播,9500年前到達現代東京附近,在7000年前到達最北端的北海道。
製造陶器的繩紋人靠什麼為生,從他們遺留下來的大量生活垃圾最為證據,表明他們是一群獵人、採集者和漁民,有著豐富均衡的膳食,其營養價值連現代營養學家都大加讚嘆。但是繩紋人沒有家畜、沒有食具、沒有文字,不會編織。
在公元前400年,當繩紋時代走向走向盡頭的時候,同時代的中國是由一批精英和平民組成的王國。中國掌握文字至少有900年,學會金屬工具已有1500年,並且剛剛發明了鑄鐵術。朝鮮也有了數千年的農業歷史,並在公元前1000年掌握了冶金術。
直到公元前400年,中國自身和繩紋日本無直接接觸,都是通過朝鮮來聯繫。而當時,朝鮮的農業受制於寒冷氣候影響,產量較低,而繩紋人雖然涉獵採集,但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這就導致了我們朝鮮人對日本人無明顯優勢,貧窮的朝鮮無法影響日本。
五、公元前400年發生了什麼我們把時光倒流到公元前400年,那時日本最西南端的九州島北岸(隔海就是南朝鮮),出現了日本第一批鐵製金屬工具,以及無可爭議的大規模農業。日本進入了彌生(Yayoi)時代,彌生時代人口爆發生長,戰爭頻繁出現。
接著在712年日本出現了第一部半神話半真實事件改寫的編年史,日本進入了歷史光明中。在712年以後,居住在日本的民族可以確鑿無疑被證實為日本人,而日語也是現代日語的祖先。日本當今明仁天皇,乃是當政時成就公元712年首部編年史的天皇之82代直系後裔,並在傳統上認為是傳說中的天照大神的來孫神武的第125代直系傳人。
日本文化在彌生時代的700年所經歷的變化,遠比繩紋時代的10000年大的多,其原因就在於公元前400年發生了重大的事情,那會是什麼事件呢?
六、結論作者的觀點認為,彌生時代日本有了大量朝鮮移民的輸入,這些移民帶來了朝鮮的農業技術,由於日本溫暖潮溼的氣候,這裡對朝鮮農民來說是天堂,非常適合種水稻。糧食產量的增加使得人口迅速增長。最後的結果是完全顛覆了繩紋人。
上述觀點有什麼證據嗎?
近年來分子基因學家最近在做基因對比時發現,繩紋人和現代阿努人最為接近,而彌生人的頭骨和現代日本人最為相似。阿伊努人的基因更接近日本古代繩紋居民,又摻雜了彌生殖民者的現代日本人的朝鮮基因。
這裡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阿伊努人是日本原住民的後裔,而日本民族是晚近的移民後代。
最後一個疑問,既然現代日本人九州島上類似阿伊努人的繩紋原住民與來自朝鮮的彌生入侵者相融合的民族,那麼為什麼日語和朝鮮語或者阿伊努語關係不大呢?
對此作者的回答是這樣:九州的繩紋原住民和彌生入侵者的語言和阿伊努語和現代朝鮮語有巨大區別。
首先,日本綿延1500英裡,阿伊努語很可能是當時北部的繩紋語,而九州的繩紋語可能和南島語共享一個祖先。換句話說,北海道現代的阿伊努語並非九州繩紋語的模板。
其次,在公元676年朝鮮統一之前,有三個王國,其戰敗國高句麗(Koguryo)其留存的少數幾個詞彙與古日語詞彙近似程度遠勝於現代朝鮮語詞彙。所以,在公元前400年傳入日本並發展為現代日語的朝鮮語與發展成為現代朝鮮語的新羅語大不相同。
至此,最後一個疑團也揭開了。
我想說:昨天晚上讀到這篇賈雷德•戴蒙教授寫日本人來歷的文章,我被深深地折服了。作者提出的每一個觀點都有明確的事實作為依據,他從發現的史料中一步一步去剝下去,最後找到自己的答案。即使最後的答案在以後的時間裡會被更新的事實推翻,那都不重要了,因為其論證過程已經讓人折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