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氣滯舌診圖(疏影橫斜解肝鬱)
2023-04-22 21:27:38 1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梅花歷來被視為不畏強暴,強於抗爭和堅貞高潔的象徵,古人常把松、梅、竹配成「歲寒三友」,文人騷客常在文章中用梅花來比喻自身的高潔和不願於與他人同流合汙的處世態度。梅花也能入藥,理氣藥綠萼梅便是梅花的一種,俗稱綠梅,因萼綠花白、小枝青綠而得名。它屬於梅花品種分類系統中的真梅系直枝梅類綠萼型,是梅花品系中的佼佼者。
中藥的綠萼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花蕾,入藥分白梅花、紅梅花兩種。白梅花主產於江蘇,浙江等地,紅梅花主產於四川、湖北等地。初春花未開放時採摘花蕾,及時低溫乾燥,生用。《本草綱目拾遺》言其「開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蒸露點茶,生津止渴,解暑滌煩。」《飲片新參》曰「綠萼梅平肝和胃,止脘痛、頭暈,進飲食。」
【性味】微酸、澀,平。
【歸經】歸肝、胃、肺經。
【用法用量】煎服,3~5g。
綠萼梅是藥食同源的好材料,不僅可以入藥,也能食療。下面介紹幾款簡單易行的食療方:
1、梅花蛋:雞蛋1個,一端開孔,放入綠萼梅7朵,封口,飯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個,連服7日。此法源於《本草綱目拾遺》,取綠萼梅疏肝理氣以散結之功效,用於治療瘰癧不消。
2、梅花粥:粳米30~60g,煮成稀粥,加綠萼梅3g,再煮至花剛熟即成。一次服用。此法源於《本草綱目拾遺》,此取綠萼梅「助(脾胃)清陽之氣上升」,粳米養胃氣。用於素體脾胃虛弱,溼犯脾胃則清陽之氣不升,以致脘悶,食慾減退。
3、梅花茶:綠萼梅3~6g,蜂蜜適量。用沸水浸泡,代茶飲。此法源於《本草綱目》、《百花鏡》。本方取綠萼梅清熱生津、除煩,蜂蜜清熱潤燥之功效,用於暑熱或熱傷胃陰的心煩口渴。
平臺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若不想長胖,當先除溼痰
月經不調食療吃什麼好
本平臺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