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發現一隻奇怪的牛(陝西村民發現怪異生物)
2023-04-19 15:48:01
2008年3月21日的一天,一位家住在秦嶺附近的村民從秦嶺底下經過,無意之間他發現一個石頭洞裡面竟然有一頭大型的怪物,遠遠看過去一副牛身羊角的樣子,十分可怕。考慮到動物不知來歷,很可能十分兇猛。於是村民立刻回到村子裡叫來救兵,大家沒有一個人認識這個怪物,最後他們請來了專家幫忙,專家竟然也在這個巨型動物面前吃癟,被瞬間頂飛!
這到底是什麼動物?它為什麼會出現在秦嶺呢?最後這頭巨大的怪物又去了哪裡?秦嶺是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五嶽之一的西嶽華山就在秦嶺山脈之中。秦嶺風景優美,植被覆蓋率也很廣,因為常年有森林覆蓋當地的珍稀動物也因此十分多,珍稀動物更是數不勝數。國家級保護動物多在這裡棲息,國家一類保護鳥類朱䴉和黑鸛也有在秦嶺被發現。
2008年3月21日這天天上下著濛濛細雨,家住陝西戶縣的村民獨自一個人在秦嶺散步,他一路上一邊走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當村民走到澇河的時候,他忽然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東西,那東西還在一個天然的石頭洞周圍來回的轉悠著。村民當時很好奇,心想:「該不會是什麼猛獸吧!」雖然心中很害怕,但是他還是鼓足了勇氣上前查看,那個東西好像知道後面有人來了,一轉身就進入到了石頭洞裡面。
這時候村民通過雨霧,模模糊糊地看到洞裡面的那個東西有一張很奇怪的臉。而且長著很長的白毛,一開始村民以為是一隻山羊,可他又不敢走進,只能站在遠處擦亮了眼睛仔細看了又覺得不像。村民這時候已經沒有心情走下去了,他想要知道這個東西的身份,萬一這是什麼兇猛的猛獸,豈不是村民們都很危險。考慮到這裡,他立刻就往回走,把自己看到奇怪東西的事情和村裡的村民們說,「你們跟我去看看吧,那東西好嚇人,躲在那個石頭洞裡面,應該還沒有走遠。」看到平時不會有這麼大反應的人突然間出現如臨大敵的樣子,村民們也立刻上了心,打算和他一起走一趟!
到了那個石洞前之後,村民們果然看到了那隻傳說中的龐然大物,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開了,「這是什麼?沒見過啊!」「我覺得它是牛,這麼寬的身軀,你看石洞都被它擠滿了」「哪裡像牛了,明明長著羊角啊!」為了能夠看的更清楚一點,有膽子大一點的村民還走到了石洞旁邊,拿著從地上撿起來的枯枝對著洞內的怪物搓它,那怪物看到村民們過來,立刻就轉過臉,躲避村民們的「襲擊」。村民哪裡肯放棄,有些又撿起地上的小石塊往洞內打去,想要把這個巨大的東西趕出石洞。
可那個東西就是一動不動,看到所有的辦法都對它沒有用。看樣子它也並不是很膽大,於是村民更加朝著它靠近了一點。這時候原本蜷縮在洞中的怪物竟然一下子站了起來,還朝著洞外的村民衝了出來,村民立刻驚恐地叫著躲開。這時候大家終於看清了巨大怪物的廬山真面目,那怪物很大也很高,渾身長著白毛,正面看著有點像是羊,但是仔細看又不太像,身軀確實和牛很像。「這到底是啥?」這已經成了在場所有村民們最疑惑的地方。它為什麼要出現在這裡呢?到底是什麼動物呢?
村民們還沒想通,那怪物又躲進了石洞,然後又和之前一樣縮在裡面一動不動的看著洞外的一切。考慮到這個怪物也沒有很強的攻擊性,看起來也比較溫順,於是村民們都回到了村子裡,繼續自己的日常生活。不過考慮到那怪物萬一轉性了怎麼辦,於是他們還是會時不時的逛到那個石洞附近,看看那個怪物還在不在原來的地方。幾天之後,村民們來回到石洞的次數也很多,可是他們發現裡面的怪物之前是什麼樣的狀態,現在還是什麼樣的,依然在裡面一動不動。
這時候村民們開始慌了,難道這個怪物受傷了嗎?而且看樣子它也很虛弱,應該和這幾天都沒有吃東西有關係,村民們知道在秦嶺有許多的珍稀動物,於是大家都猜測這頭巨大的怪物,說不定就是什麼沒有見過的珍惜品種,於是他們商量了一下先找來專家幫忙看一下再說,不然這個怪物這樣下去準沒命!村民撥通了當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電話,希望救護中心的專家可以來現場確定怪物的身份和狀況。專家接到電話之後,他們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到現場,到了石洞之後,專家一眼就看到了那個蜷縮在洞裡的怪物,專家仔細看了之後說:「大家不要慌,這不是什麼怪物,是一隻羚牛!」
羚牛體形十分粗大,肩高達到110到120釐米左右,雄性的羚牛體重最重的可達到四百千克,肩高也可達兩米,體重可以達到一噸。它們雌性和雄性都長著短角。主要的分布地區是在喜馬拉雅山東麓密林地區,生活的區域是在2000-4000海拔高度的山地,是一種大型的牛科食草動物。這種動物的皮毛會隨著南北地域的不同,毛色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南邊的羚牛毛色要深一些,越往北越淺。
羚牛很喜歡喜群居,每群的數量在20到30頭左右。這種動物雖然是吃植物為主要,但是性情卻很彪悍,它們有著很強的力氣,平時和它爭鬥食物的其他大型動物都要讓它三分,雖然羚牛體格龐大,但是它卻可以躍過高達2.4米的枝頭。羚牛健碩的前腿力氣很大甚至可以折斷直徑為12.7釐米的樹幹!這種龐然大物在世界上非常稀有,在我國也只有一千頭左右,因此還被我國列為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一級保護對象。在秦嶺確實有這種珍惜的動物,只是專家對它的突然出現有些不解,按道理它也應該和自己的群體一起行動,怎麼獨獨成了落單的。
它到底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呢?又是怎麼受傷的呢?面對這個龐然大物,專家們也絲毫沒有辦法,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對這只可憐的動物,只能給動物救援專家打電話,讓他們到現場對羚牛進行救助。救援專家聽說是在山谷中發現了羚牛,也十分傷心,立刻就趕到了現場。只是他們看到石洞裡面的羚牛之後,也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這些看起來人畜無害的羚牛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特別是落單的羚牛,脾氣更加的暴躁很容易會傷害人。
而這種落單的羚牛有可能是在羚牛群中的配偶爭奪賽中的失敗者,被驅逐出了他們龐大的團隊,心情本來就很差,誰靠近它都有可能被攻擊。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因為年紀比較大,在遷徙的過程中因為體力跟不上,沒有跟上大部隊的步伐,不小心落單。這種被拋棄的感覺,很可能讓它更加的失落,攻擊力也會更強!可是一直讓它在石洞裡面也不是辦法,於是專家們立刻商量對策,看怎麼才可以把它弄出那個它不願離開的狹小的洞。
救護站的專家通過對羚牛的外貌觀察,他說:「這隻羚牛是一隻老年的羚牛,看起來確實是生病了。」在對羚牛的攻擊範圍進行排查之後,專家再結合羚牛身處的地理位置,最終他們決定對羚牛實施麻醉救助。方案出來了之後,專家立刻就上了麻醉槍。在麻醉槍裡面放置藥劑的時候,專家十分的小心,用量太大會對羚牛造成傷害,用量太小又不能把羚牛麻醉,這樣極不利於對羚牛的救助。等到一切按照比例調配好之後,專家拿著麻醉槍和吹管慢慢地靠近羚牛所在的石洞邊。看到專家如此的小心,周邊的村民們卻沒有耐心了,「不要怕,沒事的,它不會動的,它也不會跑,一直都在裡面的。」
可是專家還是很謹慎,他沒有忘記之前在救助一隻羚牛的時候被羚牛攻擊,面對兇猛的羚牛,專家當時就被它攻擊倒地,被送到醫院搶救了之後,專家在醫院裡面度過了四十多天才出院,這次經歷讓他對羚牛產生了一種天生的恐懼感。就算不是羚牛,在路上遇到普通的野牛,也不敢上前和它正面剛,很可能會被攻擊倒地。所以專家的擔憂還是可以理解的。
村民知道了之後,終於理解了專家的擔憂,他主動提出幫專家吸引羚牛的注意,然後讓專家找準時機對羚牛進行麻醉。專家在陡峭的崖壁邊不斷地調整位置,找到合適的射擊點,民警也在旁邊配合著專家,看到不斷畢竟的生人,羚牛表現出了不安,出於天生的警覺性,它不斷地呼氣,顯示出一種「別靠近我,不然你肯定完了!」的神情。看到這樣兇悍的樣子,雖然那只是一頭虛弱的羚牛,在場的人們在知道了專家的遭遇之後,也還是挺害怕的。不過很快他們又發現這頭羚羊雖然時不時地往洞外探頭威脅大家,但一面它也不斷地往洞裡面縮著身子,並且半天都不出來。羚牛不探出頭,專家沒辦法進行射擊。專家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心裏面明白硬來是不行的,只能調整方法進行智取。
商量了之後,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隊民警偷偷繞道後面去到洞頂,而專家則在洞的前方尋找最佳時機對羚牛進行麻醉射擊。民警們到了洞頂之後,就朝著地面扔石頭和樹枝,給羚牛一種這個地方不安全的提示,希望羚牛可以離開洞外出,給專家射擊的機會。羚牛感到了威脅,可是它還是保持著自己之前的立場,並沒有任何要出來的意思,村民們見狀也過來幫忙, 他們對著羚牛使勁兒的吼叫,不斷地對羚牛進行幹擾。二十分鐘過去了,羚牛終於有出來的跡象了,專家瞄準時機朝著羚牛射擊了一槍。「哎呀!偏了!」按照規定,專家的射擊安全距離是距離羚牛二十米的距離,可羚牛有些老奸巨猾,出來之後它又回頭走了。一槍打偏了,羚牛也受到了驚嚇,它明白外面的環境更加的危險,於是又躲到了洞裡面。
專家見狀,只能再次縮短麻醉距離,他又往洞口走了一些,這次他走到了距離羚牛十米遠的地方,他拿出了吹管。這種麻醉方式很適合近距離的射擊,只是為了保護動物,一般用這種射擊方式只能射擊動物的脖子進行麻醉。專家慢慢地走近羚牛,上面的民警也繼續朝下面扔著石頭和樹枝,羚牛沒有注意到向自己靠近的專家,抓住時機的專家立刻朝著羚羊吐出了一針,這次又打偏了,羚牛依然在洞裡一動不動的注視著外面的情況。專家沒有放棄,他仔細的觀察了下地形之後,再次找到了距離羚牛更近的地方,那裡剛好有一塊大石頭,專家藉助它做了一個隱蔽,這次他瞄準了羚牛的脖子,一個小時過去了,僵持下去的人和動物形成了拉鋸形式。那頭羚牛在民警們的不斷吸引之下,終於有些側著身子的樣子,專家對著它的脖子猛的一吹,這次終於中了!專家舒了一口氣。
接下來大家就默默地等待著羚牛出現麻醉昏迷,再對它進行救治。大家都默默地注視著羚牛的狀況,十分鐘之後,羚牛終於出現反應了,側身倒在了洞裡。膽大的村民走近羚牛進行試探最終確定羚牛徹底的昏迷。羚牛是被放倒了,可是該怎麼把它運下山呢?畢竟這麼大一頭龐然大物,而且還蜷縮在洞裡。大家想了個省力的辦法,用繩子把羚牛先拖出來,再想辦法把它運下山,並且麻醉的藥效是有時效的,大家都怕它會中途醒過來,所以對羚牛進行處理的時候,所有人都過來幫忙,好不容易把羚牛搬出洞之後,村民們又立刻把周圍的樹砍下幾顆,給羚牛快速做了個簡單的擔架,隨後大家就齊心協力的把羚牛往山下抬,在下山的過程中大家走過了許多的碎石路。
還要擔心羚牛是不是會不小心從擔架上面掉下來,每個人都提心弔膽。過河的時候,下面是湍急的河水和溼滑的石頭,村民們立刻用乾爽的石頭現場鋪了橋,即便這樣,大家也走的很慢,經過快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家才哼哧哼哧地把羚牛送到了山底下。在山下的救護車立刻把羚牛送到了陝西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在專家的救助下,羚牛慢慢地好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