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就懂的易經(整部易經看似奧澀難懂)
2023-05-05 10:15:53 1
整部《易經》看似奧澀難懂,其實全篇核心都在這3句話當中!《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易經的核心觀點就是陰陽辯證法的觀點。
陰代表的大地、柔弱,而陽代表天空、陽剛,當陰陽交織在一起,就會生成萬事萬物,這麼來說,萬事萬物的本質其實就是陰陽。
《易經》中所蘊含的道理和自然的法則息息相關,人順應自然法則,就會如沐春風,事事都會得到大自然的「青睞」,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則必會咎由自取。
《易經》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可謂是實至名歸,歷代很多學者著書立說,思維體系皆是來源於《易經》。
馬雲行商數十載,《易經》從未離身,他說,重大決策問《易經》。
諸葛亮精通易學眾多分支,創作「八陣圖」,用於排兵布陣,魯迅曾說,不讀《易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縱觀全本《易經》雖然複雜難懂,其實其核心內容就只有3句話。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順從自然,就會得到吉祥,就不會有不利的後果。這就說明,我們所重在人,在自己。
但是要記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易經》裡講:厚德載物。
懷揣著善良,心存著善念,多做善事,無形中就會為你避開很多禍事,讓你享受幸福的人生。
所以說,人在遇到困難時,不應該總想著尋求他人的幫助,關鍵還是要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便是我們常說的「自助者天助」。
正所謂「天道酬勤」,老天只會幫助努力的人,吉兇也是完全取決於自己。只有靠自己,才是正道。
《易經》中的革卦,裡面曾說「順乎天而應乎人」。
所謂順天,就是按照天道的規律去辦事,尤其是自己能力還不夠的時候,就要順從天道,響應大眾,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有句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與人為善,擅長處於各種人際關係,但是不要丟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這樣才真正地理解了順天應人的概念。
順天賽威意思就是藉助外物達到自己的目的。
荀子在《勸學》中曾說「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意思是藉助馬車的人,並不是他腿腳飛快,但是卻能到達千裡之外;藉助船舟的人,並不會遊泳,但卻可以橫渡大江。其實人和人的資質都是相同的,所謂的聰明和智者,只不過是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要學會順天,應人。總結來說,順天並不是一種宿命論;而是借勢而為,順勢而作。
當一件事情到了極點的時候,就會發生還變。
《易經》很多時候都在強調一個「變」字,變的目的是為了不變,但不變就會產生一些弊端,所以變和不變相互的轉化,正如同陰陽不斷交融一樣。
合理的變化,就是去找尋陰陽平衡點,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自發地去處理這些問題,這其實就是努力改變,試圖去找尋平衡點的一個過程。
所以我們在遇到事情的餓時候,要去適當的進行改變,這樣才有新的轉機,要是頑固自守,終是死路一條。
這是陰陽的互動,是自然的孕育,是有兩種不同的力交互作用,很自然就產生萬物,並且不斷運行的道理。
《易經》博大精深,在於它包羅萬象。
虞世南說:「不知易不可為將帥。」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不僅是一本奇書,還是一本涵養福報的典籍,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
《易經》足足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易經》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書中並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
你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髓。
一本僅需要68塊錢,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一本易經,能讓你終生受益!
想要閱讀的夥伴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以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