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歷史詳解(世界茶文化發祥地之一)
2023-05-16 23:59:51
浙江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茶聖陸羽也是在這個城市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
最開始上古到秦漢時期,飲茶都是以藥用為目的。三國時期,東吳地區是茶傳播的主要地區,但是茶葉一般只供給上層階級。
直到唐朝時期,茶葉才逐漸轉移到浙江和江蘇,而湖州成了中國東部的茶都,成為特供朝廷的地方,也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隨著茶的普及,飲茶之風也越刮越大,文人中逐漸出現了」茶道「這個詞。我們現在經常聽到日本使用茶道,其實在唐朝時期,唐朝著名的詩僧就曾經在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提到了茶道,這可比日本要早了800多年。
陸羽的《茶經》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它特殊的口感,加上芳香的氣息,每次在喝茶的時候總能感受到這背後流露出的淡泊禪意。從最初人們並不飲茶,到逐漸愛上飲茶,茶變成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飲品。
世界第一部茶文化著作《茶經》的出現,更是凸顯了茶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和文化中的趨勢,茶聖陸羽將茶從飲品升級成文化,讓我們國家悠久的茶葉歷史成了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
陸羽是唐朝復州人,他從小就參與採茶和煮茶等活動,所以他屬於從小培養起來的對茶的濃厚興趣。在他20多歲時,他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並開始閉關創作《茶經》。
他一生嗜茶,對茶道有著自己獨特的解讀,在創作《茶經》的過程中,他遊歷了30多個州,不斷地給書中充實素材,把自己對茶及茶文化的理解都寫進了這本書中。陸羽曾經與很多名僧往來,所以對茶的研究的深度自然與別人不同。
《茶經》一共分為三卷十篇,「一之源」介紹茶的起源,形狀,名稱等;「二之具」介紹採茶制茶的工具;「三之造」介紹茶的種類和採制方法。「四之器」介紹我們烹煮茶所用的器皿;「五之煮」記錄我們煮茶的方法;「六之飲」呈現了不同地方飲茶的習慣以及風俗;「七之事」為讀者總結了很多和茶道相關的典故以及茶葉中的特殊藥效;「八之出」為讀者介紹的是茶葉的產地以及如何辨別茶葉的好壞;,「九之略」是茶道中的內容,陸羽希望不管條件如何改變,都不能只拘泥於一種形式;「十之圖」則是用形象的圖像為讀者展示從採茶到加工,品茶的全過程,讓閱讀《茶經》的人可以形象的感受品茶的整個過程。
《茶經》是古代最完整的一部茶書,即使放到現代,也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唐朝是文化的鼎盛時期,而茶文化一直都是中國人非常喜歡的傳統文化。
陸羽在湖州創作這部《茶經》的時候,心境的穩定以及對茶充分的了解,讓他的創作不拘泥於書本,而是大膽的走出去感受不同地方的不同茶文化,然後融合之後,寫成了這部《茶經》,它將普通的茶事升級為了文化和藝術,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湖州的「陸羽古道」說起茶馬古道,你應該不陌生,它是我國歷史上進行茶馬貿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線,它稱為促進中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渠道。而其實在浙江湖州,還有一條不被那麼多人知道的陸羽古道。它位於湖州妙西鎮的妙山村,這是一條古老的古道,霞幕山滿山茶園。
我們剛才提到的《茶經》,就是陸羽在此地完成的。他被後人稱為茶聖,在他20多歲的時候,他就來到了第二故鄉——浙江湖州。
去到湖州的」陸羽古道「,就好像追隨陸羽的腳步,尋求著茶聖陸羽走過的茶徑。它始於霞幕山水庫,沿著山底蜿蜒的古道,聽著流水潺潺,滿眼綠色的場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怎一個愜字了得。
陸羽古道是陸羽曾經在湖州居住生活的地方,有著非常高的歷史人文價值,如果你對《茶經》或者對茶聖感興趣,可以考慮去陸羽古道感受一下那裡的環境和心境。
不過因為它並沒有被大規模的商業旅遊開發,所以很多措施都還比較天然,這裡還有湖州的高山」霞幕山「,這條在山裡的陸羽古道,手機信號並不好,所以能夠讓你專注在這裡的美景,而不會過度的被外界打擾。
雖然它是中國十大古道之一,但是它並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或者標識,就是一個無商業化的地點。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不太經人為修飾的地方,因為可以能夠最大程度上還原,陸羽當時在這裡創作《茶經》的心境和感悟。
總結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即是飲品,也是生活,即是文化,也是態度。如果你喜歡品茶,不妨找個機會去翻翻茶聖陸羽的《茶經》,感受下唐代茶葉的發展,了解不同地方的飲茶風俗。
如果你對《茶經》背後創作的背景有興趣,不妨來到魅力的湖州感受下當地的陸羽古道,去茶園看看茶的製作過程,去湖州的陸羽古道尋一尋曾經茶聖的足跡,品一品茶,享受片刻的寧靜。
你喜歡喝什麼茶?為什麼喜歡喝茶?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
我是每周讀三本書的San蝶,關注早安讀書,了解更多文化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