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停產消息(停產潮來了)
2023-04-19 16:06:51 3
逆流而上。
文|歐也
大環境的不確定性,讓不少化妝品企業陷入停產。
近期,廣東省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顯示,該局按照《2021年中山市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計劃》檢查化妝品生產企業41家次,其中有10家企業檢查結果為「處於停產狀態」。
那麼,它們究竟為何停產?行業將迎來停產大潮?
停產企業佔15%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山市化妝品行業的市場主體近2萬家,其中生產製造企業72家,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2家,擁有完美、好來化工、諾斯貝爾、曼秀雷敦等業內知名企業。按此計算,本次處於停產狀態的企業接近15%,比例不小。
青眼調查了解到,10家處於停產狀態的企業有8家企業成立時間超10年。另外,10家企業幾乎全都是小微企業,註冊資本從10萬元到4000萬港元(約合人民幣3252萬元)不等。不過,有2家企業背景並不簡單,分別是然健環球(中山)化妝品有限公司、中山雅黛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據青眼調查,然健環球(中山)化妝品有限公司是然健環球(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而後者母公司自然健康趨勢公司(即「NHTC」)則是一家在美國註冊的國際直銷和電子商務公司,且已在美股上市。據了解,NHTC在中國地區的業務品類涵蓋美容產品、食品、日常護理等,擁有芙洛瑞、梵妮斯等多個美妝品牌。據悉,成立於2015年的然健環球(中山)化妝品有限公司以生產芙洛瑞、梵妮斯、波緹絲等品牌產品為主,涉及品類涵蓋護膚、洗護等。
中山雅黛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則是欖菊集團旗下公司,也是上述10家企業當中成立最早的。公開資料顯示,欖菊集團是國內最早生產電蚊香的廠家,目前已形成驅蚊產品、兒童防護、洗滌、家居清潔等產品矩陣,擁有欖菊、兒寶健、蘇打洋等多個品牌。這裡面,中山雅黛日用化工有限公司以生產欖菊品牌產品為主,目前暫未查詢到以該公司作為備案人/註冊人的化妝品產品信息。
10家企業中,真那化妝品(中山)有限公司成立了19年,最近一次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日期是去年1月12日,有效期至同年12月29日。而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信息顯示,該批件於到期前已註銷,註銷日期為2021年12月20日。
▍截自國家藥監局官網
從所涉及的品類上看,上述10家企業多數是以護膚和彩妝品類為主。也有個別企業專注於單一品類,如中山有行企業膠類製品有限公司以指甲油為主。又如中山市粉鑽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以脫毛類產品脫毛蠟為主。
涉傳、疫情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和以往不少化妝品企業因違規問題而停產整頓不同,青眼通過公開渠道並未查詢到上述10家企業有因違反化妝品相關法規被罰或抽查不合格的情況。
這當中,僅有然健環球(中山)化妝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然健環球(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多次被媒體曝光涉嫌傳銷。最近的一次,是恩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於去年12月8日發布了一則傳銷風險提示信息,題為《關於然健環球(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涉嫌組織、策劃傳銷活動的風險提示》。
恩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出:然健環球(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以認購商品的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涉嫌組織、策劃傳銷活動。其行為屬於《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第一款第(二)項所指的行為,存在重大風險隱患。
▍截自恩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眾號
那麼,這10家企業為何會停產呢?當前的經營狀況又如何?
據此,青眼第一時間致電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問明緣由。該局化妝品科室相關負責人回復稱,「這種停產未必就是存在抽查出問題,但停產企業每家都有每家的原因。一種可能是企業沒有生產任務;另一種也可能是之前的貨沒賣完,就暫時先停產處理。」
隨後,青眼又通過公開電話分别致電上述10家企業。其中,然健環球(中山)化妝品有限公司相關人士稱,「自產自銷的業務確實停了。」不過,該人士並未透露具體原因,隨後便掛斷了電話。中山市小欖鎮織東一佳麗化妝品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則表示,「之前是因為疫情停產,不過企業已經申請復產了,不知道為何現在出現這個消息。」
同樣因為疫情停產的,還有中山誼璟行化妝品有限公司。對方回復稱,「由於是港資企業,自疫情開始後就沒做了。」也有公司是因為在等待特證而停產,如中山市粉鑽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對方表示,「公司生產的產品需要特證,目前特證還未申請下來,所以就先停產了。」
新一輪停產潮將來臨
與此同時,上述10家企業停產也跟化妝品許可證批件到期不無關係。如下圖所示,青眼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到,上述10家企業中有7家企業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顯示已過期。
對於企業停產的現象,中山某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分析,「年度抽查處於停產狀態有兩個可能,一方面,企業因為業務或市場原因已處於停產狀態;另一方面,即將於今年7月實施的《化妝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對生產企業的硬體要求和管理系統要求比較高,很多企業不符合新的規範要求,所以乾脆選擇先停業整改。」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則表示,「為了躲避檢查,很多企業在不太景氣時會採取停產狀態迎接檢查。」該人士認為,現在飛檢頻率高且標準明確,企業落實質量負責人的責任也很清晰,「企業在不具備的情況下,選擇停產是一種緩兵之計。」一位行業資深人士稱,「如今化妝品法規越來越嚴格,小廠優勝劣汰。」
行業趨向「嚴監管」,這從本次中山市對41家化妝品企業的通報檢查中也能看出端倪。除10家企業處於停產狀態外,有24家企業被要求限期整改、2家「警告,責令改正」、1家「警告,限期整改」。另外,中山市特為美日化製品有限公司還被立案查處。
▍截自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部分企業檢查結果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山市特為美日化製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另據化妝品監管APP顯示,中山市特為美日化製品有限公司代工生產的以洗護產品為主,如洗髮露、洗髮乳等。不過,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並未公布該公司被立案查處的具體原因。
事實上,自化妝品新規執行以來,行業就進入了洗牌期,更何況,去年行業還歷經限電、原料漲價、疫情反覆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這原本就給不少企業沉重一擊。中山市這一批停產企業,也只是行業的冰山一角,和新一波停產潮的前奏,也將給頭腰部工廠帶來更多機會。
1999元/年 成為青眼情報個人會員,行業情報搶鮮知。點擊此處 青眼情報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